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587
标签:
教师随笔
李敖与遇罗克——看两岸知识分子的命运
作者:pankelin
李敖在接受《人物周刊》采访的时候,曾被问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当年您父亲没带你们全家去台湾,而是留在大陆生活,您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李敖回答:“我可能是王洪文(笑)!王洪文和我同岁啊。我当然不会像在台湾这样的玩法,我不会那么笨,我有别的玩法嘛!我可能会变成一个情报头子,不一定要去住牛棚,为什么要把我看得那么笨(笑)! ”
但李敖或许不知道,在当年的中国大陆上,是一片盛行唯出身论的红色海洋,王洪文由于出身贫农,当过兵,做过工,是工农兵三者得而兼之,因此才算是一个“好的接班人”,而李敖的爸爸李鼎彝在哈尔滨做吉林六中校长、在北京做法部科员、在华北禁烟总局下做太原禁烟局的局长,换句话讲,解放后就是“学阀、右派”,是要被“打倒在地,并踏上一只脚”的对象,李敖要做“王洪文第二”,只怕是不能够了。
当然,我们无法假设如果当初李敖生长在大陆的命运,但在与李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当中,却有一位令人深深同情的年轻人,他与李敖相差只有八岁,但却远没有李敖幸运。在台湾,李敖十九岁“就因痛恶中学教学制度的断丧性灵,自愿休学在家”,二十岁再以同等学力考上台大历史系。在大陆,他十七岁第一次高考,却因为父母双方都是右派,受到牵连,没有被大学录取;十九岁时大学扩大招生的消息传来,再度应考,又再度由于出身问题而名落孙山,想去当兵,更
是连参加体检的资格都没有!
二十岁,此岸的他和彼岸的李敖,同样是在困学求变的时期,同样是勉力读书,学识远超同龄人的英杰少年。一九六六年,他二十三岁,写出了震动人心的《出身论》,但却因文获罪,年仅二十七就以莫须有的“反革命罪”身死刑场。
他就是遇罗克。一个应该被中国人深深谨记的名字。
“遇罗克,我们这一代的佼佼者,只要比较一下文集中的日记和文章,就会知道,这中间有着多大程度的区别。只要他跨出个人的房间,就会立刻变得拘谨起来。在日记里,他是一个怀疑论者,十足的思想者和革命者;而在公开发表的文字中,总不免要蒙上一具庸人的面具。他那么认真地划分“阶级论”和“唯成分论”的界限,指斥工作队抹杀了“阶级路线”,认为所有的青年都不能放弃“思想改造”;他以极其时髦的语言,鼓励自己的同类握紧“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起而捍卫“革命路线”,紧跟一个人干革命。”
——夜读遇罗克(林贤治)
这是一个聪明的年轻人,读了许多书,又深深洞明世事。我们看看他几则日记,就能知道他在那个混沌的年代有着一份难得的清醒:
1966年 5月2日
“读《波斯人信札》一百余页,自有妙句:“对于宗教事业发展的热心,并不等于对宗教本身的爱戴,而且热爱宗教,遵奉宗教,决没有必要因此而憎恨与迫害不遵奉的人。”可把“宗教”改为“思想”或“马列主义”。”
1966年 5月10日
“大力批判邓拓,必有更高级的人物倒了霉。”
1966年 6月7日
“这是给初出茅庐的青年第一次“革命”的洗礼,“群众运动”的洗礼!好一个“群众运动”!不讲官面 文章,谁也不会相信修正主义者会怕这样的大会!更可笑的是,口号里有:誓死保卫毛主席,大家都喊,想过没有,是谁要害毛主席?邓拓的舌剑吗?那还远远不够资格哩!到底是谁,报纸上没有公布,谁也不知道,但喊口号。”
1966年 8月3日
“下班参加一车间声讨宋玉鑫的大会,宋相当沉着……会上下雨了,群众多一半都找到了伞或是避雨的地方。宋挨淋,我若有伞我就想去给他打一下。鲁迅说:“敢摸着叛徒尸体痛哭的是中国的脊梁”,……我同情他吗?不,我对他养尊处优……以空头政治来刁难人,为一己私利服务,是恨入骨髓的。……但是,我决不同意群众言不由衷地质问:“你为什么删改八条?为什么不让我们学毛著?为什么不接受印刷毛选的单面印刷机”这是荒唐的,似乎只有此才算罪过,……把干群拉到敌我矛盾上来,害处多么大呵,既制不服对方,又说不服自己。为此让他淋到大雨里,岂不枉哉?”
遇罗克,这一个有真智慧的年轻人,在一个时代的暗帷中写下光照人心茫昧的《出身论》,他是知道后果的。在1966年 8月26日的日记中,遇罗克写下这样一句话:
“我想,假若我也挨斗,我一定要记住两件事:一、死不低头;二、开始坚强最后还坚强。”
这种甘心殉道的大勇,在1966年此岸的遇罗克身上,在1966年彼岸的李敖身上,都是人间正气的一种彰显。但李敖总是要比遇罗克更幸运一些,他只是遭遇被跟踪、被软禁、被封杀、被囚禁的命运,而最终降临在遇罗克身上的,却是死亡。
在1970年3月5日的北京,遇罗克身死刑场,十年后被追封为烈士,而李敖则在十年后复出文坛,又再度入狱。从这两人的一生去看两岸知识分子的命运,我们惟有深深、深深的感叹。
标签:
教师随笔
李敖与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遇罗克简介
下一篇:
遇罗克:因“思想罪”被判处极刑的第一人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