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217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礼拜二午睡时刻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策略性知识:分析人物要从人物表现的细节入手;

认知性知识:把握文本的母亲形象:慈爱、自尊、面对苦难时所表现的宽厚无比的忍受能力与有力的抗争精神;

初步理解拉丁美洲人的性格及精神存在方式;

    初步理解本文的写作主旨:塑造了一位坚忍、自尊的母亲形象来将人民唤醒,使人民思考自己的命运,反思自己的行为。

德育目标:

感知母爱的伟大,宽容的可贵。

教学重难点:

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归纳策略性知识:分析研究人物要从人物表现的细节入手。

一、导入(情境式)

在一个礼拜一的凌晨三点,那是个细雨淅沥的清晨,寡妇雷薇卡太太听见有人在外边撬门,慌乱中,她拿出了一支老式手枪,黑暗中她举起了手枪,猛扣扳机,一个小偷倒下了,一个年青的生命就这样在这样的清晨逝去了。人们称他“小偷”。

二、文本解读环节

(一)母亲形象分析

1、几天之后,小偷的母亲坐着破旧的火车、经过一个又一个一样的镇,来到这里,拜自己的当了小偷的儿子。如果你有一个当小偷的儿子,你会有带着怎样的心情?

参考:自责、羞愧、悲痛。

2、这位母亲真的怀着这样的心情吗?答案是否定的。同学们的预习作业中给出了“坚强、(“镇定自若的神情”、与神父交谈作者用了“不动声色”)固执(执意要求立刻见到神父)、自尊(不许哭)”等词,有同学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母亲外表的平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平静?

参考:否。外表平静而内心却是痛苦非常。

追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参考:女人愣愣地站在那里,两只手紧紧抓住皮包,除了电风扇的嗡嗡声外,听不到一点其他的声音;每吃一口饭都会想起儿子被打的情景。

人生中每天都要吃饭,每顿饭都要吃上好多口,每一口饭吃在嘴里,就是想起自己的唯一的儿子被打死的场景。就是这样儿子惨死的痛在母亲那里是要加倍的。高二(3)班的温李娜同学用了这样的言语来形容母亲:母亲是一个坚强、自尊、坚忍,但又深受的伟大的女性。她没有冲动地将悲痛表露出来,但又在言谈举止间处处表现出儿子的惨死带给她的深深的悲哀。

正是这种行为让我们尊敬她、钦佩她,从而体味生活的本质和人类最深的情感——母爱和母爱的伟大。

写作艺术分析:

情感的处理——节制胜于放纵

① 适当的隐忍和节制,让小说情节和人物自己说话,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二)主题分析

1、母爱的伟大我们无以辩驳,但是自恃拥有伟大的母爱就可以挑战世人的道德底线,就可以无视儿子是半夜潜入别人家的恶徒,就可以忘记羞耻两个字是怎么写的吗?

参考答案:P86我告诉过他不要偷有家的东西吃,他很听我的话。过去他当拳击手,有时候叫人打得三天起不来床。

解析:不相信儿子是小偷。(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误解)

2、儿子是小偷吗?

齐读P85页末段。

参考:是。证据:腰中没有系皮带,而是系着一根麻绳,光着脚。镇上没有人认识他是谁。 

3、证据确凿,母亲为什么还能如此大言不惭地声称儿子是个好人?

师读最后五行。

参考答案:证据:“在门廊的水泥地上响起了金属的碰击声和一个低哑的、有气无力的,极其疲惫的呻吟声:“哎哟!我的妈!”

请根据文中对卡斯洛死前的呻吟声,展开联想,描述他当时的生活境遇。

(一个人流浪到此,衣食无着。他已经饿了好久好久了,那晚实在捱不住了,只好偷偷地出来仅是为了找点吃的,而已。)

4、面对这样的一个小偷,受到审判的应该是谁呢?

师叙述1934年发生在美国的奶奶偷面包喂养孙子受审的事件。

与这件事情类似,文中的母亲不是被审判的人,而是一个审判者形象,她以自尊、坚忍的精神在拷问上镇上的人的灵魂。

5、小镇上的人是些怎样的人,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

  切入点:神父的表现和题目。

神父的表现:不知死者姓名 拿出一把生锈的钥匙

题目:象征着小镇人的蒙昧混沌的生存状态。

小镇人:贫穷、冷漠、蒙昧、 混沌。

介绍写作背景: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的状况正是如此。殖民者飓风般的掠夺和政权的反复更使这些国家处于极端的贫困之中,人民除了经受着贫穷之外,个体生命也没有丝毫的保障,普通民众对个体的生命的死亡不以为然。

在这样的混沌蒙昧、冷漠的背景之下,作者让一个有着生命的尊严的、敢于直面苦难的母亲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以一个有着尊严的生命的个体来警醒世人。在母亲的精神的感召之下,他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神父的变化:(可根据课堂时间的安排个别答或齐答)从最初的冷漠到为不知死者姓名而感到羞耻,到开始怀疑上帝的意志;小镇上的人也从昏睡的礼拜二午睡时刻醒来。虽然他们仍然抱着羞耻母亲的心情而来,起码他们从昏睡中醒来,走出了第一步。在小镇人的精神的清醒中母亲扮演了唤醒者的角色。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以母亲平静而尊严的面容,孱弱的身躯,逼视着小镇人从“梦中”惊醒,思考自己的命运,反思自己的行为。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民觉醒的渴盼和一个伟大作家的良心。

马尔克斯笔下的母亲形象

马尔克斯非常善于塑造母亲形象,她们都勤劳能干,有清醒明智的思维,有作为一位母亲的高贵尊严和对事物的敏感准确的判断力。在关键时刻,她们都是敢于以大无畏的态度和母亲的身份站起来和权威争辩。可以说马尔克斯把她们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而“母亲”本身更让人想得很多,因为她们是人类存在的本源,是生命意义的所在,是土地、国家、民族的象征,是拉丁美洲存在的象征。“母亲”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力量,时刻警醒着人们的生存状态。

写作分析:②小说忌讳作者自顾自的抒情,而主张把感情包裹于扎实的内容中,交由人物之口说出或由情节的自然发展去显露。

为什么神父都会在一个普通母亲面前不安,为什么枯萎的鲜花会令我们战栗,马尔克斯留下的疑问十分清晰,疑问后面的答案也是同样的清晰,让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感受到了,同时又觉得自己的感受还远远不够。

三、作业:

研读母亲克制自己情绪的语句,体会作者节制的叙事方式,并写300字左右的鉴赏性文字。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礼拜二午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离骚》原文和翻译(人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苏轼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