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688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
2.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及本文的语言特色,
3.体会作者对“香港回归”这一事件的看法。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不列颠尼亚”简介
(二)关于新闻中的“特写”
广义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 ,特写是新闻的一种。其特点是: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悍 ,侧重“再现”。
(三)师生共同活动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后,复述课文(特指6月30日----7月1日凌晨)。
2,概括四个场景:
(1)。6月30日下午4:30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
(2)。6月30日晚6:15添马舰军营东西广场,降英国国旗。
(3)。6月30日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4)。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3,请学生谈谈“香港问题”,教师概括。
4,师生共同活动,研读第1----2段。
学生满怀深情地朗读,体会中国人民从此扬眉吐气的自豪之情。
(1)文章第1段缩句
明确:英国米字旗降落,“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
(2)体会用“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修饰“英国米字旗”的作用。
明确:英国米字旗在属于中国领土的香港上空飘扬一百五十多年,意味着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持续了一百五十多年,交代香港沦为殖民地的屈辱历史。
(3)用“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油轮”修饰“不列颠尼亚号”的作用。
明确:交代英国对香港施行殖民统治的末任港督,他的离港意味着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的终结,香港从此回归祖国。
(4)“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着重强调英国殖民统治将彻底结束,香港将回归这一历史事实。
(4)导语部分的第2段交代了什么?
明确:交代了告别仪式的时间、地点及末任港督离任这一事件。
(5)为何要突出“蒙蒙细雨”这一自然环境?
体现出港督彭定康离任时的心情,更重要的是突出香港的明天犹如雨过天晴,前途无限光明。
(四)本课时小结
离任港督彭定康此时的心情是很不平静,失望之余更多的是无奈,也许他很关注香港下一步的发展,不过无论怎样,他的离任,香港的回归已是既定的事实。
(五)布置作业
1,掌握“特写”的特点。
2,课后收集整理“香港回归”的资料,做好交流准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课后同学们已经收集了不少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下面我们结合另一篇新闻《中英香港交接仪式在香港隆重举行》,交流心得。
新闻《中英香港交接仪式在香港隆重举行》原文展示,学生自由交换想法,并进行概括性总结。
(二)整体感知,进一步分析本篇特点
1,主体部分(3----10段)
(1)主体部分叙述了那几个时间发生的事情?
4:30 4:40 7:50 00:40
(2)为什么要将事件具体到“分”?
(3) 符合“特写”要求, ①真实 ②再现实施过程.。
从建成到修建,是殖民统治的标志。
“历史的陈迹”标志着殖民统治从今天结束。
(4)分析第6 段“雨越下越大”的含义。
① 照应蒙蒙细雨;
② 殖民统治倒行逆施,现在天将行大道;
③ 衬托殖民统治者的心情;
④ 遇雨过必将天晴,暗示香港灿烂的明天;
(5 )第7 段“一个叫爱德华 •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个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对比。平实语言强烈对比,包含对长达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后的欣喜之情。
(6)齐读第9段,体会感情。
明确: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喜悦,抒发中国人民从此扬眉吐气的豪情。
(7)文章主体部分详尽介绍中国政府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全过程,犹如情景再现,真实可感,平实的语言中包含深情。
2,研读特写第3部分(第11段)
这是特写的结束语。
(1)“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这个精确的数字意味着什么?
明确;准确记载了英对港岛殖民统治的时间,说明那段历史刻骨铭心。
(2)结合文题思考“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一句的深刻内涵。
3,从三方面总结全文,概括本文特点。
(1)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
(2)庄重含蓄的语言。
(3)背景材料的恰当运用。
4,布置作业
(1)谈谈我国政府能够成功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原因。
(2)尝试用特写的手法报道身边发生的新闻。
板书设计
导语:英国米字旗降落,“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
主体:四个场景 1,末任港督离府
2,添马舰军营告别仪式
3,中国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4,“不列颠尼亚”离港
结束语:大英帝国从海上离去( 欣喜之情)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别了,不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人文精神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苏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
有了不平我就喊(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