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953
标签:
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一厘米》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必修)
《一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母亲为儿女的成长所做的努力。
2、努力做一个善良,正直,诚实有责任感的人。
3、学习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体会比喻的妙处。
[教学步骤]
1、导入
上堂课我和大家一起感知了一个与“一厘米”有关的感人故事,这件事在生活中可谓是非常小的一件事,可在一位母亲的眼里它却成了一件毫不能含糊的大事,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2、这篇文章说了几个时间段的故事?中心矛盾冲突是什么?
明确:(1)坐车多买票(2)被误解逃票(3)投诉讨回公道。中心矛盾冲突是该不该买票,小说的情节发展分别对应着三个时间段的故事。第一是开端;第二是发展;第三是高潮和结局。
3、故事中,你认为陶影为什么在被误解后坚决要讨回公道呢?
明确:这关系着一位母亲在儿女心目中的形象是否完美,这件事关系到教育子女的导向,她希望把儿子培养成诚实正直,善良,有责任感的有教养的人,她深爱小也,正是这种爱,使她具有非常强烈的责任感,她要给小也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
4、除了陶影“被误解后坚决讨回公道,写信投诉”这个情节以外,小说在第一、二部分里,还有哪些情节都表现了她为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所做的努力呢?
明确:①她为儿子快乐,让儿子有小小男子汉的尊严,在儿子身高不够的情况下,爽快地掏出二毛钱买了不必要的票。
②为了不在孩子面前撒谎,她放弃了用票根报销的计划。
③为了培养有大家风度的孩子,她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把西瓜啃得太苦。
④倒班陪儿子逛寺院。
⑤在儿子面前,她强忍怒火,不与小青年争吵,不想让让孩子看她面目狰狞的一面。
⑥为了融化孩子眼里的寒冰,向儿子证明自己没错,求人帮忙写信向上级反映情况。
这些细节足以表现这是位对完美有着执著,全力以赴追求的伟大母亲
5、怎么理解这位母亲独立坐车不买票的行为呢?是否就因为如此,她不能成为伟大的母亲形象?
明确:第2段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她的一种自我安慰,以借以减轻内心的不安和愧疚的,所以我们不能从第2段就直接得出她是个爱占小便宜的人,其余各段的心理描写也能证明这一点。
6、如果让你谈谈你觉得陶影是什么样的人,以“我觉得,陶影是一个-----”这种句式来表述自己的看法,你会怎么说?
明确:陶影是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人;一个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母亲的人;一个不完美,有缺点,但却真实感人的母亲;一个善良自尊,有责任感,大度的人。这个小说人物形象也是符合小说人物典型性的要求的。
7、学习这篇小说,你们内心有哪些感悟或启迪?
明确:1、我们应学会体谅热爱父母。
2、我们努力做一个善良正直、有责任感的人。
3、警示为人父母者,在子女面前要诚实守信,率先垂范,言传身教胜于一切。
8、同学们,你们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之中,你平时都用心感受了吗?有没有同学说一说自己父母、亲人对自己关爱的小事例呢?你想对关心你的人说写什么?
(学生自主回答)
9、小结:
本课我们分析了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也深受小说情节的感染,今后需要的是我们更多地在深受教育的同时,切实付诸行动,去回报父母,有机会的话,同学们可去欣赏另一部小说—张洁的《世界上做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10、布置作业
①完成课后练习题
②欣赏张洁的那部小说
标签:
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一厘米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对中学古文教学的几点思考(人教版)
下一篇: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人教版九年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