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高考范文
阅读:4548
标签:
高考范文
高考作文透析(上)
《考试大纲》对“写作”测试内容作了明确规定,下面我们就结合话题作文的特点,逐一深入地对高考作文考点作一透析:
一、基础等级要求
(一)符合题意
高考作文与自由作文最大的区别就是有统一的命题,有命题就要求作文符合题意。一道高考作文题可以分解为“标题”“材料”和“注意”(或“要求”)三个部分。但不是每年、每道作文题都必有这三个部分,“标题作文”就可能没有材料,“材料作文”也可能要你自拟题目,“话题作文”虽然给出了话题,但也提倡考生自拟题目。作文要符合题意,就要对试题展现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的审读和理解,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哪一项审读漏了、理解错了,都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高考作文的致命伤。因为任何一篇作文,即使符合评分标准的其他要求,只要不切合高考作文题的题意,都不可能得高分,甚至得分很低。近几年的话题作文只给出材料或话题作为内容范围,由考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在这种情况下,符合题意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符合题意是作文的首要问题,“符合”的含义是恰当、适当。现在的高考作文题从内容的选材到思想的定位,都比较宽泛,要求也相对灵活,但一定要“符合题意”。例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是大前提,你就不能写“假如”不成立,“记忆不可以移植”,大前提没有了,何谈移植呢?所以要先承认前提条件,然后或记叙、或议论,都可以。“题意”就是题目的宗旨、中心、观点、思想。抓住题意就抓住了灵魂、抓住了“神”,不然就会无的放矢。所谓“符合题意”,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确切理解它们的全部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符合题意”,主要是理解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等。
文章符合题意,关键在行文前的审题立意。审题,就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要求;立意,就是确立主题思想。审题是立意的前提,立意是审题的结果,立意好不好,关键是审题。审题不清,就会“南辕北辙”。严重偏离题意的,即使文字功底再好,得分也不会超过20分,就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所以,审题立意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
审 题
要做到“符合题意”,就必须过好审题关。高考作文试题一般由题目、材料、要求(注意)三部分组成:或完全式,三个部分都具备;或省略式,某部分不出现,如要求自拟题目。审题就是审读作文试题各个部分的文字,力求正确理解,做到不漏、不改、不误。所谓“不漏”,即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所谓“不改”,即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的要求;所谓“不误”,即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的要求。
要做到这三点,一般而言,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审明概念。题目或题干中的重要概念是命题者设置的限制,是考试作文内容取向的依据,如果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明,常常会失之千里。
2.审明主旨。文有文眼,题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题目的表达重点或主旨所在。题眼不明,就会造成文章中心不明。
3.审明关系。许多命题中往往有两个或多个概念,或事理、事物并存,这时,就必须辨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正确理解题意,才能保证文章结构详略得当。
4.审明题材。为了防止“移花接木”,高考命题一般都会对取材范围有所限制。跳离限制,就会有“不符合题意”之失。命题对取材范围的限制,一般体现在时间、空间、数量、人称以及材料的性质、类别、范畴等方面。
5.审明体裁。作文考题都会对文章体裁作或明或暗的要求或提示,按理说,仅以高中毕业生所具有的感性认识,辨明文体当是不成问题的,但几乎每年都有因“文体不符”而严重失分的考生。 “文体不符”的出现,恐怕主要还是缺乏审题过程中审清体裁的意识。
6.审明其他要求。作文考题除了题目或材料、提示的部分外,还有一个要求部分。要求部分常以“要求”“注意”“按下面的题目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等形式出现。
立 意
无言先立意,未啸已生风。立意的基本要求是切合题意,更高一些的要求是高远深刻、新颖独到。主要的问题是怎样立意。对此,有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几十种具体方法。实际上,立意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判断、比较、筛选的思维过程;因而,立意的方法,最根本的就是思维的方法;思维的方法又何其多也。但作文(特别是供料作文)立意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辩证分析、类比联想、推理想象、综合比较等几种。需要指出的是,立意要符合要求,决定于思想境界和认识水平;要熟练准确地运用方法,决定于思维能力。
1.立意的要求。这里只谈立意的基本要求,即切合题意。高远深刻和新颖独到两个更高一些的要求,将分别在“发展等级·深刻”和“发展等级·有创新”中作阐述。
所谓切合题意,即在准确、全面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确立与之相符的主题思想,能够切中肯綮、没有偏差。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立意范围通常较为宽松,允许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立意,但都应与所给话题的本质含义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2.立意的方法。前面说过,立意的方法,最根本的就是思维的方法。这里只简要辨析几种“立意思维”的基本方式,旨在帮助同学们在理念上加深认识。
