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780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秋歌(人教版高二选修)
 《秋歌》

1、预习质疑及感悟:

2、含英咀华一言品评(这首诗我喜爱的诗句摘录及品评):

3、问题探究:

问题一:这首诗在写秋天的时候用到了哪些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你觉得它们所构成的意境与其他诗人笔下的秋天是否相同呢?

参考答案:

意象有:“落叶”“荻花”“砧声”“辽夐”“雁子”“琴韵”等。

这首诗所选意象都是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现秋天的,但意境却不同于杜甫悲秋之作中的萧索凄凉、荒芜伤感,也不同于刘禹锡《秋词》之类的作品中的壮阔豪迈,而是别有一番清静高远,充满对人生的哲理性的思考;作者还独创了一个意象“暖暖”,“暖”本是形容词,连用后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别具象征意味,诗人说秋天还“留下了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这样就使得诗歌的意境在淡远清凉的色彩上又涂上了温暖的调子,因而诗境也变得深远丰富,让人回味无穷。秋天,给人的感觉不是“冷”,而是“暖”。

问题二:展开你的想象,说一说,在你的理解之下,“暖暖”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说“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

参考答案:这道题目等于让同学们把握这首诗的主旨,课本的提示里有了揭示——痖弦说:“这个世界已经够冷,让我们以彼此的提问取暖。”这说明,暖暖根本不是人什么人物,而是一个象征,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关爱。但是单从文本角度出发,不受任何其他交代的影响的话,对暖暖的感悟和想象应该是多方面的,甚至什么都包括。我们可以猜想暖暖是爱人,秋天种种美好事物的远去带有作者对往昔甜美情感的回味,表达了作者对感情的珍爱,视爱情为生命全部的决绝;暖暖是朋友,在冰冷的世界,暖暖人如其名,给人心灵的温暖和慰藉,朋友的关爱,给人对抗寒冷的勇气和力量;暖暖是亲人,如母亲的怀抱般温暖。当全世界都抛弃我们的时候,唯一的港湾就是母亲;暖暖也可能是一道暖色调的色彩或者自然画卷,是每个人心中最隐秘最纯洁最令人向往的一份情怀;或者暖暖什么都不是,人们用暖暖记录季节交替变化瞬间的感受,一个暖暖对应一切,走了的秋是一个具像,留下的暖暖是一种精神。

诗人用绝望留下一个暖暖,又由暖暖留下一切。瞬间亦可永恒,于秋的荒凉萧瑟中给人以温暖的慰藉。暖暖留下来了,爱使一切有了生机,使心灵有了乐趣,精神得到充实,生活有了幸福,于是“一切便都留下了。”这样诗歌主题便超越了悲秋的传统,艺术地表现了暖暖在主人公心目中无法替代的“神圣”地位。无疑,留下的“暖暖”是一份向往、一份情怀、一种真情,一种爱。

4、语言品味:

问题: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请你试举出两例,分析这些手法的表现效果。

参考答案:

首先,拟人的修辞方法。“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雁子们也不在辽敻的秋空,/写它们美丽的十四行了”等。人格化的描写,使得原本肃杀悲凉的秋天带上了神奇、美丽、温情的色彩。

其次,层层渲染。描写秋天的时候,通过对落叶、荻花、雁子、秋空、落花寺院等意象的描写,层层渲染,烘托出了秋天深邃、清幽的意境。

最后,铺垫、衬托,结尾逆转的手法。诗歌前两节都是写离开乃至消失的事物。第三节,诗人笔锋一转,不再写离开的事物,而是写留下的事物。却又是用以铺垫出秋天什么也不曾留下。第四小节,写秋天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一个暖暖。最后一节却笔锋陡转:“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便戛然而止,形成了一个个鲜明的逆转,在诗人看来,不论这个冬天多么严酷,也不论这个秋天什么也没留下,只要有暖暖这个心仪的人在,便有了一切。这首诗在铺垫中层层深入,最后戏剧性地陡然一转,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给读者视觉和感觉产生强烈的冲击力,从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5、助读贴士:

