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742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目标:
1、读懂小说。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不明白的问题拿出来,和同学、老师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启发,试图理解小说作者的叙事意图——他讲了个什么故事?
2、体验小说。看惯了“全知全能视点”的传统小说,这种“受限制视点”小说给我们一种崭新的体验历史的切入点,努力去感受小说中“我”的困境——“我”的悲剧性在哪里?
3、积累一些鉴赏评价现代小说的术语、方法和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小说作者的叙事意图,“受限制视点”小说的特点
教学方法:个性化解读文本,适当作问题引领下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海因利希•伯尔,参加过二战,当做俘虏,战后开始写小说。1972年,“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瑞典皇家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伯尔。代表作见课文注解①。
二、谈谈你读了这篇小说后的第一感觉:
难?易?小说很高明?哪些地方看不明白?…… (学生自由发言)
三、我们先按照传统小说的阅读方式,来梳理一下小说的大致情节。
(学生合作串讲故事)
“我”受了伤,被汽车运到一所学校(临时医院),将被抬往美术教室(那里是简易外科手术室)。在去往美术教室的路上,“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景象。最后,“我”证实,自己所在的正是“我”的母校(三个月前,“我”是这所文科中学的八年级学生),同时“我”发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四、在阅读过程中,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明白?和同学、老师交交流,看看在相互的帮助和启发下,我们是不是能够理解小说作者的叙事意图。
问题备要:
1、比尔格勒是谁?——明确:P46、49、50,门房——战时,消防队员打扮
2、“我”为什么最后喃喃地说“牛奶!……”
——P50,联系上文,我认出了比尔格勒(我曾在他的门房喝牛奶),多种解读,我认出了门房,我对战争以前的生活有种留恋……
3、“我”为何两次问自己在哪个城市?——明确:P45、46,要确认自己是否真的在故乡。
4、“我”为什么觉得炮声优雅?这种欣赏口味说明了什么?
——P47,心中对战争的渴望。
5、看到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的时候,“我”有什么想法?
——“我”的名字也将刻到纪念碑上,校史上也将有我的名字。
6、对炮声和纪念碑的想法来自哪里?
“确实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这种看法来自书本。来自政府的宣传和表彰。
这种纪念碑“成批生产”“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
7、为什么反复出现画上的人的名字?画上都是些什么人?请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书上的描述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美狄亚:希腊戏剧中的复仇女神形象,为了爱情杀死了自己的弟弟,背叛了自己的父亲和祖国,后来又为报复丈夫的不忠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女;老弗里茨:使普鲁士变为专制主义军事大国的人。尼采:他的超人哲学,权利意志论,通常被认为是法西斯思想的温床。
8、在这个环境里,你还发现了什么?让你想到了什么?
人种脸谱像,让我们想到了希特勒对犹太民族的人种灭绝政策。
9、这个环境有什么特点?小说里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环境?
这个环境充满了对战争的渲染和鼓动,是尚武的、暴力的、仇视的、血腥的。用那么多笔墨写环境说明了环境造就这样的人、这样的时代。这些画、纪念碑对“我”以及所有在学校里的学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10、这个环境描写是怎么嵌入小说的?
——通过“我”的眼睛,“我”一路被抬向美术教室,在担架上看到了很多景物。
11、老师为什么要他们写“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句话?这句话本来什么意思?干什么用的?
——P42注释①。在小说里,“我”为什么要写它?P50“必须写下”,估计是规定的。就像学校里挂什么画像一样。
五、小结课文。
六、解说: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比《一个人的遭遇》难读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不是我们多见的“长时段”小说,“长时段”小说因为叙写的故事历时很长,所有小说通常有跌宕的情节,读者很容易把握故事的来龙去脉。而像《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小说只选取了一个历史时刻的“横截面”,然后一下子把读者投入到一个特定的场景中,没有交代,就像看电影那样,因为历时相对很短,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它也没有复杂的叙事,更多地是在进行那一刻的心理变化的描写。应该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更具现代小说的特点。
七、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悲剧人物,刚才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其实同学们已经说到了很多。我们作个整理工作,同时再挖掘一下,这个人身上,到底有多少矛盾、困惑、痛苦,他的悲剧性体现在哪里?(学生自由作答)。
1、3个月前,我离开,那是我是一个健康的8年级学生,学校还能算是个学校;3个月后,我回到原地,学校成了临时医院,周围有很多死人,城市在火海中,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2、我想名垂青史,事实却是,我没阵亡,却成了残废,而且即使阵亡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而阵亡?名字留在纪念碑上是件崇高的事情,可是纪念碑又哪都能领到,按一个格式成批生产,崇高的意思被这种机械复制消解了。
3、我在学校的时候,过着“绝望”的日子,虽然活着,却必须写下斯巴达战士墓碑上的铭文。斯巴达战士为保家卫国为牺牲,我不知道为什么。
4、我受伤了,很严重,周围的人对我却那么冷漠。
5、我觉得炮声高雅,自己却极有可能是被炮弹炸成了残废。
6、我在德国的土地上受了伤,我不是保卫国土,也不是侵略他人,我是为什么呢?