⑴辩证分析。辩证分析就是运用辩证的观点对作文材料(事物、事理)进行分析思考。历年高考作文题实际上都蕴涵着某种哲学命题,如果不懂得运用辩证的观点进行分析思考,就不可能有准确深刻的立意。
⑵类比联想。类比联想就是由此(具体的个别的现象)及彼(抽象的普遍的本质)的类比思考。立意中,这种寻找“此”与“彼”的内在联系,通过联想确定主题的过程,我们认为都是类比思考的过程。
展开全文阅读
⑶推理想象。想象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一种思维。在“作文思维”中,想象一定要依据原材料的暗示进行合乎情理的推想。
⑷综合比较。立意时由于思维的形式(取向)不同(求同思维或求异思维,顺向思维或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或聚合思维),可能出现多角度、多层面的立意,综合比较即是对多种立意进行分析、筛选后确定最佳立意的思维活动。
下面结合实例具体谈谈怎样才能做到符合题意。
一、理解话题含义。准确理解话题的含义是做到符合题意的基础。一般性的话题要准确理解话题中涉及的概念的含义。例如“规则”这个话题,是指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约束力的制度和章程,不等于“束缚”“习惯”“裁判”“道德”等。再如“诚信”这个话题,其含义是“诚实、守信”,有些考生误解为“自信、坚贞、相信、信仰、良心、信服”等等,还有些考生只抓住“有弃有取,有失有得”一句话作文,均不合题意。
二、吃透深层义。深层义是蕴涵在题目里面的,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才能感知。例如“善待自我”,对其深层义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善待自我,就是完善自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包括提升自我、批评自我、超越自我、娱乐自我等;从反面看,如此“善待”要不得———迁就自我、放纵自我、包庇自我、戕害自我等。写出了这两种“善待观”,再说明善待自我不仅仅是“自我”的事,它还关系到家庭、社会和国家,这样文章就有了深度和广度,其社会意义也就显豁了。
三、辨明概念关系。如果话题由几个概念构成,如“痛苦与快乐”“目标与现实”“吸收与创新”等等,还要求考生在动笔前要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感情亲疏与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作文,考生就必须扣紧“感情亲疏”与“事物的认知”这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行文。立意的方向可以是“正确的认知应当战胜感情的亲疏”“感情要服从理性”“感情要接受理性的指导”,也可以是“感情的亲近有助于理性的认知”……只要能自圆其说都是符合题意的。当然,在写作过程中,“感情亲疏”与“事物的认知”两个方面,可以始终联系在一起,也可以有所侧重,无须平分笔墨,侧重于写“感情亲疏”或者“事物的认知”都是允许的,但不能只写“感情亲疏”而忽视“事物的认知”,也不能只写“事物的认知”而忽视“感情亲疏”。
四、谨防话题转移。在话题作文中,考生要按试题指定的话题作文,并要做到一以贯之。有的考生在议论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将笔墨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上去,便再也收不回来了。例如,一考生以“门与墙”为话题写的《快乐的沟通》一文,文章标题和第一自然段都是切合题意的,但是,作者在第二自然段用一个设问句,将“快乐的沟通”这个以“沟通”为中心词的话题,转移到其修饰语“快乐”上去了,直到结尾作者尚无意对早已走偏的题意进行补救。就这样,一篇基本功很好的文章,却因转移话题被归入了低档次的二类卷。
五、表达有意凸现题意。比如在开头、结尾、段首这些关键处把体现题意的文句“亮出来”,让阅卷者能清楚看到。
总之,符合题意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符合命题意图。对命题者所给的题目,要求考生能准确、全面地理解。准确,强调审题时要分清楚是非、优劣、高下、大小、可否等;全面,则强调审题时要看清试题的各个部分的字面和深层的含义。二是文章和题目相符。最近几年考话题作文,都要求考生自拟题目,更容易出现这个情况。话题作文的范围很宽泛,如何选准一个切入的角度非常关键,这个角度应该既体现在文章的标题上,也体现在文章的内容上。有些考生喜欢把拟写标题作为写文章的最后一步工作来做,也就是把文章写好后再来拟写标题,这就很容易犯文题不符的毛病。
(二)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首先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高考作文要求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试题,或是指定某种文体,如“写一篇议论文”“写一封回信”;或是排除写某种文体,如“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如果是指定文体,考生不能随意更改。如果是排除式的,比如“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考生可写的文体种类就很多,即使写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也可看成是记叙文的扩大和延伸。这几年高考均为“文体不限”或“文体自选”,使得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其次是指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要求。试题不限定文体是给予考生选择的自由,但是考生选定了写议论文就要写得像议论文,选定了写散文就要写得像散文,不要写成“都不像”。每年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也把“符合文体要求”“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文体要求”等作为评判作文优劣的重要条件。山东省高考作文阅卷点对文体要求有进一步的阐述:“文体必须明确。选定文体后,就要按所选定的文体要求去写,如果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什么都有,平均使用笔墨,不伦不类,即使全文能扣题,得分也只能在切入分以下。”