①走近作者

痖弦,著名台湾诗人,原名王庆鳞。1932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六岁入本地小学,九岁南都中学。1949年8月,在湖南参加了国民党军队,并随之去台。到台湾后进国民党政工干校的影剧系学习,1953年3月毕业后分配到国民党海军工作。1961年任晨光广播电台台长。1966年12月,以少校军衔退伍。1969年任台湾“中国青年写作协会”总干事。1974年《中华文艺》总编辑。1977年10月起担任台湾《联合报》副刊主编至今。其间入威斯康辛大学学习。主要著作有《痖弦诗抄》、《深渊》、《盐》等诗集。  

②背景解读

痖弦是台湾开创性诗人,诗虽不多,却风格独特,以质取胜。他曾坦称:“我早期的诗可以说是民谣风格的现代变奏,且有超现实主义的色彩,在题材上我爱表现小人物的悲苦,以及使用一些戏剧的观点和短篇小说的技巧。”《秋歌——给暖暖》就体现了痖弦诗歌的这一特点。此外,这首诗作于瘂弦写作生涯的早期,大约在这一时期,瘂弦提出了“新民族诗型”的观点(1956),主张追求形象第一,意境至上;强调中国风与东方味。一再地回响着汉语古典诗歌的声音的《秋歌》也可看做对这一观点的实践。

③助读相关资料

生于大陆而长于台湾的瘂弦不是那种创作量很大的诗人,据说,其写作生涯仅仅10多年,所写诗歌也不到一百首,而且他是一位具有高度自觉性的诗人,在编纂诗集时多有挑剔,那些粗劣的、过于贴近时代的作品一律不收。因此,瘂弦的作品虽不算多,但是他的诗歌和诗集均有很好的名声,在读者中间广为流传。

痖弦先生口才极好,诙谐幽默,松弛得度,年轻时曾在话剧中扮演过孙中山,以其铿锵的诗性独白而名闻一时,并获得1965年的台湾最佳男演员奖。他的主要作品则主要产生于25岁(1957)后的六七年间,然后便如法国大诗人兰波一般神奇地别离了诗歌创作。然而,就是这时间不长的创作,奠定了他诗歌艺术大师的地位,诗坛是这样评论的:“能以一本诗集而享大名,且影响深入广泛,盛誉持久不衰,除了痖弦的《深渊》外,一时尚无选例。”痖弦虽早早地告别了诗歌创作,但并没有告别诗歌,他担任《联合报》副主编期间,将主要精力投入了文学新人的发现,培养,扶持了如席慕蓉等许多台湾当今著名的诗人作家。玉林会场的演讲中,他称自己是给作者写信最多的人,是编辑中的雷锋,并希望能继续与大陆的青年诗人们交流。


展开全文阅读
6、荐诗交流:

诗海拾贝(我喜爱的诗或诗句摘录):

推荐理由:

7、老师推荐的诗及一句荐评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秋是一个肃杀凄凉的意象。下面一首《秋深了》,是闻一多的诗作,创作于他赴美的第一个秋天,深切的故国情怀,悠悠的游子心绪,与霜风萧瑟,草木凋零的深秋景色融汇在一起,共同构筑了这首抒情诗中那凄凉悲怆的意境。同学们可以和痖弦的《秋歌》在风格和意境上做一个比较。

秋深了   

       闻一多

  秋深了,人病了。 

  人敌不住秋了; 

  镇日拥着件大氅, 

象只煨灶的猫, 

蜷在摇椅上摇……摇……摇…… 

  想着祖国, 

  想着家庭, 

  想着母校, 

  想着故人, 

  想着不胜想,不堪想的胜境良朝。   

  春底荣华逝了, 

夏底荣华逝了; 

  秋在对面嵌白框窗子的 

  金字塔似的木板房子檐下, 

  抱着香黄色的破头帕, 

  追想春夏已逝的荣华; 

  想的伤心时, 

  飒飒地洒下几点黄金泪。   

  啊!秋是追想底时期! 

