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532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百喻经》六则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百喻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了解寓言的特点,掌握寓言寓意的概括方法。 

2、能力目标

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概括能力。 

3、德育目标

体会寓意在现代社会人生中的启示意义,从中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情节,揣摩寓意,并联系生活体验体会其带给人生的启示。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各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鲁迅先生在杂文《拿来主义》中说到:“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对于外国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他提出,既要大胆地吸收借鉴,又要认真地分析精华与糟粕,加以批判吸收,以期改造民族素质,创新民族文化。佛教哲学,从本质上讲是唯心主义的,是不科学的。但是,含英咀华,弃除糟粕,我们还是能够从禅语中寻觅得一些人生智慧的。

二、复习旧知

1、《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也称《百譬经》。

2、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求那毗地译。

3、全书两卷,共有98个寓言故事,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

4、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对社会、人生也不无启发意义。

5、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满智慧哲理。

三、文本感知:品愚人故事,悟智慧人生

(一)小组合作探究

1、六则寓言分别说的是什么人?写的什么事?结果如何?

2、组内探究每则寓言的寓意

(组内交流预习作业,组长记录,归纳整理发言结果,推荐代表发言。)

(二)代表班内交流

第一则:《愚人食盐》寓意

 做事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 凡事要全面谐调,避免以偏概全;

 学会克制私欲,不可贪得无厌;

 不以好恶看人,做事;

 • • • • • • 

人生启示: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凡事应努力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最佳状态。

第二则:《渴见水》寓意

  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 实事求是,切忌贪多求大;

 做好眼前事,防止好高骛远;

 明确目标,量力而行 ;

 心中有定,方可拒八面来风;

 • • • • • • 

人生启示:制定长远的目标,切不可因为目标太远而放弃一切努力;积跬步以至千里。

第三则:《入海取沉水》寓意

 随波逐流和急于求成,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

 身处困境,更需冷静;

 认清事物本质,不盲目效仿;

 执着于目标,方可取得成功。

 • • • • • • 

人生启示:有恒心、耐心,不急不躁,才不至于失去理性判断。

第四则:《尝庵婆罗果》寓意

 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和认识一般。

 绝对的实践主义会时时碰壁;也不可能;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认识世界重要的思维方式。

小结:有人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每一则寓言,只要你进行多角度地分析,就会从不同地方流淌出智慧的源泉,从而对文章有创造性地理解,不仅寓言如此,其他一切文本都是这样。切记:读书的价值在于思考!

正是由于《百喻经》中选编的故事可读性、趣味性很强,因而译出后1500多年来一直在中国社会上广为流传,其中的一些寓言早已摆脱了佛教宣传品的窠臼,或原封不动,或稍加改造,变成深入于民众中的故事了,常为大众引为谈资。 

四、延伸拓展: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1、划出材料中关键性的句子; 

2、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 

3、、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

4、、由果及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由此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五、布置作业:

1、概括《诈言马死》《驼瓮俱失》两则寓言寓意。

2、请从《百喻经》六则中任选一则,写一篇500字的议论文。

附:板书设计

品愚人故事 悟智慧人生

阅读    概括    挖掘   启示

方法    人事    寓意   人生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百喻经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武陵春(人教版高二必修)
下一篇:人间词话(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