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638  
标签:教学论文
语文晨读材料八(网友来稿)
策划组稿:韩维加

      参加编写:

      朱建国 赵 敏 陈家利 杨 军 嵇学丽

      章婷婷 石 秀 朱丽丽 谢继合 朱海燕

      第三周 星期一

      哲言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解读】: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对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讥笑、轻视,因而沾沾自喜;对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贬低,甚至嫉妒、畏惧退缩,害怕与他们交往,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思齐:想着要追上,看齐。内自省:自己在内心里省察、检查。

      君子有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 ——《论语•颜渊》

      【解读】: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这相反。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解读】:君子心地坦宽,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长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坦荡:心胸开阔,自由自在的样子。戚戚:忧惧不安的样子。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戒之在斗;及其老也,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解读】: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诗词

      落 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①刘克庄(1187-1296),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六年(1246)赐同进士出身。诗词颇有感慨时事之作,为江湖派重要作家。诗人写此诗时,南宋朝廷已经奄奄一息,濒于灭亡,而统治者却依旧醉心于糜烂的生活。这对于一个爱国忧民的诗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万分痛心的。②迁客:被放逐之人,此处指韩愈。下文“骚人”指柳宗元。但又不仅限此二人,意谓所有身遭不幸之孤傲、高洁者。③谬:错误。谴责之意。

      【赏析】: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咏物诗。首句不言落梅,却紧扣落梅来写,勾画出凄凉衰败的景象,既有对落梅的同情,又有对落梅的感慨。孤芳高洁的梅花惨遭不幸,凄然飘落,怎不令人生悲!耿介正直之人遭遇陷害,又怎能不令人气愤!遭此不幸之花,岂止一片两片!“可堪平砌更堆墙”,零落的梅片不仅堆满了台阶,更堆满了墙头。凄零的场面,令人悲痛欲绝。这两句诗与李煜的“砌不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境界相似,不同在于李词在感叹亡国之痛,刘诗鸣遭际之不幸。这里虽然在写纷纷飘落的梅花,但却很容易让人想起无数遭贬的人物。所以后两句“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用梅花的飘落来说“云横秦岭家何在”的韩愈和“永贞革新”失败被贬的柳宗元这些人的不幸。此两句本在说落梅,却实实在在地道出了历史上无数操守高洁却又仕途坎坷者,而他们的命运恰被谬掌权柄者玩弄于股掌之间。一个是“强者的狠毒报复”,一个是“弱者的无奈愤怒”(转自哈代诗句),弱者只有梅花般迎风傲骨的高洁风格卓然独立。梅花的结局在颈联中。“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乱点莓苔”写曾经是那么美好高洁的梅花跌落泥中的凄凉结局,“多莫数”又岂止是落梅之乡,更是诗人的无奈、同情与叹息。然而梅之本心怎会因际遇不幸而易色,“偶粘衣袖久犹香”不正是香气不灭、高洁永存的写照吗?这两句同样也不仅仅局限在梅山,而是托意深远,赞美那些“不易其态”的高洁之士。如果以上三联还是在交代落梅的惨败景象的话,那么尾联则直指造成此种局面的当权者。“东风谬掌花权柄”,“东风”一向是催红化绿。生机勃勃的使者,这里却成了诗人谴责的对象。原因就是它不懂怜香惜玉,却把持了生杀大权,岂不荒谬;因为忌妒高洁,便任意摧残,又岂不悲凄。至此,诗人已把自己的笔触指向了妒贤嫉能,又掌握生杀大权的当权者,从而寄寓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这个污浊时代的不满。诗人写此诗时,南宋朝廷已经奄奄一息,内忧外患,整个腐朽的朝廷已濒于灭亡,而统治者却依旧醉心于糜烂的生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只把西湖作汴州。”这对于一个爱国忧民的诗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万分痛心的。

      这首诗将咏物和抒怀完美结合,行文中用形象的比喻刻画梅花的不幸遭遇。


展开全文阅读
      诗人通过咏梅,抒发不平之鸣,表达了愤激之情。

      成语

      呕心沥血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才思敏捷,做诗立就,少年时便名声远扬。李贺的诗斟字酌句,相当注重用词。所以李贺的诗常有佳句传诵。另外李贺的诗意境奇特,有种怪异、曲幽、深邃的味道。所以后人称李贺为“诗鬼”。