秋是堕泪底时期!  

8、拓展训练

中国古典诗词,最为中国人最为丰富的文化给养,代代流传,也给了许多诗人以灵感与题材,在这首《秋歌——给暖暖》之中,痖弦便吸收了并化用了许多古典诗词中的意象,那么,同学们都能联想到哪些古典诗词和诗句呢?

参考答案:

“砧声”可以联想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和杜甫的《秋兴》“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等。

“荻花”可以联想到白居易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雁子”可以联想到李清照的《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和《醉花阴》“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可以联想到苏轼的名联“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寺院”可以联想到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等等。

《妈妈》

1、预习质疑及感悟:

(略)

2、含英咀华一言品评(这首诗我喜爱的诗句摘录及品评):

(略)

3、问题探究:

问题一:以妈妈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这首小诗除去写了妈妈的勤劳善良、默默劳作、无怨无悔之外,还通过什么手法,重点挖掘出了妈妈什么样的突出特点?

   参考答案:江非笔下的妈妈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里,视野局促,生活艰辛,经历简单,负担沉重的一代,是老一代劳动者和农村生活的典型代表。

作者通过强烈的对比,形成反差,揭示了这一点:同样的行走,城市里有地铁,有电车,有飞机,而母亲却只能背负沉重的生活,佝偻地“爬”行在山坡上;同样是财富,城市人是在“哗哗的点钱声和刷刷的印钞声”中享受着劳动的价值与欢乐,母亲呢,只能面对向晚的夕阳,无言地在自己的背上再添加一点柴火;同样是女人,玛丽莲•梦露们以青春、美丽和肉体这些女性天生的禀赋,享受着生命的欢乐和社会的膜拜,引领着时代和时尚,而母亲,在日复一日的艰难生计中,在乡村小鸟的翻飞中,度过了她最美丽的青春,她的全部精力和意志只是背回更多的柴火。作为接受过现代文明的诗人,通过两种文明方式的对比,表达了内心充满无限的感慨和辛酸,从而在内心深处感到妈妈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

问题二:你认为诗人表达了对妈妈的什么样的复杂情感?你能从哪些诗句中读出来?

参考答案:

首先,作为都市归来的受过现代文明熏陶的诗人,再回头审视一生没有走出家乡的母亲的时候,想到她永远劳累而贫苦的命运,他的内心充满遗憾和失落、困惑和茫然、煎熬和辛酸。这些从对母亲很少的几句正面描写中可以感受到。

再次,作为都市之子,他为占据了物质文明,并以洞悉物质文明的奥秘而兴奋,倍感荣耀,他高居于乡土母亲之上,母亲永远只能是他的听众。这从他一连串的明知故问,并且迅速告之答案,不容置疑的表达中可以看出来。

最后,作为乡土母亲的儿子,他又是谦卑的,他为苦难中的母亲没有拥有那些城里人的生活方式而低下高傲的头:这是自己的母亲,勤劳而朴实的母亲,在苦难中坚强生存而无怨无悔的母亲,养育了如“我”一样的都市之子的母亲。她虽然永远站在现代文明之外,但她凝定为一个不朽的形象在山坡上、麦田里,在祖国的无数的穷乡僻壤中,让我们惦念、忧虑、深思,她依然是游子永恒的情感归依和遥遥的牵挂。这些可以从作者情感表达的深沉庄重上可以感受得到。

4、语言品味:

