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739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金色花(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生字词;了解作者泰戈尔的有关知识;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和热爱自己的母亲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引导探究、朗读比赛
手段:运用多媒体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
难点: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让学生猜谜导入:
世界上有一种人,
和你在一起的时候,
总是千万次嘱咐要多吃点,要多穿衣服,要注意安全……
你觉得她很啰嗦,很烦,但同时也觉得很窝心;
这种人,在你缺钱的时候,
她总会说些赚钱不容易、省着点花的话来教训你,
但一边教训你,又一边塞钱给你,
这种人的名字叫做——母亲。
由此引出本文正是表达母子之间爱的文章,来看看本文是如何表达的。
2、简单介绍金色花这种植物
长在印度圣树上的一种碎花,呈金黄色,木兰花属植物。金色花深受印度人的喜爱与尊敬。(配图片)
3、介绍作者(配图片)
泰戈尔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家。他多才多艺,是位杰出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他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位东方作家。
代表作: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4、学习生字词
提前布置预习任务
(1)注拼音:匿、祷、衍;请个学生回答。
(2)解释词语、匿笑、祷告;请学生回到并表演这两个词语,加深学生印象。
5、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由他们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2)我自己也出几个题目,综合学生的问题,一起合作讨论,来解决问题。
6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而不变成别的花?
“我”变成金色花后,一天时间内与母亲进行了几次嬉戏?
“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朵金色花,仅仅是为了好玩吗?
“我”变成金色花后,为妈妈做了不少事,为什么不告诉妈妈?
“我”为什么要黄昏时候变回原形,而不是更早或更晚?
本文为什么要以“金色花”为题目?
方法:主要由学生回答,我进行提示和引导。
6、朗读训练
(1)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读出语气,读准感情
(2)朗读指导:从文中找出几句话,给学生分析当时人物所处心情,则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3)朗读比赛:请两个同学分别读文章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
(4)评价:请学生先评价,最后由我总结
7、拓展知识
(1)“爱”的调查,出几个问题来考考学生对母亲的了解
你知道妈妈生日是哪一天吗?
你知道妈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吗?
你知道母亲节是什么时候吗,给妈妈送过礼物吗?
(2)“爱”的回报
如果给你一次变化的机会,你想变成什么,为妈妈做什么事情?
五、布置作业
(1)以“假如我变成了……我会为妈妈……”为题写一段话。
(2)《课程基础训练》第24课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金色花(人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李凭箜篌引》教案(语文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
中考现代文阅读简答题解题技巧(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