      李贺诗才出众,诗作精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平日注重接触生活,善于收集素材。平日里,李贺喜欢骑着马,背着布袋子,独自到野外去闲逛。他一边走一边看,一边看一边想,灵感突至或发现什么新鲜事物,李贺马上从布袋中取出纸笔记下所见所闻所想。有时,李贺出来一天收获颇丰,布袋里装满了写着只言片语的纸片。晚上回了家,母亲看他写了那么多,心疼地说:

      “孩子,你真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呀?”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一首诗中写到:“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用此来形容李贺写诗的精神不为过分。也正是李贺这种呕尽心血的精神,他留下了“一心愁谢如枯兰”“天若有情天亦老”“忆君清泪如铅水”“谁念幽寒坐鸣呃”等佳句。

      李贺原本是皇室后裔,但家道中落,生活的贫困与怀才不遇的幽恨,使李贺二十七岁时便忧郁而死。(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隐秀》)

      【释义】呕心沥血:比喻极度劳心苦思。也指倾吐真情或怀抱赤诚。呕,吐,沥,滴。

      素材

      “恒心”格言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班固

      行之苟有恒,日久自芬芳。 ——崔瑗

      滴水穿石,不是靠力,而是因为它不舍昼夜。 ——奥维德

      事情做不好,往往不是因为没有能力,大都是由于缺乏恒心。 ——亚米契斯

      要有坚强的意志,卓越的能力,以及坚持要达到目标的恒心。 ——(德)歌德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法布尔

      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谚语

      知识好比常青树,辛勤浇灌果树甜。 ——中国谚语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郭沫若

      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 ——华罗庚

      对青年人,学习最重要的是一个“恒”字。青年人好学,但往往不肯下苦功。—徐特立

      在学问上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坚持。 ——(法)卢梭

      做学问要花功夫,持之以恒,日积月累。 ——吴玉章

      治学问,做研究工作,就要持之以恒,不怕失败,摔倒了,爬起来,想一想,再前进。——华罗庚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晋)陈寿

      重复是学习之舟。 ——(德)狄慈根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放马,易放难收。 ——对联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董必武

      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雷锋

      他赢得普遍的尊敬,并不是由于他的显赫地位,而是由于他那始终如一的言行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俄)托尔斯泰

      很少见到有人专心致志地完成一件美好而正当的事。我们通常见到的不是畏首畏尾的学究,就是急于求成的莽汉。 ——(德)歌德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宋)陆游

      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 ——萨迪

      一个人做事不专,这样弄一点,那样弄一点,既要翻译,又要做小说,还要做批评,并且要做诗。这怎么弄得好呢? ——鲁迅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金缨

      事例精选

      纪昌矢志学箭术

      甘蝇是古代著名的善射者。他弟子飞卫技艺超过老师。纪昌又向飞卫学射。飞卫说:“你先学不眨眼,然后才能学射。”纪昌回家,就仰卧在妻子的织布机下,眼睛一眨不眨,两年之后,即使用锥子扎到他眼前,也不眨眼睛了。纪昌报告飞卫,飞卫说:“还不行,还须学视。你必须能视小为大,细微的能看成显明的,再来告诉我。”纪昌用牛毛拴个虱子挂在窗前,整天去看。十几天后,渐渐变大,三年后,看虱子如车轮大小了。看别的物体,如山一样。纪昌用弓箭去射,正中虱心,而系虱子的牛毛却未断。

      30年努力结硕果

      富兰克林幼年家贫,8岁上学,12岁就当印刷所的小学徒。但恶劣的环境并没有堵塞他寻求知识的途径。他发愤自学,为了打基础,硬是从零开始。经过近30年的努力,自学了有关电学方面的知识,从而正确地解释了电的性质——电荷守恒定律,成功地揭示了雷电的秘密。