把握文体规范。高考写作时要有清晰的“文体感”,即对文章体裁的一种敏锐的感觉,一种具体的印象,一种轮廓的认识。记叙文的目的是要动人以情、示人以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所以它的文体基本特点是记叙的单纯性、材料的直观性、结构的时空性、语言的形象性。议论文的目的是晓人以理、导人以行,以议论说理为主要表达方式,所以它的文体基本特点是议论的主导性、材料的论证性、结构的逻辑性、语言的概括性、观点的鲜明性。说明文的目的是要授人以知、教人以用,以说明、解释为主要表达方式,所以它的文体基本特点是说明的科学性、材料的知识性、结构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
有不少考生对记叙文和议论文这两种基本文体只是有点感觉,却把握不好分寸。在文章构思阶段,把握住这样一点:要写记叙文,就主要以讲故事来表现思想或感情;要写议论文,就要阐述观点,要用各种论据和对论据的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选择最佳文体。①这一话题最适合写哪种文体。②要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文体。如擅长形象思维的考生可选记叙文;擅长抽象思维的考生可选议论文。③要考虑自己有没有与该文体相应的写作素材。如,写议论文,有没有相关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写记叙文,有没有相关的整一、连贯、动态的生活故事;写说明文,有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写散文,有没有这方面的感情积累和语言积累;写杂文,有没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幽默素质。
话题作文因它的宽泛性和启发性颇受考生的欢迎。2005年全国及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几乎还是采用“文体不限”的写作要求,这又给考生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写作环境,便于考生的情感倾诉和个性展示。淡化文体甚至不作文体要求已成为话题作文的突出特征,文体大解放,为考生提供了展示个性才华的空间。但应如何理解话题作文提出的“文体不限”?有人认为这表明可以不讲文体,这样理解是完全错误的。”文体不限”也好,“文体自选”也好,主要有这样几层意思:一是围绕某一话题,可以撰写出不同文体的文章。出题者将选择文体的权力下放给了写作者;二是给予写作者选用哪一种文体的自由。但是,具体到你将要写的某一篇文章而言,则必须有明确的文体——这是文章的客观要求。符合文体要求就是符合该文体的写作规律。有些同学不以为要,甚至不以为然,写出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非驴非马的“杂交文”。
2005年全国及各地高考作文大部分是话题作文,大多是可以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可以设置情景,就此展开议论,也可以不设置情景,就选择的原因、结果、标准等方面有侧重地加以议论。还可以写散文,以某物作为线索串起几个片断,抒发情感。在阅卷场上,阅卷老师普遍感到考生的文体意识较弱。记叙文,缺少矛盾冲突,叙述事情没有跌宕起伏;议论文,材料不典型,观点与材料“水是水,油是油”;散文,内容空泛,单纯追求框架式的排比。考生很重视字数要求,但因为下笔前缺乏整体构思,想到的内容写完后,还不够800字,就记叙不够议论补,议论不够记叙补,凑足字数。因此,阅卷场上,夹叙夹议,分不清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的文章着实不少。还有考生不管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先把材料一字不漏地抄下来,用这两百来字垫底,对文体根本不加考虑。
展开余文
(三)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高考作文分等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高一等(第一等)。“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恳挚。“感情真挚”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自然的感情,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病呻吟。“感情真挚”是在“感情真实”的基础上的升华。
“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在文章中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生硬地附加装饰,更不是虚情假意。
1.事要真。感情往往寄寓在一定的事情中,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而真实的事情不仅仅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它还包括作者的所想,只要符合“四此”——此时、此地、此人、能为此事,就可以视为“真”。题材“假冒伪劣”,其蕴含或者引发的情感常常是虚假的;题材真实自然,情感也容易为人所认可。“父母双亡”,“父母离婚”,庸俗的虚构,明显的虚假,其情感自然令人质疑。
2.情要真。要抒发有真切体验的情感。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情感阅历都不可能太丰富,因此,在可以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真正的有感而发,一般很难写出真情,特别是在考场作文中。无论命题怎样宽泛,都要在规定的情境中作文,这时大多数情况是“为文造情”,弄不好就会矫揉造作,贻笑大方。矫揉造作的虚情假意,绝不可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深层意义上的真情实感,必须在对客观事物反复认识、反复体察的基础上才能获得。
