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406
标签:
教师随笔
茨威格,女性的朋友
卞巧珍 来源:新民晚报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欧洲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他光辉的一页,他的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精致典雅而充满激情。他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我最喜爱的世界文学名著之一,改编成电影后更为大众熟知。
茨威格笔下的女性从世俗来看稍嫌不轨,但她对生命自由的渴望与追求超凡脱俗却是不容置疑的。生命本来就是一把火,是用来点燃更应该是光芒四射的。这些女性形象十分生动饱满,真实折射出茨威格对女性的理解和尊重,让读者被深深感染。他的笔致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彰显了女性情感的最高境界--忘我地去爱!这也是伟大母爱产生的本源。
我们所处当今世界物质文明前所未有,但绝不能以情感缺失作铺垫。生命有血有肉,美好的情感使人高尚,情感的教育,心灵的骄傲,做人的操守仍然十分重要,是人类生存的意义所在。爱的情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精神,是金钱所不能置换的。这就是茨威格的艺术感染力。
人生短暂,先人留赠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积极享用,这样生命会更丰富,世界会更阳光。茨威格是犹太人,他在二战期间受迫害流亡他乡,失去了家园的他,在陌生的巴西与夫人双双服毒殒命,与他笔下的女主人公一样。自杀没有凄凉,是壮士断腕,因为生命需要圆满,否则就弃她(他)而去。他在绝命书中写道:“……我的力量在无家可归的漫长流浪岁月中业已消耗殆尽。这样,我认为最好是及时和以正当的态度来结束这个生命,结束这个认为精神劳动一向是最纯真的快乐,个人的自由是世上最宝贵的财富的生命。”这就是茨威格。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热烈,在于给人带来热量的光芒。
标签:
教师随笔
茨威格,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茨威格的灿烂与寂寞
下一篇:
超越心理学——读茨威格的《精神疗法》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