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5153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导读


张建斌

【考点导释】 

          本单元作品均为宋代散文的名家名篇。学习本单元首先应对“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的承传和影响有所了解,并掌握有关的作家作品等文史知识。重点学习宋代散文题材广泛、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语言畅达、思路清晰、长于议论等方面的主要特点及与唐代散文的区别,深入领会课文中所阐述的观点和论证特点,并背诵课文。      学习本单元还应注意掌握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词类活用是文言文的普遍现象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和难点。其活用情况主要有:①名词作动词;②名词作状语;③动词、形容词作名词;④形容词作动词;⑤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 法;⑥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⑦数词和方位词的特殊用法。 

17. 《六  国  论》 

导标显示屏幕 

1. 了解作者针对现实总结历史教训用以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良苦用意和忧国忧民、反对屈辱求和的思想; 

2. 重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分论的论证方法; 

3. 结合课文词汇的学习,积累掌握“非”“或”“得”“相”“势”“者”“暴”“却”等词的多义与活用现象; 

4. 背诵全文。 

导学点拨窗口 

【探海导航】      在疏通词句并反复诵读之后,可与高一册贾谊的《过秦论》作比较阅读:比中心论点的提出,比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的运用,比写作目的和用心。本文开门开门见山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 不善,弊在赂秦。”坚决果断,简捷明快。然后又根据六国的具体情况分而论之,都归于“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证主要运用对比论证,将六国与秦对比,将赂者与不赂者对比,将宋与六国对比,均相映成趣,想象、生动、有力。结尾处指陈宋王朝对辽、夏委屈求和的失策,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词句的疏通应注意“非”“或”“得”“相”“势”“与”“速”“却 ”“数”等的一词多义现象和词类活用现象。可先做后面的“跟踪试题”。 

【思路结构】 苏洵写作本文乃对北宋当时的外交政策有感而发,又实事求是地论证六国灭亡的历史事实,因而一开头提出总论点,到中间具体论述两种不同的灭亡情况,到最后总结教训、讽喻现实,叙史、议理、讽今似早成竹在胸,一气呵成。结构图: 

总: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分1:韩、魏、楚赂秦而灭                    分2:齐、燕、赵不赂亦以赂而亡 

总: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天下之大不可重蹈覆辙 

【疑难指津】 

    ·何以理解不赂者亦因赂者而丧?文中“赂者”指楚、韩、魏,“不赂者”指齐、燕、赵。楚、韩、魏三国对秦的态度完全一样——争割而赂秦,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齐、燕、赵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不赂秦的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他们的灭亡, 不在“用兵”,而在“用武而不终”。燕把抗秦的希望寄托于刺客;赵自去良将,毁其“长城”,这是值得惋惜的;同时燕赵灭国还有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的外因,值得同情和理解。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有何规律?文言文使动用法是指一般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词。其特点是必带宾语,但这个表使动的词同宾语并没有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或具有某种性质,而这种动作的对象或变化的结果,就是那个表使动的词。它实际上是兼语式的简化,本来兼语式的结构是主+动+兼+动+宾(或无宾),现在则简化为主+使动+宾,从而使语言简练。翻译时应恢复成兼语式。“先破秦入咸阳王之”“项伯杀人臣活之”“足以荣汝身”中的“王”“活”“荣”就都是使动用法。 

【语言揣摩】 

1.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评析:本句在论述燕赵灭国的内因(用荆轲行刺、用武不终)之后,用一“且”字发语,笔锋一转,进而强调燕赵灭国的外因: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用“且”字表递进,强调外因;用“可谓”直陈事实,表示理解;用“诚”字展示必然结果并表示同情。这样将燕赵灭国的原因仍然顺理成章令人信服地归到“弊在赂秦”上,且体现作者出对“赂秦”者和“不赂者”的不同感情。 

   运用:(翻译)况且,燕国和赵国当时处在秦国消灭六国快要完了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用尽,国势孤单,最终因作战 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的了。 

2.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评析:本句以讽今作结,可谓语重心长,拳拳之心溢于言表。语虽用“苟”字表假设情况,但实则令人抚今思昔,猛觉当今对辽夏外交政策之不当,行文的目的也就自然达到了。 

运用:(意译)如果凭借天下广大而不爱惜一寸寸土地,却走上六国贿赂秦国而灭亡的老路,那么,这就连六国都不如了。 

【名题讲析】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全文略)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高考题)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展开全文阅读
    B.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指保持高位 