3.情要美。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人的思想境界、审美情趣也是形形色色的。作者抒发的感情,迎合哪些品类的趣味,诱发人性人情中哪一种因素,也有高雅粗俗之分。一般说来,即使面对同一景物,由于作者的个性素质和心境不同,他们的感受也不可能一样。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是真情实感就可以入文。应当知道,只有高尚的真情实感,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要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所抒之情必须符合真善美的人性定位。
4.情要浓。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情感有浓淡之分,浓烈深挚的情感来源于主体深刻的体验。这就告诉我们,作文选材要选那些自己融入其中的、自己被深深感动了的材料,只有自己先感动了,才能感动别人。文学大师福楼拜在创作《包法利夫人》时,有一个朋友去看望他,敲几次门,都没人回应。这位朋友推门一看,发现他正坐在地上痛哭流涕,伤心异常。一问,才得知他写到包法利夫人死了,悲痛不能自已。大凡伟大的作品,都是作者自己浓烈感情的结晶。推及到高考,大凡高分作文,都是考生浓烈感情的结晶。
5.设定感情倾诉的对象。考生在作文时,往往无视读者的存在,无对象、无目的地写。假如,我们有了写作的激情,找准一个合适的激情倾诉对象,就便于淋漓尽致地抒发情感。比如,题材是校园生活的,可以对某个老师或者同学倾诉;题材是家庭方面的,可以对父母倾诉;题材是社会焦点的,可以对部分读者(如同龄人)倾诉。
“思想健康”是对作文内容的主要要求。“思想健康”,就是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能教育人、鼓舞人、启迪人,于人于己都有所裨益,不要有不健康、不积极的思想内容,更不希望有违法乱纪的思想观点和腐朽堕落的感情倾向。“思想健康”实质上是要求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一定的道德思想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具有辨别是非、识别美丑的能力。
1.文章的主题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这个时代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新鲜事物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每天都有新信息、新观点、新问题出现,这就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总揽全局,积极发现,努力探索,挖掘事物的内在意义,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探寻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益于社会人生,有益于世道人心。
2.要用正确的态度处理生活素材。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既有正面,也有反面。作为客观现实反映的文章,当然也可以写生活的阴暗面或反面,关键是抱着什么样的心理,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写。胡锦涛同志说:“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应该成为我们写作的座右铭。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把握住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一定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清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对落后的、错误的东西,决不能加以欣赏和支持,而要进行批评和鞭挞。
3.要树立正确的“三观”:①正确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对这个物质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有不少同学有些迷信:比如根据所谓的“星座”“八字”、血型等确定自己的“幸运数字”、“幸运颜色”,有的甚至用这些东西来推算自己某次考试是否顺利,有的同学认为考试前洗头是不吉利的,会使自己什么也想不起来,这些想法有的同学也表现在作文中,并且表现出一种确信的态度,这就不恰当。②正确的人生观。人到底应该为什么活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古代儒家有一种观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还有很多种关于人生的说法,但不外乎这样两点:一是使自己的人生更充实、更美好,二是使他人的生活更美好。人生观符合真善美标准的,就应该是健康的,而一味地强调自己的利益,一味强调自己的索取,如人生的最大目的就是赚大钱等都是不健康的思想。③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评价。作为考场作文,思想和感情应该符合真、善、美的标准,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应该不违背道德规范,要尊重历史。
高考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考试,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而且近年的高考作文题越来越重视文章的人文色彩,如果你的文章里表现出的思想感情是不健康的,一定会影响你在阅卷老师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影响分数。一篇文章的思想是否健康,有时比是否准确还重要,它从一个侧面反映考生的思想品质,因此不可不慎重。
标签:
高考范文
高考作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记叙文写作指导
下一篇:
高考作文透析(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