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备课资料
阅读:3756
标签:
备课资料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天才顾城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象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下一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顾城已经离开了很久了。如果通往天堂真有一条铺撒着沙砾的道路,那么潮水也一定将他往日踩下的脚印早已冲远了。然而,当我看到顾城的照片时,内心所难以忘怀的,仍是顾城那双水一般柔情的眼睛和乖张的帽子。那双充满了童真幻想、清纯剔透的晶莹,有着一种对光明的苦苦的追求和深深的忧郁多年以后还是让我感到不习惯和无所适从。 “当我离去的时候/我不相信你能微笑/能用愉快的眼睛,去看鸽子/能在那条小路上跳舞,一边想入非非……” 顾城的诗不仅为中国诗歌指明诗之本质,更重要的在于让人体味到生命纯净的气息,他不仅是一个“童话诗人”,还是一个“诗人哲学家”。顾城是个天才,而且是一个病态的天才,在访谈录《神明留下的痕迹》中,顾城说得很清楚:“我的所谓童话,并非完全自然的状态。实际上它源自文化大革命给我造成的恐惧。”在《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中又说:“比如说文化大革命,我真正觉得恐怖,随时可把你家门‘梆’一踹,你就整个完了;你就没有一个立锥之地,没有一个地方能觉得安全。这对于我是个大恐怖,到现在我都觉得这世界随时可能崩溃。”文革爆发的1966年,顾城才10岁。一直到1992年,顾城在德国,回忆文化大革命时,还感到极恐怖。他说:“我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现实就是被老虎追着跑。”这种被老虎追着跑的恐怖,一直深入到他的潜意识中。老让顾城觉得人群是可怕的,社会是丑恶的,只有自然是可爱和安全的。人群和社会给予顾城的恐怖体验,伴随着他的一生。奠定了顾城终生对社会生活的逃避,一直驱使他去寻找“世外桃源”。这是文革对顾城最大的伤害,也是顾城悲剧的社会意义。他后来老是幻想修一座城堡,里面是天国的花园。这种防御性的心理,说明顾城终生未能摆脱被人群和社会的“老虎”追着跑的恐怖感。总之,文革是使顾城成为病态天才的客观原因。
造成顾城病态天才的第二个原因,是对死的恐惧。他说:“我很小时突然感到死亡的空虚。人死了就要变成灰烬被涂在墙上,这是我五岁时的一个感觉。最重要的感觉就是我是要死的,我必死 ;这种无可奈何的宿命和恐惧感觉一直跟随着我,使我感到无处不在的可怕,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
五岁感到死亡的宿命和恐惧,并终身无法摆脱。十岁又感受到文革的恐惧,像被老虎追着跑。内在和外在的两种恐惧加在一起,就造成了顾城终生无法治愈的严重病态。换言之,对来自社会危险的过度敏感,对生命死亡的过度预感,形成无法摆脱的浓重宿命感,就成为顾城病态天才的主要特征。为了从这种可怕的病态中挣扎出来,顾城“自救”的方法,就是写童话诗。顾城自言:“我的自性因恐惧而收缩,由于童话而解放。这也是那个童话世界里,不仅有鱼有鸟,而且也有那么多坟墓的原因吧。”又说:“这个世界不好,我们再造一个。最明显的就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你无处可躲,你也无能为力,这时童话就是你的心愿了。”
