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892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鄂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致大海教案(鄂教版高一必修)


一、教学要点

1、强烈浓郁的抒情气氛;

2、借大海的形象抒写自由精神。

二、教学程序

(一)、导入

(二)、作者与背景

1、文中注释;

2、补充:诗人在青年时代就深受十二月党人的影响,写下了许多反对专制暴政和歌颂自由民主的政治抒情诗。1820年,诗人年仅21岁就被沙皇放逐到南俄。1824年夏天,他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又被军警押送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囚禁在那里长达两年之久。诗人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做是自由的象征。当他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水般奔涌,忧郁而激愤的诗篇早已酝酿在胸中。诗人在奥德萨开始写作,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最后完成了这首诗。

(三)、初读,体会强烈浓郁的抒情气氛

——这首诗有着浓厚的抒情色彩,诗人的感情炽热而又深沉,全诗有一个感情的变化过程,从临别的忧郁、眷恋,到回忆时相对的沉静和郁郁不平,从追忆拿破仑、拜伦时的热烈、激昂,到最后一次告别时的悲壮、决绝。诵读时,要注意把握全诗感情的基调和变化过程。

(四)、再读,理清诗歌大意

——全诗共15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二节,写诗人向大海告别。大海最后一次在诗人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在诗人看来,大海是在以它的自由奔放展示它动人的美,以它的忧郁悲哀召唤着临别的朋友。大海与诗人共有的自由奔放的精神,使诗人与大海在感情上紧紧相连。

第二部分,为第三节至第十三节,写大海引发的诗人的回忆和联想,表达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第三节至第七节写诗人向大海吐露自己曾经要逃往海外、追求自由的隐秘的愿望和愿望难于实现的愁苦情怀,表达了诗人对失去自由的懊丧之情。    第八节至第十三节写诗人对拿破仑和拜伦的追念,尤其是表达了对拜伦的极端钦佩,他与作者精神相通,也与大海的精神相通。言语之间,诗人流露了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感伤。

第三部分,最后两节,诗人再次与大海告别,说明自己绝不会忘记大海的誓言,决心将大海的精神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为自由奋斗不息。

(五)、主旨

这首诗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传达了诗人对大海一样的自由精神的热烈追求。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发联想,尽情抒怀,表达了渴求自由的愿望。

(六)、总结

1、强烈浓郁的抒情气氛;

2、借大海的形象抒写自由精神。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鄂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致大海教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鄂教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篱笆那边教案(鄂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