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092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目标] 

 

 1. 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辨证关系。 

 

 2. 理解、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难点] 

 

 3. 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曲《秋日私语》、图片 北京秋日落叶 九寨沟秋景

 [教学方式]  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导入新课]  落叶是秋天的使者,她带来了天高云淡,她带来了秋高气爽,更带来了文人墨客的浅吟低唱;请同学们打开诗词歌赋的记忆库,捡拾出几片金黄的秋叶,好吗?[学生七嘴八舌,教师鼓励表扬][投影]同样是秋天,刘禹锡高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马致远悲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李清照缠缠绵绵“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毛泽东独立寒秋,英姿勃发,放眼“万类霜天竞自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秋思”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已熔铸到华夏儿女的血液之中。那么散文大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又是如何一种况味呢? 

 

   让我们伴着钢琴曲[秋日私语]一同走进《故都的秋》。[配乐] 

 

 [讨论品读] 1。读罢全文,你认为作者从哪个方面总写秋的?请用一个字概括。[整体感知] 

 

            讨论:色、声、实 、味。味[韵味] 这个字是全文情与景的浓缩,言有尽而意无穷,须细酌慢品。出示图片 :北京秋日落叶

 

 2。作者认为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韵味有何不同?[筛选信息]    圈划:清、静、悲凉。慢、润、淡------。[味的具体内容] 

 

 3。写北国之秋而多次点到南国之秋,用意何在?[鉴赏评价]    讨论:烘云托月之法。突出北国之秋的感人至深。 

 

            联系文题“故都”------故乡、故国、故人--- 

 

  4。作者用他那丹青妙笔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幅诗意秋景图,请从自然景物入手简要概括。[概括要点] 

 花、槐、蝉、果---可视、可触、可闻---形 

 

           清、静、悲凉------字里行间充沛之情---神 

 

           配乐自由朗读,品味秋之韵味。 

 

    5。香山红叶漫山遍野、热烈奔放,颐和园风光旖旎、游人如织都能映照出故都之秋的倩影,作者视而不见却只撷取这涂抹着一层淡淡的灰色的花、槐、蝉、果来细味清、静、悲凉,为什么?[鉴赏评价] 出示香山红叶、颐和园图片

 

          讨论: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对于同一轮名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写她,她简直就是一张气的苍白的脸,青筋暴跳、立目横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选景的主要标准。正所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秋的落寞。[知人论世]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苦淡。本文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生命的追问。

[精读拓展]   1, 配乐朗读秋槐、秋雨段。 

 

               2.精读秋槐段。幽人徘徊,落蕊满地,寻寻觅觅为何事?[投影]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思考]自然之秋-----人生之秋[ 点评]纵才高八斗,也“有志不得骋”,不得不从上海退隐到杭州,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水流,是何等苦闷,何等的寂寞! 

 

              3.精读秋雨段。[投影]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品读] “了”。[讨论]天气转凉了, 一年剩下的光阴就不多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阴也不多了。这尾音一拖,那种感叹悲凉的味道就出来了。作者这里话秋凉,言外之意是如今历尽沧桑,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作者谈天气不谈国事,反映的正是一种政治高压。化用名句,含蓄隽永。                    

 

 [深情结语]《故都的秋》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故都的秋色、秋声,清、静、悲凉;悠远的秋味,孤独、寥落;深沉的秋思,充溢在胸襟。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联读悟写]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200            字左右描述性片段。 

 

 1. 定情:热爱、生机、活力。 

 2. 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绘声绘色绘形。 



展开全文阅读 

 3. 书写:工整、文面整洁。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蝉 

 

                       槐        雨 

 

         以情驭景------ 花  秋 味 果  ---------形   

                         

 

         以景显情------  清 静 悲凉   ---------神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人教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鲁迅与聂绀弩奴隶观之比较(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