从表面上看,顾城的童话诗是纯净和完美的。而实际上,其内核却是病态的——无法医治的彻底的悲观主义。这就是顾城无法解决的悖谬。那个幻想的天国花园,只不过是救命的稻草罢了。除了童话,顾城“自救”的第二种方法,就是哲学。少年时代,顾城可以沉迷于童话;但成人以后,阅历已深,童话的幻想已经不能成为安身立命的基石,此时,需要是理性的强大支撑。所以,他说:“哲学也是在不断受挫受伤之下又害怕接着受挫受伤而产生的不失本性的一个解放。” 哲学对于后期的顾城来说,是太重要了。是帮助他从悲观主义中挣扎出来的精神支柱。正是对生命的死亡和文革暴行的双重恐惧,规定了他对人生道路的选择。逃避社会,热爱自然,追求理想主义的心理定势,决定了他必然会对中国文化和文学中源远流长的回归自然的退隐思想,特别是老庄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作为精神上的支柱。具体而言,顾城所倾心追求的是所谓的“天国花园” ,是在激流岛上,过一种近于原始自由的生活,身边还有一妻一妾,也就是“女儿国”。但这美好的“天国花园”,只是一种内心的愿望和美好的幻想,并不可能实现。首先,归隐自然,并不像预想的那样美妙。顾城后来也说,自然里老鼠、蚊子,还有吃饭的嘴。如果说,生存环境的恶劣,还可以克服;那么,“女儿国”幻想的彻底破灭,却带来了灾难性的恶果。由于顾城对于人性理解的局限,使他不明白人性的复杂性和人性的不可改造。
三千多年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但人性却没有改变多少。在谢烨和英儿的身上,确实存在着顾城所津津乐道的“女儿性” ,尤其是早期的谢烨。同时,在她们的身上仍然潜藏着“女人性”,也就是与生俱来的人性恶。如果说,顾城出国,是寻找他的“世外桃源”;那么,谢烨和英儿出国的目的,却是希望能过上西方物质富裕的现代生活。两者不可调和的尖锐冲突,就是由此产生。当在海外的顾城,不断放弃诗歌致富的机会,坚持过那种原始的生存方式,最后令谢烨无法忍受和彻底失望,离开顾城是必然的。这时正好英儿想利用顾城关系出国,所以,谢烨就积极支持英儿出国,为了让英儿获得绿卡,竟建议英儿与顾城“结婚”。(表面上是“假结婚”,实际上,就是希望英儿做她的接班人。)精明的英儿来到激流岛后,看到这位朦胧诗的偶像,竟真得像原始人一样生活,理想也彻底幻灭了。当她明白了谢烨的意图,很快就不辞而别,她才不会跟顾城去过穷日子。英儿的出走,使谢烨加快了离开顾城的计划。当然,谢烨和英儿离开顾城,选择她们自己喜欢的西方现代生活方式,是无可非议的。特别是谢烨,这是她正当的权利,她们有权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必做顾城“女儿国”的牺牲品。
展开全文阅读
错误主要是顾城,把自己的幻想当作现实,企图在尘世实现天国,不了解复杂而多变的人性。而作为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病态天才,一离开谢烨,他就无法在激流岛上独立生活。更重要的是,他毕生所建立的“天国花园”(女儿国),也就彻底破灭了,他的生命也就没有意义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顾城虽然找到了“世外桃源”,但他人生悲剧也就发生在“世外桃源”里。这个“世外桃源” ,并没有给顾城带来多少快乐和幸福。发生在激流岛上这三个人的悲剧,是复杂人性的全面展示。不仅谢烨和英儿不完美,特别是顾城身上深藏的人性恶,也得到最充分的暴露。例如,当他得知谢烨有了男友,准备离开他时,人类邪恶的嫉妬,在他身上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当谢烨给男友打电话时,顾城气得用手掐谢烨的脖子。(这是顾城姐姐顾乡所见所写的,是可信的。)有了这一幕,后来杀死谢烨也是在情理之中。当然,顾城也不是什么杀人狂。公正地说,他一直在压仰心中的魔鬼,但也不是纯净的“童话诗人”(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存在)。人人心中都潜藏着魔鬼,一个心中有魔鬼的诗人,怎么能建立幻想的天国?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谬!