    C.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 

 讲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某些词语特殊含义的分辨能力,这些词语的特殊含义均来自课文,属于中学生阅读理解的范围,要能迁移。“故事”、“全首领”、“有司”、“春秋”这四个词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能单从字面上来判断它的含义。“故事”不是指一般的旧事,而是指成例;“全首领”不是指保住了头与脖子,而是指保全性命;“有司”不是指各有管理的范围,而是指主管官员;“春秋”也不是指春季和秋季,而是指年龄。“故事”一词见于《六国论》“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有司”见于《出师表》,“首领”代指性命见于《五人墓碑记》,“春秋”指年龄见于《谭嗣同》。本题中B项用“保持高位”来解释“全首领”显然是错误的。 

  2.《六国论》中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一句话是:与赢而不助五国也。(1994年上海高考题) 

讲析:本题看似是简单的课文默写,其实不然。课文背诵是做这类题的基础,但最关键的还是要理解课文内容。如果只能背诵不能理解,可能大半天还找不准一句合适的句子。新教材要求背诵的古诗文较多,绝不能单纯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文中每句话的含义和作用。可以自己为文中的重要和关键语句设置此类问题。 

【风景剪辑】 

     剪辑1: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已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两,丝绢二十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叶三万斤。而在此前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二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剪辑2:  

        秦灭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历代文人均有论述,且形成争鸣之 

势。继苏洵 之后,较著名的有其子苏辙的《六国论》,清代李桢的《六国 

论》。兹将李文节录如下: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山东诸侯之立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接,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唯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吓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与相佐助,岂可得哉?…… 

           

18. 《游褒禅山记》 

导标显示屏幕 

1. 学习理解作者所提出的学者要“立志尽力”“深思慎取”的道理,学习王安石探求真知的精神; 

2. 注意理清本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与议论相结合,前后照应的关系,理解其即事明理的构思特征; 

3. 积累掌握“乃”“道”“盖”“文”“然”“其”“明”“华”“相”等词的多义和活用现象; 

4. 背诵课文。  

【探海导航】 

           学习本文首先要注意它与一般常见的游记作品的区别。常见的游记作品一般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而本文则是即事明理,叙议结合。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以小见大,讲清道理。因而一路行来,尽管所见景物众多,但作者一一舍去不写,只详写游洞的经过,然后紧接着直抒议论,把记游 和论学结合起来。语言亦因此而极为简洁凝练。重点领会第三段议论的层次和观点及与第二段的对应关系。 

             学习本文还应特别留意文中“乃”“道”“盖”“文”“然” “明”“华”“相”等实词和“其” “相”等虚词的多种用法和词类活用。 

【思路结构】 

          本文作者行文的本意不在于记褒禅山之游而在明“立志尽力”“深思慎取”之理,因而文中记游的部分和议理的部分各占一半。前面的记游目的是为后面的议理立下根基,后面的议论部分都是回应前面的记游的。作者目的明确,思路清晰,因而结构也作了精心安排。结构图: 

记 游 部 分 

第1段: 

碑仆道,文漫灭 

“华”“华”音谬  

            

          对          应 

          对             应 

                               第3 段: 

于是余有叹焉: 

要尽志尽力要利用外物  

议 论 部 分 

            承 

         接  

承 

接  

第2段: 

洞深而出, 

不得极夫游之乐 第4段: 

悲古书之不存, 

要深思慎取  

第5段:结尾补叙交代。 

                                                                                                                                 


展开余文
【疑难指津】 

     ·第三段的“叹”和“得”各指什么?第三段以“叹”始,以“得”收,行文严谨,层次分明。所谓“叹”在结构上是承上启下,在立意上则是一叹今人不如古人钻研思考得那么深远,二叹成功与“志”“力”“物”的关系,直接引出下文之“得”。文中的“得”则含有三层意思: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 

    ··文言文的意动用法有何规律?文言文的意动用法是指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有“以……为”意思的动词。其特点是必带宾语,这个表意动的词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翻译时可按这个格式:主+以(或“把”)+宾+为(或“看成”或“当作”)+表意动的名词。如“稍稍宾客其父”“则耻师焉,惑矣”中的“宾客”和“耻”分别是名词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语言揣摩】 

1.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评析:本句是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强调了“尽吾志”,即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达到成功彼岸中的重要作用。本句有省略,有对比,有反问,句式复杂而含义深刻,而且“然”“焉”“以”“于”“而”“也”“者”“矣”“其”“之”“乎”等虚词用得多而又巧妙,很值得揣摩玩味。 

   运用:(翻译)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后悔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 