      欧立希发明606

      德国科学家欧立希想用染料来灭锥虫,屡遭失败。一次,他从化学杂志上得知化学药品“阿托什尔”可以杀死锥虫,但会使人双目失明。他想改变药品的化学结构,以减少毒性,并为此一次次做实验。他在失败了605次以后,终于成功地制成606(砷凡纳明),拯救了无数昏睡病人和梅毒病人的生命。

      锲而不舍,重写《国榷》

      谈迁作《国榷》,花了20多年才完成,不料全书稿被窃,多年心血付之东流。可是,他毫不泄气,下决心重写,又用8年时间,终于完成了。

      《浮士德》耗费诗人60年心血

      德国大诗人歌德,耗费60年的心血,才完成他的长诗《浮士德》。直到临终前,这位84岁的老人还伏在桌上写作。


展开余文
      与浪共舞的女儿

      奥时蒂丝30岁成为了世界第一位独自完成环球帆船航海赛程的女人。在这次帆船航赛的第一阶段比赛中,她技压“群雄”,把清一色的男对手甩后了5天;第二阶段比赛中,她在与世人失去联系的五天五夜里,牵动了世界上千万人的心,并且一举成名。这一次非同寻常的经历不得不令世人对她刮目相看。1994年圣诞前夜,这位女海洋学家在距澳大利亚1700公里的海面上遭遇风暴,咆哮的巨浪将她驾驶的那条小船的桅杆、舵和驾驶舱打烂,海浪随时会吞噬小船,但她临危不惧,沉着冷静,运用自己丰富的航海经验和海洋学知识以及过人的胆识与大海展开殊死搏斗。5天以后,她被澳大利亚海上巡逻队的直升机救起。对于自己这段惊心动魄的海上历险,她轻描淡写地说:“一般参加航海赛的人事先大都都做了最坏的思想准备,并具备从容应急的素质。当时我无暇考虑死亡,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保住船。因为这时只有船才能救自己,而任何悲天悯人的举动都将无济于事。我自始至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她回到法国,一个为她那顽强拼搏精神所感动的赞助商专门为她出资造了一条新的帆船。她立刻投入了以1996年7月世界单人帆船航海为目标的艰苦训练中。

      文言

      知人不易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

      颜回索米,得而爨(音“篡”,煮饭)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选间(片刻),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

      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

      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

      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注】①穷乎:穷于。陈蔡:陈国、蔡国,均为诸侯国名,在今河南东部安徽西部一带。

      ②藜:一种野菜。羹:汤。斟:往碗或怀里倒。藜羹不斟:野菜汤也喝不上。

      ③粒:米粒,粮食粒。不尝粒:没有吃到一粒粮食。

      ④昼:白天。寝:睡觉。⑤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索:求,找。爨:烧火做饭。几熟:快熟了。攫:用手抓。甑:古代做饭的一种瓦器。攫取其甑中而食之:抓甑里面的饭吃。选间:一会儿。谒:请求。进食:吃饭

      ⑥佯:假装。佯为不见:假装没有看见。先祖:祖先。馈:赠送。向者:从前,刚才。

      ⑦煤炱:烟尘。祥:吉利。弃食不详:吧弄脏了的饭丢掉不吃。

      ⑧饮:吃。攫而饭之:抓出来吃掉了。恃:依靠。

      【参考译文】

      孔子走到陈国和蔡国之间的时候,穷困不堪,连野菜汤也喝不上,七天没有吃到一粒粮食。只好白天睡大觉。

      他的弟子颜找到一点米,把它煮起来,快熟了,孔子看见颜回抓甑里面的饭吃。过了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装没有看见颜回刚才抓饭吃这件事情。

      孔子起来后说:“刚才我梦见祖先,要我把最干净的饭食送给他们。”

      颜回答道:“不行,刚才有灰尘掉进甑里,把饭弄脏了一些,丢掉不好,我用手把它抓出来吃了。”

      孔子听了叹息道:“我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眼睛看到的还是不可相信;我所依靠的是脑子,但脑子有时也靠不住。你们要知道,了解一个人确实不容易啊!”

      【文意提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人看事不能光凭看到一点表面现象就想当然地下结论,而要全面了解,然后再作判断,否则就难免出错。

      
标签:教学论文 语文晨读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语文晨读材料七(网友来稿)
下一篇:语文晨读材料九(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