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337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沪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变色龙(沪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变色龙”的表面意思和象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人物对话来把握人物性格,特别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3、情感目标: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

 

教学重点:对人物形象地分析。 

教学难点:透析文字认识社会。 

教学媒体:幻灯片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起人们眼下追求的个性宠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觉是丑陋、可怕的,其实蜥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俄国伟大的短篇小说大师,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一生创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

他的短篇小说,采取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犀利的笔锋直刺罪恶社会,揭露小市民的庸俗和丑恶,抨击反动统治,批判黑暗的现实。 

2、背景简介

《变色龙》写作于1884年,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课文的题目叫“变色龙”突出的是一个“变字”,所以我们阅读课文就抓住关键人物的“变”来感悟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及相关的社会。

 

1、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态度有几次变化?

明确:六次变化形成强烈的对比。

第一次:不知狗的主人是谁。 

宣判:弄死狗,狗的主人要罚款。 

第二次: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 

宣判:狗无辜,赫留金讹诈。 

第三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里的狗。 

宣判:狗是下贱胚子,赫留金受了害,要教训狗的主人。 

第四次:巡警说说不定是将军家的狗。 

宣判:狗是娇贵动物,赫留金受斥责。 

第五次:将军家的厨师说没有这样的狗。 

宣判:“野狗”“弄死”。 

第六次:厨师说这是将军哥哥的狗。 

宣判:小狗“怪伶俐”,赫留金遭辱骂。 

 

——奥楚蔑洛夫的态度是围绕什么而变化的? 

明确:围绕“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 

 

2、奥楚蔑洛夫的“新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 

明确:在小说中共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小说开头。新的军大衣是奥楚蔑洛夫身份和地位的标志。 

第二次:听说“这好像是将军家的狗”,借口天气热,脱大衣,以“脱大衣”掩盖自己的狼狈。 

第三次:听到人群中有人肯定是将军家的狗,奥楚蔑洛夫为自己的言语的冒犯而恐惧不已,吓得浑身发抖。因而又要巡警给他穿上大衣。 

第四次:小说结尾。“裹紧大衣”。奥楚蔑洛夫担心丢掉官职,因此他不寒而栗,情不自禁地要“裹紧大衣”。 

军大衣这一细节描写,将奥楚蔑洛夫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卑劣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 

 

3、你认为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专横的沙皇警察,但同时也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变色龙。他专制蛮横、欺凌百姓,对上则趋炎附势、献媚讨好,是一个厚颜无耻的两面派。 

 

4、小说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

明确:运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突显人物性格。奥楚蔑洛夫的几次变色,都是通过他与大家的几次对话来表现的,而他见风使舵、谄上欺下的性格特点,正反映在他的话语里。如巡警说这不是将军家的狗时,他先问“你拿得准吗?”听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他赶紧表态“我也知道。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而当厨师证实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好一条小狗……”其嘴脸变化之快,真令人瞠目。而他无耻之极的奴性性格也由此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运用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几次脱大衣、穿大衣的动作,都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为下面态度的转变做铺垫。再如“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了眉头”,“咳”“拧”等动作,都形象地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在百姓面前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丑态。而当得知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立刻“整个脸上洋溢着动情的笑容”,真是媚态百出。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性格。

三、作业:

小说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

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分析文章,做在《集》上。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沪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变色龙(沪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藤野先生》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下一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第下学期教学计划(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