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作品赏析
阅读:13068  
标签:作品赏析
刘禹锡《赏牡丹》赏析


        刘禹锡 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庭前的芍药妖艳无比,池中的鞭蓉清净却少了些许情感,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干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芙蓉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芙蓉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拟人 "妖无格"与"净少情" 比喻 "真国色"

        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这首诗运用了以下艺术手法

        (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2)比喻,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标签:作品赏析 刘禹锡《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韩愈《葡萄》赏析
下一篇: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赏析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