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853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目标:
1、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音乐美、意象美和建筑美。
2、通过《再别康桥》一诗中意象和语言的赏析,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3、通过《再别康桥》一诗的学习,让学生逐步做到爱读诗,会诵诗能品诗。
教学重点:
诗歌的朗读和鉴赏。.
教学难点:
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音乐美,意象美和建筑美.
教学工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导入:展示康桥优美风光图片,由此引出诗歌《再别康桥》及作者徐志摩。
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再别康桥》,首先我想听听大家对本诗作者徐志摩的了解.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出示课件)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8年秋,作者重到英国,再一次来到康桥,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犹如一首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融合成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
徐志摩特别喜欢康河,为康河的优雅,宁静,和谐所陶醉.正如徐志摩所说:”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河.
一、朗读诗歌,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师:老师在准备课件时,在网络上搜索了很多这首诗的配乐朗读,但我不想急着在课堂上播放,因为我想先听听你们读,我也想让你们听我读,最关键的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完成这项任务,好不好,(学生齐答:行).
师:首先请同学们将诗歌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
师评:(老师认真听,对学生的朗读适当的做出点评。)对于诗歌的朗读,我们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注意停顿,节奏和重音.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这是一首离别诗.自然而然要带有一点伤感和不舍.
师:对于本诗应该怎样去读呢.老师首先来示范读第一节.
老师示范开头第一节:(板书)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朗读提示: 这是诗歌的首节,奏响了全诗的主旋律. 停顿的地方老师已标记出来.“轻轻地”三字须重读,但声音不要太大,节奏整体上呈轻微跳跃之感.
师:老师在“作别”二字处停顿稍久一点,为什么?
生:表现一种依依不舍之情.(板书)
师:这便是全诗的感情基调
师:根据朗读提示,大家一起将第一节朗读一遍.
学生齐读第一节.
师:我觉得比刚才好了一些.接下来,我们每个同学自己读一读,按你的理解去读。读了再读,多读几遍,每个同学都要准备,等会我再请同学朗读.
学生自由读,老师巡视.随意指导.
师:每位同学都读得很认真, 请大家再小声地读一遍.这一次,老师给大家来点背景音乐,配上音乐去读,注意哪儿要停顿,请做上记号。
同学又自由读。
师:好了,下面请一个同学起来读,读的时候尽量按你的理解,我听你读就知道你理解了多少,谁愿意起来读?(学生举手)
一生朗读.老师做记录.若有读错的地方,及时纠正.
读完后,大家鼓掌。
师:读得很好。掌声就能说明问题。
师:再请一个同学起来读。
读完后大家鼓掌.
师:大家鼓掌,说明读得不错。但是我还要问一下,你能不能给大家谈一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可以举例说明.
学生说明理由.
师:我现在点一个同学:请袁梦岑同学读一读。袁同学不一定有他们读得好,但我还是很希望让大家听听我的朗读.若读得好,请大家来点掌声。
袁老师读。读完后大家鼓掌。
师:请大家暂时先忘记我是老师的身份,客观地说一说.我们三个人谁读得最好?(大家齐声),
下面我们一节一节地来读。
师:第一节我们刚刚读了, 下面请一位同学读第二节,读完后我要请同学们做点评。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先让学生做点评,老师再做补充:
第二节诗,在主旋律的基础上拓展开去,呈现出明亮、优美旋律,表达诗人对康桥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逐步解开诗人的留恋别情,诗人此时沉浸喜悦之中。所以在朗读时一定要读出“喜悦”之情。
读“新娘”要读得幸福一些。老师示范。“波光里的艳影”,读到这儿眼前就要有一片波光。“荡漾”要读得轻柔舒缓。
咱们试读一下。学生齐读第二节。
第三节请一位同学先来读一读。(板书)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学生自己点评。
教师指点: 这一节继续在明亮、优美而亲切的旋律中展开,“油油的”在这里应读得缓慢些.“招摇”读得轻快一点.“甘心”二字,表达出诗人深深地留恋之情,应稍读重音,且放慢节奏.
(师示范朗读)
师:再请一位同学朗读.
师:读得太好了,就要像她这样读。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节.
下面一节怎么读,请一位同学来指导指导吧。(板书)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生指导
教师指点:康桥的一草一木很美,它就像一个美梦一样,这个美梦深深触动了诗人的心,此时诗人融情入景,将对康桥的留恋全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在读时,应注意两个地方.“天上的虹”要读得欢快一些。“彩虹似的梦”,感情要重一些,声调要高昂一些。(示范一下)。
展开全文阅读
师:好,开始读。齐读这一节。
下面两节,老师先示范朗读,然后同学们摹仿,看谁摹仿得最好。首先我们来看第五节. (板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教师指点:此节诗人的情感达到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 “ 彩虹似的梦 ”,在朗读时应更加投入,突出个别动词(寻,撑,载,放),节奏加快。
师:再来看第六节(板书)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教师指点: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抒情格调陡转,此节读前应有较长停顿,语气突转后一气呵成,节奏放慢,转为舒缓沉默。诗人悄悄吹奏别离的笙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
学生将两节连起来读。
师:再来看最后一节(板书)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朗读提示:要将“浓得化不开的”离情充分表现出来,重读“悄悄的”,“云彩”二字可采用拖音或一字一顿,以显示结局的意味深长。
学生齐读最后一节.
下面我再请两位同学,配上我们的背景音乐,将全诗朗读一遍。
二、通过朗读,领会诗歌“三美”
师:显然比刚上课时进步大多了。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从内心里读了这首诗,真的觉得这首诗特别美的同学举一下手。(一部分)能不能请一个同学说一说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说明美的理由.
我也认为《再别康桥》这首诗很美,根据闻一多的“三美”理论,我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板书)
其一美在形式,即建筑美: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字数相近、 。
其二美在语言,即音乐美:一节一韵、 每节换韵、回环复沓。
其三美在意境,即绘画美:,多选用色彩明丽的意象,如 “金柳”, “艳影”, “青荇”, “彩虹”等,营造出别具一格的意境,同时,诗人通过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三、探异求新
中国诗词中写离别的诗作不胜枚举,老师适当提示,师生一起举例,拿来与《再别康桥》比较一下,大家看看《再别康桥》有什么特别新颖之处? (板书)
1、 离别的对象特别。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是“西天的云彩”。 如: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山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 营造的气氛轻松。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但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如: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色轻轻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意象的选择新颖。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是“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些意象营造出的是一种清新之感。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所完成的主要任务是朗读诗歌,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领会诗歌的三美。那么,在以后的诗歌学习中,大家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通过反复的朗读带动对诗歌的赏析,体会诗人的感情。
五、课后作业
1 每人写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诗。
2 每人背一首徐志摩的其他诗作。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再别康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包身工(人教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
唐宋古文运动(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