2.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评析:这一句照应第一段,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深思慎取,去伪存真的道理。这一句还承接第二段,显出作者在一路思考,心得颇多。它在文中有余波荡漾之妙。句式采用双重否定,语气肯定坚决。 

运用:(翻译)这就是治学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并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名题讲析】 

1. 下列题中句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991年上海高考题) 

① 有穴窈然  (《游褒禅山记》) 

②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③ 成然之。(《促织》) 

④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讲析: 本题是考“然”字的一词多义和活用现象。“然”字的多义和活用解释是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要掌握的。题中①④两个“然”都是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所以选B;而②的“然”是代词“这样”,③的“然”是意动用法“认为……对”,都不可选。 

2. 下列各项中的带点词与“即面署第一”句中的“面”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991年上海高考题) 

A.函梁君臣之首      (《伶官传序》) 

B.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候张良(《鸿门宴》) 

C.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 

D.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讲析:本题是考古汉语的词类活用,重点是考名词作状语,都是本单元应掌握的知识点。题干中的“面”与D项中的“廷”都是名词作状语;而A项的“函”是名词作动词;B 项的“素”意为“平时”;C项的“远”是形容词作动词。 

【风景剪辑】 

      剪辑1: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深思慎取”的精神是很难能可贵的。但在北宋朝因王安石变法但罪不少文人,苏轼等人亦常挖苦他做学问穿凿附会, 不实事求是。据宋代罗点《闻见后录》记载: 

      “王荆公好言利,有小人谄曰:决梁山泊八百里水以为田,其利大矣。荆公喜甚,徐曰:策固善,决水何地可容?刘贡父在坐中,曰:自其旁别凿八百里泊,则可容矣。荆公笑而止。王荆公会客食,遽问:孔子不撤姜食何也?刘贡父曰:本草书,姜多食损智;道非明民,将以愚之;孔子以道教人者,故云。荆公喜,以为异闻。久之乃悟其戏也。荆公之学,尚穿凿类此。” 

      剪辑1: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政治的一件大事,也是当时政治斗争的焦点,当时几大文人都曾卷入此斗争,并形成一种在文为友,在政为敌的复杂关系。王安石是当时革新派领袖,极力主张变革,任神宗宰相时大胆坚决地与保守势力作斗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欧阳修是当时文坛领袖,对王安石有提携之功且为长辈,但晚年反对王安石的青苗法,遭王安石贬斥。司马光是当时保守派领袖,极力反对变法,并与王安石有长篇书信论争,亦遭罢贬,但最后取代王安石做了宰相并完全废止了新法。苏轼是当时文坛俊杰,有革新弊政的思想,但也反对王安石激进苛严的改革措施,一再受贬且险遭杀身之祸。苏洵、苏辙、曾巩当时也是反对变法的。 

19. 《伶官传序》 

导标显示屏幕 

1. 注意学习通过正反对比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2. 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常困于所溺”哲理含义; 

3. 积累掌握“与”“归”“易”“告”“举”“所以”等词的多义和活用现象; 

4. 背诵课文,注意体会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表达效果。                                                    

【探海导航】 

         学习本文首先要注意本文作为序言与《兰亭集序》《滕王阁序》《送东阳马生序》等在文体和内容上的异同。本文属书序,所不同的是它不重在介绍作品而是重在论史,总结历史教训,实际上是一独立成篇的政论文。重点要注意学习文中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文章首先简述后唐庄宗由盛而衰的变化,然后议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阐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观点。这样,文章简短,语言精练,但气势如虹。 

        此外,还要仔细领会文中对称句、反问句、感叹句等的表达效果和认真归纳“与”“归”“易”“告”“举”“所以”等词的多义和活用现象。 

【思路结构】 

         因为文章是在史传之后就史论理,因而便不必再详叙具体史实,直接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提出中心论题。这样就能醒人耳目,且为全文定下论证基调。要得出历史结论还摆事实,讲道理,因而接下来便叙庄宗的得失盛衰的历史过程,最后针对庄宗的得失盛衰进行议论,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这样一写,全文的条理就清晰了,结构也就严谨了。 结构图 : 

    

    论点:盛衰之理,岂非人事。 

    论证:以后唐庄宗为例: 

      事    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系燕父子、函梁君臣。 

            失——一夫作乱,仓皇东出;伶人困之,身死国灭。 

      理    盛——意气之盛,可谓壮哉J 

            衰——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推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疑难指津】 

·怎样理解文章中文与题的内在联系?作者为《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到伶官们的事,表面上看来文不对题,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 


展开余文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何规律?名词在古汉语中往往活用为动词,不再表示人或事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有关的动作,其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其规律主要有:①名词带宾语(含代词)时,活用为动词,如“函梁君臣之首”;②助动词或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③介词“于”前的名词(若加中无另外的动词)活用为动词,如“沛公军(于)霸上”;④“所”字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 

【语言揣摩】 

1.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评析: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一起笔就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接着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叹一问,一退一进,不仅使论点醒人耳目,而且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接着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 

运用:(翻译)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主要不是因为人事吗? 