讨论:这首诗,作者为什么不用“母亲”为题,而直接称“妈妈”?为什么不说梦露“她一生多是穿裙子”而说“她一生很少穿裤子”呢?这体现了诗歌语言的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这首诗采用“妈妈,你见过……吗?”对话的语气展开,向妈妈一一解释什么是地铁、电车、飞机等等现代文明,在解释的时候,都是在尽量用妈妈能够理解的生活常识来打比方,比如说点钞机和印钞机像“门前的小河一样”,“电车有辫子”等等。也许妈妈并未见过也不理解什么是“裙子”,所以作者用了“很少穿裤子”来突出城市女人的奢华生活,这些看上去简单、天真的解释,既让人感到温暖,又令人心疼。所以作者一直用“妈妈”这个口语化的称呼,这样,母子的对话也如在目前,我们也可以感觉的到诗人对妈妈的体贴、同情和关爱。“母亲”相对于“妈妈”的称呼,尽管更能体现出尊重、敬爱之意,但未免有些太过郑重,不适合表达作者的复杂情感。

由此看来,这首诗歌的语言特点就是简单、直接,贴近读者,诗人江非摒除了所有的华丽和繁复的表达策略,只有一种独白,一种询问,一种接近原生态的事物罗列,在最亲昵的语态中,把自己穿行在两个文明中的感受和体验认真地叙说给妈妈听。他这是真正的返璞归真,充满母子情深,富有生活的情趣与韵味。

5、助读贴士:

①走近作者

江非,本名王学涛,1974年生,山东临沂人,现居故乡平墩湖。参加第十八届“青春诗会”,获北京文学奖、《诗刊》社第二届华文青年诗人奖,是中国“70后诗人群”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代表作有《傍晚三种事物》《水是怎样抽上来的》《中秋节》《到北方去》《一只蚂蚁上路了》等。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驻校诗人,也是中国首位驻校诗人。

②背景解读

20世纪最后20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加速发展,一批批生长在乡村的青年背起母亲们为他们收拾起的行囊,涌进城市,打工或者读书,他们穿行在现代都市里,感受到光电声色的绚烂,震惊于各种物质文明的奇观,接受了现代文化,尤其是娱乐文化的巨大冲击,地铁、电车、飞机、点钞机、印钞机、玛丽莲•梦露等等,既是感官的刺激,又是心灵的改写:他们知道了另一种生活,一种与乡村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趣味,他们似懂非懂地明白了财富的生产过程和奥秘。于是,当他们再回头来看过去的乡村生活,再审视母亲一生没有走出的那块土地,那永远劳累而贫穷的命运,他们内心中有多么大的遗憾和失落、惆怅和茫然。江非,一个经过现代文明洗礼的诗人,当他以这样的视角再来看看他妈妈背柴火的身影时,他的心里经历了复杂的煎熬与辛酸,写下了《妈妈》这首诗。

③助读相关资料

江非的诗歌观:


展开余文
1.诗歌就是“风、雅、颂”。就是对时代的介入、批判,以及对广阔民生的记录、关注、承担;就是对个体生命、事物本身,以及客观存在的世界关系的个人阐释;就是对民族、祖国,以及更为恒久的自然事物和人类精神的壮烈歌唱。

2.要构建一个“风、雅、颂”三位一体、完整的个人写作体系。这个体系的母题对自己来说应该是“乡村”以及“乡村的这个时代”,具体地说,就是平墩湖和它的在场。

(选自江非《2001年的个人提纲》,见《诗刊》2003年第4期)

6、荐诗交流:

诗海拾贝(我喜爱的诗或诗句摘录):

推荐理由:

7、老师推荐的诗及一句荐评

    江非,在这个非诗意化的年代,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诗。他以自己朴素的风格,杜绝那些小市民的腔调;以冷静的表达,杜绝那些做作的小资之情,以谦卑的人文关怀,杜绝那些过时的陈旧抒情。江非的诗是现代的,但他是一种开放的歌唱的方式衔接着诗歌最古老的传统。下面选了江非的两首诗,比较贴近同学们,请大家一同欣赏。

