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502  
标签:教师随笔
苗族芦笙和芦笙舞a href=http://ruiwen.com/friend/list.php(教师中心专稿)/a
传说在很久以前,苗家居住在北方,为了自卫,就筑了一座城。那时候个部族经常打仗,苗家的兵马把敌人打的大败。他们回就到城里,杀猪宰羊,设宴庆祝胜利,大家开怀痛饮,所有的人醉倒了,只有一个不喝酒的人闲着无事,就去砍一棵戴杉老树来做芦笙管,有用竹管放置叶片,再安上一个葫芦,箍上唤香树皮。葫芦笙做成了,但他不知道吹什么调子。他想着葫芦笙是用这些东西制作的,于是第一句吹“杉老树,唤香皮,葫芦笙”;第二句吹“竹子安叶片,葫芦笙。”他越吹越高兴,就一个人边吹边跳起来。

    被打退的敌人派人来察看,见一个苗兵在场上吹着芦笙舞得快乐,心里暗想:他一个人就跳的那样团,我们咋个打得赢。这个敌兵就转回去报信去了。敌人第二次派人来察看,仍然如此,不敢贸然进攻。第三次又派人来察看,发现除一个人外,其他人都成了醉鬼,便挥兵杀进城中。城中酒醉的当即被全部杀死,酒醒的慌忙逃出城外,还有的酒醒后被围在城里出不来。逃出来的人在城外唱到:“城外有棵大青藤,拉着藤子爬上墙,越过城墙逃出城。”城里的人听到歌声,就拉着藤子悄悄逃出城来。

    逃出城的苗家东躲西藏,没吃没住。男人挖土洞,女人找野菜,白天躲进洞,夜里钻出来。但敌兵不时出来追捕搜查,洞里也躲不住,只有向南逃走。此时世间的苗家除了六男六女之外,其余的人不是被杀死就是饿死了。后来,为了纪念苗家世代居住的故地,他们他城垛绣在衣服上,田地绣在裙子上,黄河绣在裹腿布上,包谷挽在头发上,葫芦揣在身上。

    十二个男女青年向南方进发。一路上他们肚子饿了,脚也走破了,每当歇息之时,就把芦笙拿出来吹,因脚走破了,因此吹芦笙时弯着腰,唱调子时手扶着腮巴。逃出城来时敌人插草人在路边吓苗人,苗人朝前走看见草人就退回来,蹲下去看看不是真人又站起来朝前走,所以吹芦笙跳舞时有弯腰前进一步又后退一步有蹲下的舞蹈动作。他们解下腰带拴在一起,过五天五夜的水路,走五天五夜的旱地,渡过黄河长江,历尽千辛万苦,老到了贵州青苔阱,在那里定居下来了。

后来,为纪念因喝酒醉遭至失败而逃跑的艰难情景,就爱吹芦笙,跳芦笙舞了。

不过据史书记载,则另有一个说法,认为芦笙是在劳动生产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苗族《古歌》的传说:最古时,人们在收割稻谷休息之余,用稻桩杆来奏响娱乐,稻管长短不同,吹出的声调也不同,休息的人们听之悦耳,就兴高采烈。古代有一位非常能干的后生善耶挠,就用长短不同的六根稻管合在一起,接上一根吹蔸,吹起来,就成不同音调,优美动听。又有一个很聪明的姑娘叫做旺贾耶,有一天父母都出去了,阿旺妹去约寨上几位姑娘来家作伴,剪笋壳做鞋底。正是这一天,阿善哥发现几位姑娘在阿旺妹家走廊里,于是把自己做的稻管拿到阿旺家门外吹奏,逗姑娘娱乐,谁知都打动了姑娘们的心。听之悦耳,优美动听,坐立不住,一齐拥过来同承善开玩笑,有的用笋壳制成喇叭形,罩在阿善哥的稻管上,使之吹不响,然而正巧合,此时奏的声音更豁亮,更雄壮,更高亢。阿旺妹在家煮酸等老人回家食,此时听到阿善的奏乐。阿旺正在打酸,便忘之,而跑出来,又将打酸的提子挂在阿善的稻管上,使阿善吹不叫,没想到,善哥的稻管乐,反而更响亮,深厚,震耳欲聋,姑娘们又与阿善哥嬉戏,她们拉着阿善的手,让阿善松手,使他吹不成,可是阿善拿得更紧,吹得更欢,结果姑娘和阿善哥高兴采烈地跳起来,故把阿善砍的这玩节叫笼松,现在苗家仍叫做笼松,“笼”是姑娘们拿笋壳,酸筒罩放,“松”是阿善哥不松手,于是而名曰:“笼松”。随着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展,苗家人用金属铜片做弹簧,用竹管代表稻管,以创造出现在的芦笙乐器。

浙江大附中 施永中
标签:教师随笔 苗族芦笙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生活中的成语很有趣(教师中心专稿)
下一篇:苗族人的宗教信仰(教师中心专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