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114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彩虹中学   安旭

学习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说说西双版纳自然风景美在何处;

          2、仔细再读课文,说出傣家人的风土人情美在哪里;

          3、品味文章语言,能对词语、句子、片段作简要点评;

          4、体会作品中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导游解说词的写法及生动的语言;

          2、品味文中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1、品味文中生动的语言。

教学工具:1、多媒体

教学计划:  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乐曲——傣族民歌《月光下的凤尾竹》创设情境导入

2、师深情导入:优美的旋律引起我们无尽的遐想,美丽的画面能让我们身临其境。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共同畅游一番。 

3、在早读中已经熟读了课文,接下来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课文中都讲到了哪些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

老师对幻灯片中的图片进行讲解 。之后同学谈西双版纳给自己留下的感受.

过度:既然西双版纳如此的美丽,大家想不想去呀?现在就有一个机会,请大家好好把握。

二、再读课文,展现美

西双版纳因为其美,成为大家旅游度假的首选。对傣族人民来说,这是很大的机遇,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导游紧缺,决定到全国海选导游。今天来到我校招募导游,希望同学们积极应聘。

从文中找一处最美的自然风景,认真阅读,结合已有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然后以导游身份介绍这一美景。

要求:1、从课文中收集信息组织语言,力求流畅;

2、语气亲切自然。

(同学们是大众评委,请先认真聆听,然后给导游们作出评价。)

过渡:神游西双版纳之后,我们同学发现,西双版纳不仅景美,其实人也很美,接下来我们要走进“旅游天地”直播室,谈一谈美丽的傣族人民。

(要求:小组同学自由组合,角色分配,一位当主持人,其他同学当嘉宾,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展现傣家人的美。)

(表演完后,请观众席上的同学给予评价。)

过渡:我们跟随李舵领略到了西双版纳的景美、人美,这主要还要归功于他那美丽的语言。

三、研读课文,品味美

西双版纳景区成立了“旅游文化展览馆”,主办单位把李舵这篇美文也做成了展版,现在就让我们来仔细欣赏这些优美的片段。

要求:任选一个词语、句子或片段进行赏析,品其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

例:(1).“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到西双版纳去,是我很久以前的一个梦。这次,我终于飞到了西双版纳,在那醉人的暖风中,观热带雨林,涉澜沧碧水,登傣家竹楼,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图片,留下了一串串彩色的记忆……

四、总结:

《美丽的西双版纳》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真正做到景美、人美、语言美的完美结合。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相信你们也去过许多美丽的景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一处,也用生动的语言向大家展示它的美丽。(字数不少于300)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美丽的西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莫道素描仅绘画——解读痖弦诗歌《红玉米》
下一篇:望岳(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