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4097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二首:鹧鸪天、永遇乐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词人李清照及其作品
2、 结合时代背景,准确把握诗歌主旨,了解李词的身世之感和故国之思
3、 把握李词白描手法的运用
二、教学重点
1、 准确把握诗歌主旨,了解李词的身世之感和故国之思
2、 白描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
工于造语,白描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多读法,讨论法,多媒体
五、教时安排及教学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导入,了解李清照及其作品,赏析《鹧鸪天》
一、导入
我们知道,一直以来,在我国无论是政坛还是科学或其他方面,一直以来就是男子的天下,女子少有出头的,在文坛也是这样。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说唐代有个女皇帝,而在南宋就有个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
二、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三、赏析《鹧鸪天》
1、听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通过咏桂花表现自己独特高尚的人格理想
2、自由读,分析字词
3、学生讨论本诗的艺术手法,教师再作归纳
(1)善于在咏物词中议论
(2)在议论的过程中表达作者情志
4、齐读《鹧鸪天》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赏析《永遇乐》,小结
一、赏析《永遇乐》
1、齐读,整体感知
通过眼下的元宵和过去的元宵的不同情景的对比,来抒发深沉的盛衰之慨和身世之悲
2、自由读,分析字词
3、艺术手法
(1)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
(2)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3)深沉的盛衰之慨和身世之悲
二、小结
李清照词的特点:
1、既是正宗的婉约词派的典型代表,又有豪放之作
2、善用多种表现手法
(1)化虚为实,设喻尖新巧妙
(2)对比
(3)化雅为俗
(4)移情手法,使平常的客观事物成为感情的载体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辛弃疾词三首:青玉案、鹧鸪天、菩萨蛮
下一篇:
苏轼词二首:定风波、水调歌头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