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861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论语》七则(人教版)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的伦理、哲学、政治、教育思想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作用

2、读准字音

3、掌握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词性活用的几个句子

【教学重点】

1、孔子的思想

2、课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走进文言写就的历史,与古人晤对一堂,孔子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在你的想象中,或许他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对他敬而远之,也可能觉得他是封建礼教的源头,对他加以批判。其实,对一个人的评价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同学们不妨借学习的机会去找《论语》的全书来看看,全面的了解一下孔子,对他有一个自己独立的、独到的认识。

古人所处的时代多少有点遥不可及,所言所行或多或少不能为我们所熟识,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也是正常的,讲解孔子,述说论语,所要表达的是我眼中、脑中的形象与意义。

二、写作背景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商后宋国贵族。少“贫且贱”,及长在鲁曾任相礼(司仪)、委吏(管理粮仓)、乘田(管理畜养)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约年五十)任中都宰、司寇,因不满意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离鲁而周游卫、宋、陈、蔡、楚列国,都不为时君所用,归死于鲁。曾长期聚徒讲学,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72人。古文学家说他曾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虽未必完全可靠,但孔子熟悉古代经典,可能曾作过某种整理工作。由于他弟子的活动,在他死后就形成儒家学派,对后世有重大影响。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在政治态度上是保守的,有利于有权势者维持旧秩序的要求。通过自汉代董仲舒以来儒家的补充修正改造,他的思想经过系统化,成为我国长期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奉为至圣先师。

三、照书下注解,读准字音,初步领会意思

四、教师领读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六、课文讲解

第一则  

子贡①问曰:“有一言而终身行之者乎②?”子曰:“其恕③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④。”  

【译文】子贡问:“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推已及人吧!”自己不愿意要的(事物),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人。

【评析】

     这一则选自《卫灵公第十五》,孔子在政治上属于改良性人物。他对春秋时代的社会动荡深感不满,希望借助周礼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制度,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也反对残暴的政治,强调“仁者爱人”,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所以,当颜渊向孔子问仁的时候,孔子说:“克已复礼为仁。”孔子曾对辫弟子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后来门人问曾参,孔子的话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注:尽已之谓忠,推已之谓恕。所谓的恕,即推已及人,具体地说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虽然是很简单直白的话语,但一个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一生都奉行这一点却很不容易。如果能做到克已复礼,做到推已及人,则达到孔子所谓的“爱人”,即仁的境界。

第二则

子曰:“其①身正,不令②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孔子说:“统治者行为正派,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统治者行为不正派,即使是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听从。

【评析】

  此则选自《子路第十三》,孔子认为统治者施行政治,管理国家和人民,归根到底要靠道德教化。孔子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为政要靠道德(感化),就像北斗星,安居其位不动,而其他的星星都向着它。鲁哀公向孔子讨教,如何使老百姓服从统治。孔子回答他:“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意思是,提拔正直的人放在小人之人上,老百姓就心服口服。如果提拔小人安置在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不服。所以孔子认为,对统治者而言,人个的修养非常重要。统治者本身端正(包括思想的纯正,行为的中正等),就是一个良好的政治的开端,用不着严厉的法令,社会风气自然随之转化,归于端正。如果统治者本身不正,却下达命令来要求别人,老百姓是不会心服口服、顺从领导的。

第三则

    子曰:“贤哉,回也①!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②,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③。贤哉,回也!”

    【译文】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居室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贤德啊,颜回!”

七、复习三则内容,齐读一遍

八、小结三则内容大意,概述孔子所表现出来的思想

十、作  业

1.  弄懂三则论语的意思

2.  背诵本课所讲的三则论语

 

第二课时

一、讲解后四则论语

第四则

颜渊、季路侍①。子曰:“盍各言尔志②?”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③,敝之而无憾④。”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⑤。”子路曰:“愿闻子之志⑥。”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⑦。”

  【译文】

    颜渊、季路陪侍(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季路说:“我愿意将自己的车马衣服拿出来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破了也不会后悔。”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季路说:“希望听听先生的志愿。”孔子说:“(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得到安逸,使朋友们得到信任,使年青人得到关怀。”


展开全文阅读
第五则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①。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②。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③。”

    【译文】

    孔子说:有益有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见闻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谄媚奉承的朋友,当面恭维背后毁谤人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是有害的。”

第六则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①。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②。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③。”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有节度的快乐为快乐,以赞美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多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以骄奢放纵取乐为快乐,以尽情游荡为快乐,以贪图安逸为快乐,就有害了。”   

二、总 结

 《论语》主要记言,是语录体散文。所选七则中,有直录孔子的言论,有记录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每则字数不多,仅三言五语,所记述的言论,直起直落,仅提出观点或提出结论,并没有论据或论证。

由于语言凝炼,思想内容极其深刻,所以一些语句已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成语,至今仍活跃在人民的语言中。

由此我们感觉到我们眼中的孔子有着文人的文雅,哲学家的智慧,政治家的抱负,同时他还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育人有方的好老师。走近他,谛听关于:“仁”的解说,明了他思想的深邃与闪光。

三、作 业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论语》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台湾蝴蝶甲天下(人教版)
下一篇:舒婷的《致橡树》赏析(鲁教版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