  2.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评析:这一句是在前一段已明确总结出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能使人逸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而且,从更深一层看,这一句的含义超出了具体的政治历史范畴,具有更普遍的人生哲理意义。意味犹为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广泛性。且以类比结构和反问句式出现,既显得有说服力,又发深省。 

 运用:(翻译) 灾难忧患常常是从细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也往往被他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名题讲析】 

 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4分)(2000年上海高考试题) 

    修(欧阳修)始在滁州,号口口,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苟急;简者,不为繁碎耳。”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19.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2分) 

20.写出加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3分) 

    文章止于润身( 只、仅 ) 

    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罪或案件 ) 

    其平居教他子弟( 平时  )     

21文中划线部分共有3个分句,请依次把它们写出来(3分)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1)——夫常求其生 

    (2)——犹失之死 

    (3)——而世常求其死也 

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译文:---你的父亲为官时,常常在晚上点灯处理官府的文书,多次停下来叹  

        息。 

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译文:---(如果)我要寻求使他们活下去(的理由)而不行的话,那么被判死刑 

         者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了 

讲析 :本段文字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所设四题角度各不相同,均为学习古文的重要知识点。19题考文学常识。古代文学像欧阳修、苏轼、李白、杜甫、韩愈、王安石等这样的大家一定要深入了解其字号、谥号、书名、籍贯、作品、书斋、官职等基本情况;20题考实词虚词的多义现象,一定要能根据平时的积累结合文意、句意加以迁移。高中阶段要求掌握300多个常用实词32个常用虚词。21题考句式。该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实际上是一个多重复句,包含了三个分句的意思,要用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来分析。22题考句子翻译。其中关键的是要明了句中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象“烛”“生”“死”分别是活用为动词、使动词、动词。 

【风景剪辑】 

       剪辑1: 

       欧阳修是宋朝第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均很有成就的杰出作家,是北宋文坛公认的领袖,团结和培养了一大批知名作家,如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宋史》于此有传: 

       “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宋史·苏洵传》) 

        “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宋史·王安石传》) 

        “嘉祐二年,(轼)试礼部。方时文佶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讹不厌,久乃信服。(《宋史·苏轼传》) 

   剪辑1: 

    五代(907—960年),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仇(pai you,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文中最后一段提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即指此事。 

20. 《石    钟   山    记》 

导标显示屏幕 

1. 学习苏轼有疑必察和强调躬行实践的治学精神; 

2. 注意体会本文把议论、记叙、描写、抒情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达到情与理、景与事浑然融合的写作风格; 

3. 重点掌握“鼓”“殆”“莫”“发”“何”“是”“得”“遗”“而”等词的多义和活用现象; 

4. 背诵全文。 

【探海导航】 

         学习本文要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作比较阅读。两文在内容、结构、写法上均有异同。相同的是都不注重描绘山川景物,而是通过记游来阐发道理;都是记游 与议论相结合,前后呼应;都是因事说理,事理浑然。不同的是:两文事理不同,苏文事理简明,未作阐述,王文得出两条事理,作了严密的阐述;两文结构不同,苏文先议论质疑,再考察记游,最后又议论释疑,王文先直接记游,后详细议理;两文写法亦有不同,苏文在议理中有“破”有“立”,王文在议理中重在“立”没有“破”。学习本文还要认真理解三段之间在逻辑上的有机联系。文章由质疑始,继之以考察,以释疑终,是一个完整的探求真知的认识过程,即后人总结的“大胆质疑,小心求证”。 

        学习本文还应掌握一些重点字词,如“鼓”“殆”“莫”“发”“何”“是”“得”“遗”“而”等的多义和活用现象。 

【思路结构】 

        本文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作者随行随思,所到之处一事一物无不使他产生思考和联想,正所谓人生处处皆学问。行至石种山便很自然地想到了该山“名”与“实”的关系,便从其中发现了问题。很明显,作者并不是一般的旅游观光,而是带着问题去考察,因而在行文中就先把问题提出来,然后再写具体的考察情况,最后得出结论解答前面的问题。三段之间两两对应,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结构图: 

