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506  
标签:教师随笔
诗魂永在——韩作荣评说昌耀
  昌耀对于诗坛而言,是一个独特的现象。当诸多的诗人在诗潮中随波逐流,他却卓然独立于高原之上,以雄奇、高邈,博大、精微,塑造了自己的诗歌品格。

  昌耀过世到现在已第五个年头了,诗人们怀念他,记者特发此文以纪念这位值得人们怀念的诗人。

  昌耀认为死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但他对生却有着深深的眷恋

  记者:你和昌耀是多年的朋友,你在昌耀弥留之际曾专程到西宁看望病中的昌耀,人们很希望了解一些昌耀先生临终前的情况。

  韩作荣:当时的昌耀先生非常虚弱,面色苍白,形销骨立,和以前的人比似乎缩小了一号,腿上的皮像纸一样一捏就叠在一起,差不多已走到生命的尽头。他患腺癌,已转移到淋巴和全身,那个状态之下,我觉得昌耀仍有一种忧郁且坚韧的气质,但我又觉得他挺软弱,这也是人性中根本的东西。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他禁不住流下了泪水,他对亲人、对朋友,有着孩子一样的依恋。

  记者:你们当时谈到死亡了吗?

  韩作荣:不谈死亡,只讲挺住就是一切。但他后期的作品中多次谈到死亡。譬如1996年的作品《伤情》之一、之二、之三就有接近死亡的主题。从诗人的角度说肉体只是生命的一种物质形式。他认为死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似乎痛苦的时空已压缩为失去厚度的薄片。甚至“长眠就是幸福”。他对死亡已无所畏惧,但他对生却很留恋,只是现实已回天无力。

  记者:有的媒体已报道了昌耀跳楼致死。昌耀本人和你谈过要以跳楼结束生命的事吗?

  韩作荣:当时陪伴和服侍他的是曾和他相处多年的一个女友,在他生命垂危之际又来到他身边。他们之间是相互依赖又互有芥蒂的一种关系。当那个女友说要离开他时,他就说要跳楼的话。他说关于“要跳楼”这样的话也不只一次了。他死前的三天,青海出版社编辑和他谈《昌耀诗歌总集》这本书时,他说自己已经不行了,肺已经失去功能,即使输氧也很困难,他一字一句喘气吃力地和编辑谈诗歌总集的版权变更,然后他又讲不再想见任何人,该办的事办完了,实在忍受不了病痛就跳楼。

  记者:他对这个世界还是很留恋的,一部分应该是指他对诗歌,另一部分应该是指许多后顾之忧,如子女的就业安排,前途等。

  韩作荣:昌耀三个孩子,二个男孩,一个女孩。作为一个诗人,他给孩子取名特别之雅,大儿子叫王木萧,女儿叫王路漫,小儿子叫王俏也,分别取自屈原和毛泽东诗词之句。三个孩子中大儿子已经工作,女儿高中毕业后开过一个小卖店,但没经营下去。小儿子在上高中。所以昌耀一直都为儿女牵挂,多年以来,他的生活窘迫,在他病痛严重时,他不想去医院医治。虽然医疗费用报销80%,20%自己承担,但这对于他,也是很沉重的。别人讲当他疼痛时,就曲着腿,用两个膝盖顶着胸部,在床上嚎叫着,也不愿上医院,实际想省些钱留给孩子。他还立了遗嘱,让文联从他留下的二三万元中分期转发给他小儿子,让这点有限的生活费供养他的孩子读完大学。这是惟一一个他希望能读上大学的孩子。昌耀确实没有多少积蓄,一共可能只有四万元左右,他得安排骨灰的安葬及其他身后事,所以他曾宁可自己忍受病痛也不愿上医院。

  昌耀是大自然赋予诗的一个器官,他的诗本质上还是人之诗

  记者:昌耀作为一个人,他的生存状态并不好,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痛苦与磨难,但他的诗歌却能在二十世纪留下重重的一笔,请你谈谈他的诗歌精神?

  韩作荣:昌耀的诗歌精神不易概括,因为用一种精神去概括他的整个生命状态或作品很难。有一些对诗歌精神的某种说法是简单化的。譬如说,日神精神,酒神精神,或者说西部诗歌的开拓精神等都是简单概括。我觉得昌耀的诗是大西北无数生命的灵魂,有极强的地域性。他首先是一个中国诗人,大西北作为他诗歌的语境,把自己的心灵、肉体和山川草木溶为一体,是非常独特的。一些诗人,写东西常常是从书本到书本,从其他的诗里派生出来,惟独没有本身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昌耀是有别于其他诗人特别特殊的一种状态。翻开他的诗集就会发现,从青海的高车到一百头雄牛,从空城堡的废墟到黄河的河床,西宁的24部灯……他所写的诗都是与他生命生存紧密相连的特殊情境,虽然表现的是心态和精神,但和他生存的世界已像血与肉一样不可分割。一个国外作家曾经谈到,地域性对一个作家是特别重要的,有些大作家,他所涉及的写作背景不超过住址的25公里范围之外。就是说,只有在本土去深入挖掘生命存在的根基,也许他的作品才越有深度,越有特色。昌耀的诗歌,你发现不了他从别人的诗中借鉴什么然后再去升华什么,都是从本体出发的,本源性的东西。海德格尔说艺术和哲学的关系:艺术是哲学的基础,而诗歌在艺术门类中居于首要位置,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真实的感觉是更本源性的东西,哲学只不过是把人的感觉抽象化,然后将它普遍化。而一个诗人首先应该具备提炼这种深层的本源东西的能力,才能说明他是一个独创性的诗人。借用俄国一位作家的话说,昌耀是大自然赋予诗的一个器官,是天生的诗人。他的诗有泛神化的创新和宗教意味,但本质上是“人之诗”,他的长诗《慈航》是他诗歌高原的骨架,以爱与良知展现了对生命与灵魂的拯救,形成了艺术的深度表达与完善。对于诗歌来说,昌耀并不是一个各个流派和各种写作方式的追随者,国外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你从他的诗歌中看不出他追随哪个主义后边亦步亦趋,却好像同时具备了各种不同写作方式的特征,但是又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它是不可复制的,不可追随的,他的诗基本上比较沉郁,多少带点悲剧的色彩,他的诗在某种程度上没有简单化地描述什么,而是本源地和那个地域融合在一起的生存状态。