如果顾城是个健全的天才,那么,他的人生悲剧完全可以避免。所谓健全的天才,就是说不仅具备了顾城这样的诗歌天才,而且还能洞悉人性,熟谙社会,有很强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比如,德国的歌德,中国的钱钟书。他们都是大智者,具有明哲保身的处世经验。如果换一个人,具有顾城这样的诗歌天才,就会利用在西方社会的影响,先在大学里当教授,有一个稳定的职业和固定的收入,然后写诗和演讲,还会有大笔的收入,过一种西方的富裕文明的现代生活。那么,无论是谢烨或英儿都不会离开他,而且会帮助他,成全他,共同享受天才带来的甜果子。这其实就是谢烨和英儿的理想,也是谢烨和英儿一直苦劝顾城应该走的正道。但作为一个病态的天才,他就是“一根筋”,偏执狂。一定要生活在他的幻想的“天国花园” 里。所以,悲剧是必然的。
后期顾城多次引述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对老子的这句明言,顾城是这样解释的:“中国人有一种天生的明智,在混沌初开时,就看到了宇宙的苍凉。人在宇宙面前渺小,如沦海一粟,没有任何希望、可能。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这个意思。”陈鼓应的《老子今译今注》是这样解释:“天地是不偏私的,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即意指天地只是个物理的、自然的存在,并不具有人类般的感情,万物在天地间僅依循自然的法则运行着,并不像有的论者想象的,以为天地自然法则对某物有所爱顾(或对某物有所嫌弃)其实这只是人类感情的投射作用罢了。”钱钟书是这样解读:“刍狗万物,乃天地无心而不相关,非天地忍而不悯惜。”
刘小枫在他那本影响很大的《拯救与消遥》中指出:“世界本身的确无意义可言,但世界的虚无恰恰应该是被否定的对象。必须使虚无的现世现实充满意义,这就是诗存在的意义,正是诗人存在的使命。诗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他必须主动为世界提供意义。正因为这样,人才常常说,一个没有诗的世界,不是属于人的世界。人多少是靠诗活着,靠诗来确立温暖的爱,来消除世界对人的揶揄,是诗才把世界的一切转化为属于人的,亲切的形态。”正是持这种基督教文化的背景,刘小枫才批判道家的归隐思想是个人的消遥,缺少拯救芸芸众生苦难的大爱。
以此观顾城和他的诗歌,也可看出这位天才诗人确实是缺少拯救芸芸众生苦难的大爱。这也是造成其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随后发生的悲剧,说明老庄的哲学,是无法解决顾城的思想危机。老庄哲学,确实存在着刘小枫所说的,缺少一种爱,一种主动给无情的世界以意义的大爱。如果说顾城早期诗歌的童话诗,还给读者以理想的境界 ;那么,顾城后期诗歌所写的是他自己才能理解的荒诞世界,没有给读者以希望,这也是他后期诗歌缺少影响力的主要原因。当然他的前期诗歌,还有与“今天派”相通的一面,那就是对文革的反抗。只是表达这种反抗的方式不一样。顾城的抗争,当然与北岛和芒克等人不同。他是一个患有双重恐惧症的病态青年,不可能像北岛和芒克那样,上街游行抗议和演讲,写出《回答》和《结局或开始》这样的震憾灵魂的力作。顾城以他独有的方式,在诗中表达一种抗争:这就是1981年开始写的《布林》,一个在童话和幻想世界中无法无天的精灵。顾城很喜欢“布林”这个形象,在访谈中一再提到。因为他通过“布林”,释放出他内心的压力和愤怒。到了1983年,他感悟到老庄哲学中“无为”的另一面“无不为”。以他独特的方式,认为“无不为”就是道家式的反抗。并以此来解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从齐天大圣,一直说到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顾城对老庄“无不为”的解读,显然是“我注六经”式的,反映了他内心的危机和寻找出路的努力。
此后,顾城在诗艺上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既不再写早期“童话诗”,而是把童话与荒诞相结合,成为一种现代的荒诞童话。这就有1985年写的《滴的里滴》,但荒诞得让人无法解读。这才是顾城真正的“朦胧诗”。《布林》和《滴的里滴》,在国内都无法发表。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顾城这一路的探索,似乎不能算是成功的。
而仅仅把顾城定位成“童话诗人”,是远远不够的。顾城是一个具有中国本土乌托邦思想的重要诗人。而且他是通过中外文化的慎重比较之后,作出的自觉的选择。 一些人读了顾城的早期诗歌,以为他是一个完全不谙世事的“童话诗人”,其实是大错特错。“天道无情”的思想在他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根来,伴随而来的是不可救药的悲观主义。把顾城说成是浪漫主义者,是肤浅的。成熟的顾城,表面是“童话诗人”,实际上,是一个看破宇宙的悲观主义者。明乎此,顾城后期的诗歌和人生悲剧,也就容易理解了。
顾城的“梦幻中的天国花园”,又具有它的独特性。它像《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女儿国”。也就是说,顾城的“女儿国”具有乌托邦的性质,但因为不具备社会性质,更多的是一种审美的境界,或者说是幻想的艺术世界。顾城对《红楼梦》“女儿性”的天才感悟,说出了众多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的心声。曹雪芹创造了那么多纯洁无瑕的可爱少女,确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美的艺术魅力确实是无穷无尽的。但是,像曹雪芹这样旷世天才,他是知道,“大观园”不可能长久,毁灭是它必然的命运。实际上,《红楼梦》写得就是美的毁灭——所谓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红楼梦》的伟大,就在于它既写出纯美的“女儿性”,又写出了人性恶。也就是说,他写出了复杂而完整的人性。曹雪芹深知,“女儿国”是无法存在于尘世的。因为,他写《红楼梦》就是悼念被丑恶的现实所毁灭的“女儿性”。《红楼梦》之所以是中国文学的高峰,中国文化的高峰,就在于它第一次写出了全部的人性!
