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779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石榴(苏教版八年级)
3.《石榴》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2.学习根据中心需要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
1、导入新课
提到郭沫若,我们不由得想起在七年级学过的《天上的街市》(可集体诵读)。郭沫若诗写得好,特别是现代诗。他的散文也相当优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石榴》。(板书课题及作者。)
2、自学提纲
(1)介绍作者。要求:记住作者。
(2)掌握下列字词。
争妍斗艳 奇崛 枯 瘠 陆 离 罍
忍俊不禁 丰 腴 唾津 潜溢 盎然
文中:犀利 匀称 玛瑙
(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画出文章的层次结构。
(4)作者说,石榴树是夏天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画出文中最可爱的语句,说说作者通过什么来表现石榴树的最可爱?又是怎样表现它的最可爱?
(5)文章第二部分怎样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6)课文描写石榴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说一下自己的理由。
(7)写物是为了言志,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抓住几个语句来分析吗?
二、学
根据预习情况,有针对的进行自学,教师巡视。
三、探(15分钟)
1.组内互探 (7分钟) 2.师生互探 (8分钟)
教师补充
(1)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人。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生平著述甚丰,1957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郭沫若文集》。
(3) (提示:喜爱石榴_~______石榴_~_____石榴)
(5)这一部分按照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石榴,与此同时也写出了夏华秋实的变化,充分展现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
石榴枝干和叶片的特征(第2段) 石榴花的形态美和精神美。3段)
石榴花骨朵成长演变的过程。4段) 单瓣花成长演变的过程。(5段)
描绘石榴果成熟时的情态(第6段)
(6)(运用了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如:第六段中“它会笑你呢”,既生动活泼极富情趣,又巧妙地引出下文,且与“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相照应。第三段末、第六段首都用了反问,或突现石榴是夏天的心脏,表明它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位置,或强调石榴果不是盛酒的金耍。促使读者生疑,或极言石榴果实的“透明光嫩”,直抒作者的赞誉之情。)
(7)(本文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如:“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说的是作者最喜爱石榴的花,因为它既有形态关——那深红的颜色鲜艳动人,又有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避易,敢于抗争。“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这里从宇宙和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称颂夏天,实际上是把夏天象征为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和勃发的生命。而石榴树在作者的眼中,又是夏天少数开花的树中“最可爱的一种”。把石榴花视为“夏季的心脏”充分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四、堂清(15分钟)
堂清内容 练习册1-5题
A等学生允许错两处 ; B等学生允许错三处; C等学生允许错四处。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石榴(苏教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说“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下一篇:
《小石潭记》教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