  他对诗的把握是高致、精微的。读他的诗你会发现:青海的高原在地平线上突现,在苍茫中隐去,它的视线很开阔,胸怀也很开阔。昌耀虽有二十多年当囚徒的经历,但他的诗行中感受的都是“爱的繁衍和生殖/比死亡的戕残更古老/更勇武百倍”,他把那种生存和苦难变成一种力量,他在那个状态中更人性地活着。他不是满纸辛酸泪,经过爱的浸润,实际他已将苦难审美化。

  昌耀是一个本质上的诗人,他从小就有对诗的敏感。在病榻上写过一篇文章:我是风雨雪电合乎逻辑的选择。他能记起来两岁时的两件事,一件是在楼梯上他把握着妇人的手,一点点的往上走,用心体会那种爱的感觉。童年的时候,他就记得他是爱哭的孩子,经常嚎啕大哭,哭到没有人理他时,他才渐渐止住泪水,但他能依稀记得,在那个时候透过眼泪发现灯光的璀灿与美丽。这种感觉说明他从孩童时期就能对美有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有人说人的性格在四五岁之间就定格。爱哭影响他的一生。他自己也这么认为,爱哭不是一种什么坏事,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更适于搞艺术。


展开全文阅读
  记者:你说他是一个以纯正与诗结缘的人,你说的纯正怎么理解的?

  韩作荣:就诗歌来说,有各种各样杂质。作为纯粹的诗歌某种程度上更接近艺术本身的规律,接近艺术,更是对生存状态的真实揭示。纯正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诗歌的一种理想。相对来说,这种真诚真实的写作叫纯正。实际上有的写诗的人写了一生,都在写假话,写来写去,都是用自己的嘴说别人的话。真正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自己的喜怒哀乐真实地表达出来的诗人并不是很多。叶芝年老的时候写过一首诗:“情欲和暴怒侍候我的暮年”。他把那种欲望的发泄,易怒的情感真实地表现出来。艾略特谈叶芝时说:用40年时间,才写出这样真实的诗句。

  记者:昌耀作为一个年过花甲的诗人,年轻诗人为什么也喜欢他,他诗歌的真正魅力在哪里?

  韩作荣:昌耀有独特创造力的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罕见的。曾有人说过大部分诗是青年人写青年人看的,只有大诗人的诗,才能同时引起青年人和成年人共同关注。我曾经说过有的诗人在编选集时,也许就那么三五首诗,什么选本都选那几首,但是昌耀的诗随便抽一首水准都很高,这是很难的。他的诗虽是写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但是具有许多新的发现。在他的后期作品中,从作品的总体把握上已不可多得。

  绝笔诗《一十一朵红玫瑰》是昌耀对美与纯正情感的依依不舍

  记者:听说他在病榻上写的绝笔诗寄给你了,你能谈谈对这首诗的感受吗?

  韩作荣:昌耀先生病后很多人去看他,他很感动。在3月15日为从滨海城市前来看望他的女诗人写下了绝笔诗,八天后他去世了,这是他最后一首诗,诗名叫“一十一朵红玫瑰”。诗中写道:“一位滨海女子飞往北漠看望一位垂死的长者,/临别将一束火红的玫瑰赠给这位不幸的朋友。//姑娘啊,火红的一束玫瑰为何端只一十一支,/姑娘说,这象征我对你的敬重原是一心一意。”这诗给人的感觉,绝对看不出是一个濒临死亡的人,脑子异常清醒,他的这种感受是激情仍在他的血管中流动。身体快要消失,精神还很强大。在现实欲望中表达一种不朽的心境,在萎缩的心中发现一种永在的希望,在激情中发现一种神圣的情感。昌耀最后这种表达,这种感受还是很痛切的。绝笔了,但是绝笔诗是一十一朵红玫瑰。就人而言有很多需要,有生理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是在表达自己一种情感的需要。

  记者: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韩作荣:其实就是表达一种依恋吧!依恋一种美,一种纯正的情感,是对美好向往和依依不舍的一种表达。

  记者:他选择跳楼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什么心态?

  韩作荣:选择这种死的方式需要勇气。昌耀在他最后的诗文中已经诉说:“姑娘姑娘我每存活一分钟都万分痛苦,/何况死神说只要听话就会给我长眠。”这是他生命几近枯竭的时候一种既软弱而又坚毅的选择。在疼痛难忍时更多的是一种肉体的痛苦,跳楼是一种解脱。

  记者:在肉体痛苦面前精神不再强大了吗?

  韩作荣:我个人觉得肉体的痛苦比精神更难熬,精神可以麻木,而肉体的痛苦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自始至终都是自身感觉的奴仆。他始终思维清晰,早就想到了这个死亡的方式。

  记者:他一生写了多少诗?

  韩作荣:他所写的诗,都出过诗集。但是并不多,三四百首而已。因此用稿费维持和改善生活是不太可能的。他一辈子在拮据中生活,无论从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是一个历经磨难的人。(中国作家网 胡殷红)

标签:教师随笔 诗魂永在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解读昌耀
下一篇:夜读昌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