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570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祖国,一个普通的词语,却能唤起人们心底真挚而深切的情感,牵动人们的思绪走入遥远。从《诗经》到现代诗,涌现出了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
舒婷,当代诗人,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原名龚佩瑜,朦胧诗的代表人物,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舒婷的诗既有鲜明的时代叛逆精神又有执着而深切的热爱之情,发自内心而优美,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
(九年级上册第3课《星星变奏曲》,“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会需要星星/谁还会……”它们都是朦胧诗,构思强调内在思维,表现手法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主题具有多义性。)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题目采用呼告式句子,表明这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下面我们听课文朗读,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和挚爱。
三、整体感知
1、熟悉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下面字词的读音。
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
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
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
(3)、指名有感情诵读全诗。(读完后指名学生点评)
(4)、认读字词。(出示投影)
2、全诗理解:
(1)、齐读第一节,思考:
A、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
B、作者是怎样形容这些意象的?
C、作者借助这些意象写出了什么?你觉得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明确:“老水车”、“矿灯”会出现在乡村与厂矿。“破旧”的修饰加重了“老水车”的不堪状况,但它“数百年”来没有停止地“疲惫”地工作。由此,中国农业的窘迫艰难显现一斑。“矿灯”是用来照明的,但“熏黑”的它能做什么,可在这里,它仍用来照明,“照你在历史的隧道里蜗行摸索”,几个修饰的运用,从多个角度表现了“你”的艰难、沉重,这恰正是中国工业的写照。“稻穗”、“路基”分别强调各自所指,“干瘪”、“失修”的修饰则表明了收获的空洞、贫困的程度。“驳船”是一种船的称呼,也不妨理解为班驳的船。“淤滩”是河滩,“淤”的修饰自然紧紧困住了船,如何挣脱这困境? “——祖国啊!”灾难深重的祖国、贫困的祖国啊!所这一节写贫困、落后的祖国
第一节:贫困、落后的祖国 深沉、悲痛 舒缓、低沉
(2)、分组读第二节,思考:
“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这一节具体写了什么内容?
小结: “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所以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对美好末来的追求。
:第二节:痛苦、追求的祖国 痛苦、希望 舒缓
(3)分组读第三节,思考:
A、作者在这节中写了哪些意象呢?
意象有:古莲的胚芽,眼泪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
B、这一节作者所选取的意象与第一节有什么不同?情感有没有变化?联系时代背景谈一谈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蛛网”是纤细的,可它存在。“神话”是缥缈的,可它是那么美好。作者在这节中所用到的意象既抽象,又新鲜,富有朝气,这就微妙地传达着喜悦之情。描绘了祖国在历史转折时期的生机盎然,朝气蓬勃,作者对祖国的末来充满了希望。所以在情感上与第一节相比,是由深沉而悲痛变为欣喜而激越。
第三小节:新生、希望的祖国 希望、欣喜 高昂
(4)齐读诗的最后一节思考:
A、这一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B、“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仅仅是指诗人自己吗?学生回答后播放课件,进行小结:
诗歌先从“我”的微小谈出自己是祖国母亲身体的一部分,又以“我”的庞大表达自己不会与祖国分离。接着以“乳房”这一意象真诚的把祖国比为母亲,这样二者的关系更牢固。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迷惘”、“深思”、“沸腾”几种状态的“我”,写出了我的成长过程。我既然成长起来了,那么我就要为祖国的“富饶”、“荣光”和“自由”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此时,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顶峰,使“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所以,诗中的“我”,既指诗人自己,也指整个古老的中华民族;“我”既是祖国肌体的一部分,也是伟大祖国形象的代表。
板书:第四小节:养育、献身的祖国 深情、强烈
四、全诗小结:
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抒发了诗人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下面同学们再读课文。在诵读当中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展开全文阅读
五、作业:
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七、课后记载: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祖国啊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孙权劝学(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下一篇:
我的母亲(胡适)(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