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010  
标签:教学论文 高三教学论文
语文课中教师的动情与传情(粤教版高三)
 【内容摘要】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语文教师要做善感的人,要深入感悟文本中的情感,再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语文教师的情感灌注,动之以情,是课堂教学揭示美、传输美,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语文教师要先深入体验文本情感,达到“入境动情”;要善于将文本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做到“真情演绎”;在教学语言上要发挥“以情激情”的美学效应,从而产生强大的感染力。

【关键词】语文课    情感体验    动情    激情    传情

大凡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因为相当部分的学生越来越不爱上语文课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不能不说是语文的悲哀。作为最具灵性、最有趣味的学科,屡屡遭受学生的冷遇,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如高考中考语文试卷的偏题、怪题;不切合学生实际的阅读文本等。但究其根源,语文教师自身素养不足、毫无激情的讲析也难辞其咎。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在评价一节语文课时,既找不出执教者知识上的错误,也没发现理解上有什么不妥或表达上有什么明显失误,教师中规中矩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语文的魅力在课堂上得不到任何的体现。对缺少激情的语文课学生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精神不饱满,劲头不足,听着不过瘾,看着不解渴,导致语文学习的目标落不到实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实际上,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语文姓“语”也姓“情”,语文教师要做善感的人,要深入感悟文本中的情感,再引导学生也来感悟文本,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但是在很多的语文课堂上,恰恰缺少教师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教与学就像蜻蜓点水,不入情境。审美实践证明,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认识是在情感参与下完成的,没有情感的内容和形式,就不易打动人的心灵,也不易使人产生美感。在审美化教学中,美之所以能唤起学生的求知兴趣,是因为美所蕴含的情感浸润着学生的心田,使之产生了主动探求的学习热情。学生一旦对学习失去情感,其记忆、思维、理解等认识机能就会受到压抑和阻碍。由此可见,语文教师的情感灌注,动之以情,是课堂教学揭示美、传输美,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一、语文教师要先深入体验文本情感,达到“入境动情”。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对自己不关心的事物我们就缺少感觉。拿到语文教学中来,道理也类似。课前如果没有充分读书,自己首先就缺少对文本的深刻体验,也谈不上能就某点进行引导,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这种状态下走入课堂,即使我们对学生说一百遍“你要深入地读,深刻地体会”也不可能引发学生去感受文本。牢记一点,我们在备课时,自己首先要被文本中的情感打动,如托尔斯泰所说,把自己体验到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我们读进去,而且是用心灵来读书,先让自己的感觉丰富起来,能情不自禁地为作品中的主人公爱而爱,恨而恨,忧而忧。如果我们对他们的感受毫不在乎,麻木不仁,我们的课堂必定是蜻蜓点水,感情苍白。教师对文本理解得越透彻,感受越深,那么,我们带给孩子们的感染也就越深。教师要把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情感成功地传达给学生,感染学生,首先要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真情感悟。要使学生动情,教师必须先动情;要使学生获得美感,教师必须先有美感。这就需要教师在钻研教材时通理明情,“入境动情”,真心地体味教材中的真情实感和美的内涵。只有这样,教学时才能做到读则如出我口,讲则如出我心,才能拨动学生心弦,调动学生情思,开发学生智力。

所谓“入境动情”,就是在情感的催化下潜入教材深处,探得其中的用心、意蕴和境界,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艺术性溶化在一起,以心与之相亲,用灵魂与之碰撞。这样,教师就是具有了一种激情,然后再把这种激情融化在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也为这种激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种感情。如果教师在“入境动情”上狠下功夫,教学时,就能将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这“三情”融为一体,在动人魂魄的情感中,将知识传授不断从感性向理性深化升华,师生之间就会迸发出强烈的美感共鸣。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得好:“教师本身要具备这种品质——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如果照着教学法指示办事,做得冷冰冰、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是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