           质疑:①水石相搏之说 

                       ②扣石发声之说 

           考察:①扣石聆声,笑而不信 

                       ②绝壁之下听到钟鼓之声,找到依据 

           结论:应当目见耳闻,言之有据 

                       ①郦元太简 

                       ②李渤太陋                                

【疑难指津】 

       ·其实苏轼关于石钟山的得名也是错误的,那么怎样理解本文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苏轼怀疑前人的说法,又通过亲自考察得出了结论。尽管后人对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又有了新的解释,从而证明苏轼的说法也不完全正确,但是作者这种不轻信传闻、抓住机会深入实际作调查研究的精神,不仅在古代而且在今天,也是非常可贵的。而且后人对苏轼此说的否定正是和苏轼“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精神是一致的。更何况本文所具备的结构严谨、描绘逼真、语言简洁、文笔流畅、说理透辟的艺术魅力亦能使读者受益无穷。 

      ··名词作状语有何规律?古汉语的名词后面直接加动词,而这个名词又并不是动词动作的施出者即不能作动词的主语,则这个名词是活用为状语。名词活用为状语,可直接修饰和限制动词谓语,表动作和行为的特征、状态、方式、凭借、处所、趋向等等。“舟行适临汝”“事不目见耳闻”“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云集响应”中的“舟”“目”“耳”“夜”“云”“响”都是名词作状语。 

【语言揣摩】 

  原句: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评析:前面对郦道元“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之说,作者还是类推质疑,例说论理,语调平和。那么此处对李渤的扣石发声之说的评析,就含有一种嘲讽的意味了。文章先用“访”“得”“扣”“聆”几个动词,描述李渤寻访的经过,再以“函胡”“清越”介绍他扣石聆声的结果,处处摹拟李渤自我欣赏的天真简陋神态,句句透露着作者嘲笑讥讽的语气,暗示李渤这些寻访只是因陋就简浅尝辄止并没有深入实际做认真考察。扣击山石,得“函胡”“清越”之声;闻“桴止响腾”之韵,便洋洋得意,“自以为得之”了。这种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考察,自然是靠不住的。所以作者说“余尤疑之”。一个“尤”字,清楚地表明了作者怀疑的程度。由于在引述中道破了寻访者的轻浮和浅薄,所以反驳也就不费力了,只用了一个反诘句,指出“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就使李渤一系列行为,成为不屑一驳的笑柄了。语言简洁、犀利,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运用:(翻译)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遗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名题讲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2000年全国高考题 )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15.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 

  ①是吾奉绿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②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③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④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⑤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⑥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讲析:这种题型是对文章内容的综合考查,全面考查学生的理解和综合能力,近几年高考中运用频繁。这类题的解答,要理清文章的情节层次、人物性格关系、作者的观点态度等。本题 选 A。注意题干是围绕“父子清慎”设问,③⑥与此基本为关,第⑤句似有此意,但实际上的做法并不能体现“慎”,故③⑤⑥三句均应排除。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大。砥励名节,品格高尚。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为糜费之举。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 

    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胡威辞别回家时,他仅取得绢一匹送作路资。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明,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从而赢得了儿子的敬佩。 

    C.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 

    D.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他问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认为自己远远不如。这既说明了胡质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情。 

   讲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常有对整体文意进行转述与分析的题型。这类题 目的解答应建立在对原文词句的正确把握和前后文意的连贯理解上。该题C项错误。因前文“后因他信,具以白质”的意思不是这位都督告诉胡质而是胡威写信告诉父亲的,因而题中“善于逢迎”“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殊为不妥。此外,亦可从找不出A、B、D三项的错误中产生对C项的怀疑。 

【风景剪辑】 

剪辑1: 

                         名二子说                苏洵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注:苏洵有子女六人,长子景先和三个女儿均早卒,“唯轼与辙,仅存不亡”(《祭亡妻文》)。本文即论说二子取名轼、辙的原因,说明了苏轼兄弟的不同性格,对他们的一生作了十分准确的预言,表现出苏洵对两个儿子深切的了解。苏轼一生豪放不羁,锋芒毕露,确实“不外饰”,结果屡遭贬斥,险致杀身之祸。苏辙一生冲和淡泊,深沉不露,在当时激烈的党争中虽遭贬斥,但终能免祸,得以悠闲安度晚年。 

  剪辑2: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
下一篇:课内得法,课外得益------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分析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