其一  雨中

一阵雨点打在面孔上 

一阵雨点打在街心的报纸上 

头发湿了,衣服也湿了 

报纸上的人、躲在廊檐下避雨的人,四目无神的人 

总是一些同样的人。他们不属于这种天气 

——有的甚至,不属于这个城市 

对于它的灰尘,他们用力拍去 

对于这个城市的雨滴 

他们再怎么用力 

也只能在一把伞下,把头压得更低

   其二  青衣

她老了。寻找一颗钉子 

在墙上,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 

把一张照片牢牢地挂起 

她老了。一边梳头一边回忆 

岁月多像一把殉情的扫帚 

扫光了她用过的口红和叶子 

她站起身来,站起身来 

小心地打开窗子 

阳光普照的一切,啊 

阳光普照的大地 

竟像一出血流成河的苦戏 

发出了舞台被掌声震击后的颤栗 

本单元专题探究:(针对本单元学习目标及重点,建议几个探究题。)

探究一:反复,也叫复沓,是诗歌重要的手法抒情方法,尤其是对心境作情调表现的诗,更是十分需要一唱三叹的回味。本单元中《也许》《秋歌》《妈妈》这三首都运用了复沓的手法,对于这种手法的产生、形式和表达效果,请同学们查找资料,结合这三首诗歌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代、现代诗歌作品,做一个探究。

探究二:除了反复这种抒情方法之外,诗歌还经常采用什么手段来进行情感抒发呢?请你给诗歌的抒情方法做一个具体而详细的归纳。

探究三:诗的发现,自然离不开情感的投入、爱心的凝聚和细致的观察,但同时也离不开一种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构思的角度,要善于打破思维定势,这样才有利于写出真情,出奇制胜,甚至化腐朽为神奇。本单元的几首诗歌都选择了比较常见的题材,抒发了爱情、亲情、思乡之情等等,但是构思却各有特色,请同学们选择最有特点的两首诗,分析一下其构思特点及表现作用。

拓展链接

新诗略谈 (节选)

作者/宗白华

  近来中国文艺界中发生了一个大问题,就是新体诗怎样做法的问题,就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好的真的新体诗?(沫若君说真诗好诗是“写”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这话自然不错。不过我想我们要达到“能写出”的境地,也还要经过“能做出”的境地。因诗是一种艺术,总不能完全没有艺术的学习与训练的。)

  现在我们且研究怎样才能做出或写出新体诗。

  我想诗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就是“形”同“质”。诗的定义可以说是:“用一种美的文字……音律的绘画的文字……表写人的情绪中的意境。”这能表写的、适当的文字就是诗的“形”,那所表写的“意境”,就是诗的“质”。换一句话说:诗的“形”就是诗中的音节和词句的构造;诗的“质”就是诗人的感想情绪。所以要想写出好诗真诗,就不得不在这两方面注意。一方面要做诗人人格的涵养,养成优美的情绪、高尚的思想、精深的学识;一方面要作诗的艺术的训练,写出自然优美的音节,协和适当的词句。但是要达到这两种境地——即完满诗人人格和完满诗的艺术——有什么方法呢?这个问题我本没有做过具体的研究,不过昨天同康君谈话当中偶然得了些感想,自己觉得还有趣味,所以写出来,请诸君看可用不可用?

  现在先谈诗的形式的问题:诗的形式的凭借是文字,而文字能具有两种作用:(1)音乐的作用,文字中可以听出音乐式的节奏与协和;(2)绘画的作用,文字中可以表写出空间的形相与彩色。所以优美的诗中都含有音乐,含有图画。他是借着极简单的物质材料——纸上的字迹——表现出空间、时间中极复杂繁富的“美”。