展开全文阅读
八、设想一下,如果这里的“我”,就是我们自己,你觉得自己在这样的处境中,会比他更聪明、更理智、更有美好结果吗?。(学生自由表达)。
引进一个概念:受限制的视点。阅读完这个小说之后,我们知道很多,比如这个是学校,是战争,是德国快战败了,知道他是不幸的。现在我们看这个小说的时候,是多么的具有道德优越感,觉得自己谴责战争,站在正义的一方,俨然觉得自己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但这种道德优越感在历史性的,它在实际的存在中是多么的捉襟见肘。生活在那时那地的“我”的视野就被限制的。所有当代中国青年具有的想法,包括反对战争、需要和平等等都是小说中的“我”不知道的。其实现代人一直处在这样的“受限制”的无奈和悲剧中,无论战争与否。
九、小说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讨论明确:这篇小说的构思巧妙,作品的主题是反战。作品的视角独特: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伯尔善于用内心独白和回忆来展示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不是回到了母校,自己到底伤在何处,小说自始至终,都在描写“我”的内心活动,无尽的痛苦和困惑也感染了读者。
十、比较阅读:说说两篇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一个亲人生命惨遭杀害,一个自己身躯遭遇残疾。
3、角度不同:前者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后者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以及对战争成因的思考。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4、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
5、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
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6、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
讨论明确:不同之处是:《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别人交流;而《流》中“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十一、课外练笔:我们的祈祷。
附录1:战争数据
据外国学者统计,在1964年以前的5164年里,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使36.4亿人丧生,损失的财富如果折合成黄金,可以铺成一条宽150公里,厚1O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质腰带。
一战累计死亡847万人,伤残2120万人。
二战各国死亡人数约5265万,其中军队1473万。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总计高达3500万;各种损失折合当时美元计算数额高达1000亿以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37年里,世界接连爆发了470余起局部战争,至少有1000万人死于兵火,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平均要过520天才有一天太平日子。
今天,现在,枪声还在不断从伊拉克、从阿富汗、从世界的不同角落传来。让我们拿起笔,写下我们对和平的祈祷。
附录:斯巴达介绍
斯巴达,古希腊城邦制时期最强大的城邦之一,雅典是民主、进步、文学繁荣的城邦。而斯巴达却是保守、专制的,崇尚武力精神。整个斯巴达社会等于是个管理严格的大军营,斯巴达的婴儿呱呱落地时,就抱到长老那里接受检查,如果长老认为他不健康,他就被抛到荒山野外的弃婴场去;母亲用烈酒给婴儿洗澡,如果他抽风或失去知觉,这就证明他体质不坚强,任他死去,因为他不可能成长为良好的战士。男孩子7岁前,由双亲抚养。父母从小就注意培养他们不爱哭、不挑食、不吵闹、不怕黑暗、不怕孤独的习惯。7岁后的男孩,被编入团队过集体的军事生活。他们要求对首领绝对服从,要求增强勇气、体力和残忍性,他们练习跑步、掷铁饼、拳击、击剑和殴斗等。为了训练孩子的服从性和忍耐性,他们每年在节日敬神时都要被鞭打一次。他们跪在神殿前,火辣辣的皮鞭如雨点般落下,但不许求饶,不许喊叫。
斯巴达人的骁勇善战是十分有名的。题目所用的既是实际事实的刻碑上的铭文。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流浪人,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我的家在哪里》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
鸟啼(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