“入境动情”是为了“设境传情”。教学中,利用有关的审美媒介,精心创设审美情境,对于知识传授和学生审美情感的陶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教学中的审美情境,已超越传统的经验描述的层次,它并非纯自然情境的利用,而是从学生的审美需要出发由教师自觉设计的,因而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强行给予的。它所具有的各种审美因素,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施以综合的、整体的审美影响,使学生情怀激荡,心驰神往,借助情绪体验的移情作用,在本来不感兴趣的东西中体验到盎然的兴味。由此可见创设情境的教学较之单纯的说教更易于引发审美情感。

二、要善于将文本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做到“真情演绎”。

马科联卡曾多次谈到教师的表情和情感的问题。他指出:“凡是不善于模仿,不能运用必要的面部表情和语言,或者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教师,都不会成为良好的教师。”“只有在学会用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我们有不少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会感到如此一为太有压力,担心同事笑话,说夸张啊,或者是煽情啊,其实没有必要担心。我们的课堂是属于学生的,我们在教书也在育人情感。只要是适合学生的,是自然恰当的,我们完全可以投入地说,投入地读,尽情地表现,不必理会周围听课老师会怎么想。那丰富而有情的表达不仅能传情达意,感染学生,还能帮助理解、引发兴趣,从注意的角度讲,还会由于变化的刺激提高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减少上课的疲劳。


展开全文阅读
教师没有了激情,追寻诗意的课堂就成了一句空话。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有情感,这种情感来自于对文本的解读,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来自于对学生的热爱。有人批评说,教师的激情是一种造作,我认为这样的认识是不正确的。教师是教书育人的,教师虽然不是演员,但必须能做到以情激情。举个例子说,即使你有很多不愉快的事,那么,你面对学生,也不能把你满腹的牢骚传给学生,把你内心的伤感留给学生,从某种角度讲,虚伪的也是善良的。一个激情的教师始终是想着学生所想,始终和学生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激情需要点燃,需要走进文本与读者的内心。我在听一个老师讲析戴望舒的《雨巷》一诗时,老师不断地去分析诗歌的内容:这句诗是什么什么意思,这句又是什么什么意思,丁香是什么,哀怨又是什么……其效果可想而知。课堂上激不起学生的热情,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自己没有读进文本,导致语言苍白,情感淡漠,学生就好像在了解一个故事。这样富有情感的课文,如果教师缺少了情感基调,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呢?相反地,于漪老师在上这首诗时,只是一遍遍地与学生一起诵读,一起感悟,一起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教育是“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种思想影响着另一种思想”。语文教师当然不一定是诗人,但他应该具备诗人的气质;语文教师也不一定是作家,但他应该拥有作家的情怀。我们的语文课就是要用自己的语文气质去感染学生——对任何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来说,他讲《再别康桥》,他就是徐志摩;他讲《雨巷》,他就是戴望舒;他讲《荷塘月色》,他就是朱自清……

有人认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例如议论文的教学,因其抽象枯燥而无法施以情感的灌注,因而也就难以诱发美感。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或叫做求知欲。认识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意向动向”。赞科夫也说过:“我们要激发学生的独立的探索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又跟活生生的情绪有机地联系着,好的情绪使学生振奋,而坏的情绪则会抑制他们的智力活动。”这说明,问题并不在于讲授什么内容,而在于教师的能动作用。在那些“美的难感度”较大的内容的教学中,也完全可以使学生着迷、陶醉,使学生在情感推动下,以极大的兴趣和愉悦感去认知、去探求,把学习真正当成一种“乐事”。

比如,当一位教师讲授一篇理论性很强的文章时,如果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有意引导学生去欣赏那行文的风采和气势,细心体味逻辑上的巧妙与和谐,不急于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文章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推导结论的进程和方法,那么,就有可能使学生在浓郁的审美情感的催化下展开积极的思考,有可能使学生毫不吃力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并获得丰富的美感享受。