遗憾的是,作为一个病态的天才,顾城只能本能强烈地感受到《红楼梦》美的一面,并在传承中把它推向一个极端,忽视了丑对美毁灭的必然性。顾城悲剧的文化意义,提醒我们:天国在尘世是不可能实现的,硬要在尘世中实现天国,只能以失败告终。不论是社会的乌托邦,还是审美的乌托邦。特别是不能强迫别人接受乌托邦。不论是政治的乌托邦,还是审美的乌托邦。这种常常是出自美好愿望的乌托邦,最后常常导致血腥的屠杀。如顾城强迫谢烨和英儿接受他的“女儿国”。不让谢烨离开,而杀死她。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作为一个病态的天才,顾城诗歌和哲学的负面影响,也要引起关注。不能重蹈顾城的悲剧,对乌托邦的正确认识,对人性的全面理解,都是新一代成熟读者必然解决的。但悲剧还是在延续。海子又是一个乌托邦的追求者。顾城的名作《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诗中所蕴含的悖论,确实写出了人的理解的历史性,也就是局限性。其中所包含的对自己悲剧的宿命洞察,也是顾城对自己命运的预感和预测。 与“今天派”的“四大将”:北岛、舒婷、江河和杨炼相比,表面上看,顾城诗歌最少时代性,虽然他写于早期的诗歌,那些追求童话般世界的诗歌,是对文革的否定和批判,在当时的语境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如今,顾城那些童话般的诗歌,以其对纯美天国的向往和追求,依然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年青读者的喜爱。因为对纯美的追求,是人的天性之一。
诗,从来就和画一样,是人类性灵的凝聚。而诗者,最重要的便是真了,不真的诗,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又怎么去感动别人?但丁九岁邂逅了他心灵上永恒的恋人贝阿特丽采,在那个禁锢的年代,宁愿自我放逐而传下了不朽的《神曲》,太白狂歌傲世,大呼“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徐志摩在一片世俗声中写下了《爱眉小札》“她是睡着了,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人最难逃避的便是自己,而真珍贵的也便是自己。顾城的真基本只停留在他生命的启蒙阶段,对自然的天性的亲近,而毫无涉世的欲望。
也许可以这样说:随着时光的流逝,顾城诗歌的生命力和影响,将会是长久的,会超过其它的朦胧诗人。他那纯净、简洁、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能把人引向理想的境界,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 顾城的诗歌并不会因他病态的心理而失去价值,亦不会随着肉体的毁灭而被忘却,也许这就是艺术因其自身上的完美而获得了永恒,超越时空…… 真正的诗人就是这样,还未曾感怀景物,自己已经深陷其中,可是也只有这样天真的深陷其中,才能构成就诗人那种或如火如荼的激情,又或是似水的柔情。也才能有一种不同一般的真挚的情感,也才能成就诗人的作品以及他自身的价值升华,也才能任由他感受到“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这般通感的幻妙。
标签:
备课资料
我是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顾城的遗书
下一篇: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赏析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