  那么,我们要想在诗的形式方面有高等技艺,就不可不学习点音乐与图画(以及一切造型艺术,如雕刻、建筑)。使诗中的词句能适合天然优美的音节,使诗中的文字能表现天然画图的境界,况且图画本是空间中静的美,音乐是时间中动的美,而诗恰是用空间中闲静的形式——文字的排列——表现时间中变动的情绪思想。所以我们对于诗,要使他的“形”能得有图画的形式的美,使诗的“质”(情绪思想)能成音乐式的情调。

  以上是我偶然间想的训练诗艺的途径,不知道对不对。以下再谈点诗人人格养成的方法。

  康白情君主张多读书,这话不错。我所说的诗多与哲理接近也有这个意思。不过我以为读书穷理而外,还有两种活动是养成诗人人格所不可少的:

  (一)在自然中活动。直接观察自然现象的过程,感觉自然的呼吸,窥测自然的神秘,听自然的音调,观自然的图画。风声、水声、松声、潮声,都是诗歌的乐谱。花草的精神,水月的颜色,都是诗意、诗境的范本。所以在自然中的活动是养成诗人人格的前提。因“诗的意境”就是诗人的心灵,与自然的神秘互相接触映射时造成的直觉灵感,这种直觉灵感是一切高等艺术产生的源泉,是一切真诗、好诗的(天才的)条件。(二)在社会中活动。诗人最大的职责就是表写人性与自然,而人性最真切的表示,莫过于在社会中活动——人性的真相只能在行为中表示——所以诗人要想描写人类人性的真相,最好是自己加入社会活动,直接的内省与外观,以窥看人性纯真的表现。

  以上三种——哲理研究,自然中活动,社会中活动——我觉得是养成健全诗人人格必由的途径。诸君以为如何?

  总上所谈,撮要如下:“诗”有形质的两面,“诗人”有人艺的两方。新诗的创造,是用自然的形式,自然的音节,表写天真的诗意与天真的诗境。新诗人的养成,是由“新诗人人格”的创造,新艺术的练习;写出健全的、活泼的、代表人性、人民性的新诗。

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原载1920年《少年中国》第1卷第8期

本单元我的专题探究:(需设计导入激趣语)

诗歌,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凝聚力和深邃性,那些瞬间产生的灵感和火花,在生活的长期沉淀中闪亮耀眼,每一首诗歌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值得我们呵护、欣赏和探究。同学们,在学完了“挚情的呼唤”单元之后,你对诗歌还产生了哪些认识?还有什么思考?获得了哪些启发呢?请你设计一些题目,做一些主动研究吧?

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首痖弦的诗歌,完成后面的1、2题。

山  神

猎角震落了去年的松果

栈道因进香者的驴蹄而低吟

当银雪像纺织女纺车上的银丝披垂下来

牧羊童在石佛的脚趾上磨着他的新镰

春天,呵春天

我在菩提树下为一个流浪客喂马

矿苗们在石屋下喘气

太阳在森林中点火

当瘴疠婆拐到鸡毛店里兜售她的苦苹果

生命便从山鼬子的红眼眶中漏掉

夏天,呵夏天

我在敲一家病人的锈门环

俚曲嬉戏在村姑们的背篓里

雁子哭着喊云儿等等他

当衰老的夕阳掀开金胡子吮吸林中的柿子

红叶也大得可以写满一首四行诗了

秋天,呵秋天

我在烟雨的小河里帮一个渔汉撒网

樵夫的斧子在深谷里唱着

怯冷的狸花猫躲在荒村老妪的衣袖间

当北风在烟囱上吹着口哨

穿乌拉的人在冰潭上打陀螺

冬天,呵冬天

我在古寺的裂钟下同一个乞儿烤火

                      选自《痖弦诗集》,台湾洪范书店1985年版

1、山神,又成山君或山灵,是神仙中的一位,往往都是高高在上的。痖弦所塑造的山神却别有特点,你能结合诗句说一说这位山神具体有什么特点吗?

