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568
标签:
教师随笔
永远的威廉·福克纳
顾艳
这些天我整理书橱看到两本《喧哗与骚动》,一本是一九八四年出版,定价一元伍角伍分,印数八万七千五百册;另一本是一九九五年出版的,定价拾捌元肆角,印数一万册。这两个译本都是同一位出色的学者和翻译家李文俊先生的译文。前一本被我翻得滚瓜烂熟,里面还划了许多红杠杠。想起当年读它时,我非常感谢李文俊先生为我们翻译了这本书,这是一部翻译得非常好的书。
由于李文俊先生的翻译我走近了福克纳,并且被他影响着我的理解力和判断力。他是一个奇妙丰富的作家,一个叼着烟斗的美国南方老头儿,但他的作品表现出来的东西,除了生命疼痛和意义之外,还有隐藏不露的技巧。那技巧被一代一代的作家借鉴和模仿着,然而没有人能真正拿走他的技巧。他的技巧是随他感觉而来的准确性和力量,而不是那些突然而来的漂亮句式和华丽词语。所以别看他叼着烟斗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他骨子里可是一个严谨的人。
这个写过十八部长篇小说和一堆中短篇小说的美国南方老头儿曾说:“……需要精心地写,得反复修改才能写好。”然而我们读他的作品,却看不出有什么修改的痕迹,他炉火纯青的描述技巧,已出神入化为血管里自然流淌的东西,那东西来源于智慧和警觉。
福克纳是完善的,他的完善在于他表达了生活的质朴和本真。无论美好和丑陋他都娓娓道来,精彩的篇章举不胜举。这就是我喜欢的福克纳,他的精彩篇章来源于生活却并不高于生活。
标签:
教师随笔
永远的威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因为深爱茨威格
下一篇:
福克纳是如何“炼”成的?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课程名称:
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