无论处理什么题材的文本,教师教学时若能都做到叙述娓娓动人,丝丝入扣;描写绘形绘色,声情毕肖;说明具体明了,简洁清晰;议论深刻有力,逻辑性强;抒情如出肺腑,亲切感人,那么,学生就能享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状、如闻其声、如嗅其味的巨大美感。臧克家在谈到他当年在山东临清中学的教学经验时说,他的教学语言都是“以诗的几乎是疯狂的热情向学生们灌注,尤其是在讲诗的时候,他们的热情被点上了火,大家在燃烧,感情像一股暖流”。这样的教学语言,自然就成为教师馈赠给学生的一种艺术美的享受。

三、在教学语言上要发挥“以情激情”的美学效应,从而产生强大的感染力。

教学语言作为传输知识信息的载体,不仅是联结教与学的纽带和桥梁,而且是教师传情播情、诱发美感最主要的手段。教师的授课语言除努力达到准确、简洁、流畅、生动、形象的要求,使其具有科学性之外,还应特别在情感上下功夫。要尽量丢掉那些僵硬死板的文句、那些单调而无节奏的语调、那些冷冰冰、毫无感情色彩的词语,选择那些最能表达感情的音节语调和词句来渲染感情。教学语言的情感色彩是使教学过程平添魅力、优美动人的重要法宝之一,这就是教学语言的“以情激情”。具体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音量、音速艺术。教学语言的音量应有大小强弱、轻重缓急的变化。音量太小,就会成为催眠曲;全是大音量,又会给人以噪声之感,这些都不利于情感的抒发和诱发。一般说来,突出重点内容,或达到教学高潮时,应提高音量;非重点内容,则用“和风吹拂”式的中音讲授,音速一般以中速为宜。故意拖腔、“铜壶滴漏”式的快节奏,就会“讲不供听”,影响情感的力度;“机关枪”、“连珠炮”式的快节奏,就会“讲无暇听”,师生思维不易同步,难以诱发情感共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控制语言节奏,有时急促高亢,有时轻柔和缓,有时热情奔放,有时凝重深沉••••••调节好语言的节奏与情感的变化,会使课堂教学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时而如大江波澜,气势恢弘,时而如潺潺山泉,柔静恬美,它不仅使教的内容,而且使教的过程也都焕发出审美的魅力。

二是停顿艺术。教学语言还要有适合的停顿。在教学环节的转换处、关键处,或一个问题讲完时,应略加停顿。这样,教者可得到间歇,学者也能得到回味、想像、思考的机会,并使教学语言焕发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感意味。

三是语体艺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设计教学语言的语体风格。开始应多用具体形象、亲切有趣的谈话语体;高中生对抽象思维有更多的追求和兴趣,因而教学语言在体现形象性、情感性的同时,慢慢地应增强其哲理性、思辨性和逻辑性。教学内容不同,语体风格也要有所变化。根据教学的需要,交替使用感情炽热的抒情语体、生动形象的叙述语体、严谨有力的论辩语体和准确具体的说明语体,对表达感情诱发美感、启迪思维,都有重要作用。

教学语言要发挥“以情激情”的美学效应,作为教师,不仅要有很高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和渊博的知识,而且要心地高洁,感情丰富,诚恳谦和,热爱本职工作。没有这些条件,也就很难设想能产生出感染力强的语言来。

总而言之,没有激情的语文课只是一滩死水,激不起半点清风和漪涟。要想使课堂充满激情就必须做到“以情激情”,从“动情”到“传情”,只有这样才能点燃课堂,才能拨动学生的求知欲,才能抓住学生的心!

【参考文献】

1、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龚树宏《情感是语文教学之“气”》,《语文教学之友》1997年第六期

3、曹明海《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

4、庄志民《审美活动与性格塑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标签:教学论文 高三教学论文 语文课中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评阅2006年广东高考作文引发的思考(粤教版高三)
下一篇:命题作文(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