2、下列各句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注意从动态而非静态来构筑它的画面,如描写猎角“震落”松果,栈道因进香者的驴蹄而“低吟”等,于是景物有了鲜活感和生命感。

B.诗人以山神的眼睛为摄取外景的镜头,写山神所见,山神以叙事者的身份直接出现,显得匠心独运。

C.牧羊童磨镰刀的动作时发生在“石佛的脚趾上”,这不仅渲染了山村常有的宗教气氛,加浓了生活实感,而且显示出了人对神的挑衅。

D.这首诗的结构细密和谐,四节诗选取了四个切入角度,选取的景物都很有典型性,整首诗细针密线,非常完整和谐,丰富多姿。

二、阅读下面一首闻一多的诗,完成3、4题:

口  供

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

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

轻松和大海,鸦背驮着夕阳,

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

你知道我爱英雄,还爱高山,

我爱一幅国旗在风中招展,

自从鹅黄到古铜色的菊花。

记着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

可是还有一个我,你怕不怕?——

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

                        选自《死水》,新月书店1928年版

注:《口供》是闻一多诗集《死水》中的第一首,独立于四部分之外,带有自序的性质。

3、选择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闻一多写诗的时候偏爱使用色彩,尤其是浓重的色彩,这使得诗歌表达的感情也随之鲜明饱满起来。


展开余文
B.从诗的第二句开始,作者便用了铺陈的手法,推出一幅又一幅的景象,这些意象散发出文明古国的古色古香的气息,织就的画面更是绚丽多彩。

C.“记着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这一句,除了暗示诗的抒情主人公的身份是一个偏爱中国传统的书生之外,还给全诗平添了一番苦涩之感。

D.最后一节,作者用了突兀的手法,提交了自己的真实口供——承认自己的思想并不积极也不健康,用来呼应开头的“我不是什么诗人”。

4、这首诗里有很多动词用的非常形象而且生动,请你举出一、二,加以鉴赏分析。

参考答案:1、痖弦所塑造的山神,性情温厚,富于同情心,对底层的劳动人民广施博爱,他春日给流浪客喂马,夏天为患瘴疠之病的村民看病,秋天帮渔夫在烟波中撒网,冬天为烤火的孤儿提供新柴,是一个亦人亦神可亲可敬的艺术形象。

2、C(“人对神的挑衅”不对,应该是人与神的和谐。)

3、D(结尾的自渎式的表达,是闻一多对自身的严酷的反省,是否定旧的自我,渴望灵魂来一次蜕变的体现,是怨激之语,所有这些都是积极的健康的。)

4、作者不说乌鸦在夕阳里飞,而是说“鸦背驮着夕阳”;不说蝙蝠在黄昏里飞舞,而说“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一个“驮”字和一个“织”字,动词用得奇崛,却十分传神,使得诗歌的画面富于动感,如在目前。前者写出了鸦背上夕阳的光辉,后者则仿佛让人看到蝙蝠的密集,而且飞行的流畅。

牛刀小试(需设计导入激趣语)

懂得欣赏的人,是感受和知识丰富的人;而富于诗情的人,是灵魂高贵的人。欣赏了这个单元的诗歌,你是不是也有动笔表达自己的真情的愿望呢?请在下面的平台上一试身手吧?

练习一:读完《也许》我们被闻一多深挚的感情所打动,有感于他对女儿的无限怜爱,试着给闻一多也写一首诗吧,表达对这位悲痛不已的父亲的深深理解。 

练习二:人生自古伤别离,离别总是在杨柳依依的春天里,在人流攘攘的站台上;在血浓于水的亲人之间,在满写着师生情谊的校园;有时送别的可能是自己曾走过的一段路,或曾经历过的一段时光……离别,是发生在人间最感人的故事,蕴含着人间最真的情。请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一次别离,用借景抒情的写法,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离别时的(惆怅、孤寂、伤感、鼓励、劝勉等)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秋歌(人教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人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一个小农家的暮(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