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3374  
标签: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人教版)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徐鹏兴

(安陆市烟店程巷学校,湖北孝感 432600)

【摘要】目前,语文教学活动中,朗读训练依然是个薄弱环节。许多时候,朗读训练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朗读指导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误区。本文就朗读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优化朗读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目的是通过语文朗读的正确指导,让学生将文本读出童趣,读出真情,读出心声。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训练 误区 对策 

《课标》明确提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强调“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朗读的重要性,但纵观整个语文教学活动过程,朗读训练依然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朗读指导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甚至存在理解的误区。

一、当前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许多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朗读的作用,把朗读仅仅当成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过渡,往往是学生在听完教师范读或自读课文后,便很快在进入了对课文的分析和探讨,对读本身缺少指导或指导只停留在表面,而把绝大多数时间都消耗在轰轰烈烈的提问讨论之中。

2、朗读的人数少,形式单一

为了节约时间,教师一般只让几个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而相当大部分学生成了听众;在形式上也只是采用自由读和指名读,大多数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逐步被削弱。

3、指导方法机械单调,没有与对文本的理解有机结合

许多教教师为了尽快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目标,直接让学生在文本中注明哪个词重读,哪个地方停顿,哪个句子要读快,哪个句子要读慢,哪个句子要用激动的语气来读,哪个句子要用痛苦的语气来读等等,结果学生的感情朗读成了按图索骥的拼读符号,造成了情感的苍白,语言的生硬。

二、有效朗读的策略

1、保证有充足的朗读时间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获得语文能力和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孰读唐诗三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便是证明,试问,没有充足的时间怎么能做到“会吟诗”、“如有神”?朗读也是一项技能,只看、只听、只分析,不反复实践是不能形成朗读的技能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问、答”让位于朗读,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朗读。预习时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感情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并且读后要留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以评促读。

2、让范读真正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

大凡名师都是范读的高手,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并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让学生一下子把握了朗读的情感基调,找准朗读的感觉。教师的示范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范读全文或重点片段。假如课文比较深奥,生字新词比较多,教师宜在学生初读前范读,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字、读通句子,增强语感,也为有感情地朗读打下基础。二是随机示范。学生在朗读时,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朗读,或与学生对读、分角色读,还可以引读、领读等。如《珍珠鸟》一文中的句子“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窦桂梅教师这样指导朗读——

师:读这些句子要注意啊,它可是胆小的,你该怎么读才不吓着它们?

(学生读得有些重)

师:气重音可不能重。要是我读的话,我读得还要轻。因为它那么娇小,那么怕人的,我会这样读:“我便用吊兰……”

窦教师读得“小心翼翼”,学生鼓掌。

3、体验情感,以情助读

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大都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形象鲜明、韵律很美,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如果善于抓住这些特点,就会取到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

(1)找准文章的感情基调。每篇文章都是为表达作者的一种思想情感,把握住作者的情感基调也就基本掌握了朗读的切入点,这样既节约时间,又指导到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开国大典》一课,让学生先听录音,听过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都能体会出“激动、兴奋、自豪”之情。这样文章的感情基调便找到了。再让学生读,学生都能读出激动之情、兴奋之情、自豪之情。

(2)把握文章的形象,指导学生析读。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性语句,或把握个别用词特别形象的地方进行训练,让学生既知晓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又能在朗读中据以传情达意。

如《鸟的天堂》一文,针对有的同学将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中的“颤动”一词作为重音重读,教师是这样指导的—— 

师:同学们,刚才读得不错,不过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想象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情境?是什么在颤动?重读“颤动”是否符合这样的情境? 

(在学生想象到这一句所表现出来的情境,感受到“生命的轻微的颤动”后) 

师:同学们,请你们带着这种感受边想边读。 

(很多学生不由自主地在读“颤动”前作了一个稍长的气息停顿,再轻读“颤动”,效果极佳) 

《狐假虎威》一文中第四节有一段狐狸说的话: “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老师是这样进行朗读训练的:

师:狐狸说的这一段话很难读,大家想想,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兴致勃勃地练习。)

师:哪一位小朋友来读读?

生:(读的声音比较小。)

师:大家说,声音这样小,能把老虎蒙住吗?谁再试一试?(一男生读,声音大了。)

师:读出点味来了,但还要注意表情。请大家把书放下,看老师怎样读。(老师用略带夸张的语气,配以适当的手势和表情,读得有声有色,学生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展开全文阅读
师:大家再练练。(生练) 

师:谁站到前面来读?(一男生走到讲台前。)

师:假如你是一只狐狸,老虎把你逮住了(说着,用一只手抓住该生的肩膀),如果你不能把老虎蒙住,可就没命了!(学生进入了情境,读得很有感情,当读到“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一句时,还把脑袋晃了晃,蔑视地看了扮老虎的老师一眼。)

师:读得真好,你真正把这段话读懂了。同学们,你们也像他那样再练练。(生练。一会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有滋有味地读这段话了。) 

 (3)紧扣文章的韵律,指导学生美读。课本中有许多语言都具有动人的旋律,这种旋律由声调的高低强弱、音节的整齐匀称和语句的轻重缓急等因素构成,它给人们以抑扬多变、和谐悦耳的音韵之美。这种感受必须通过反复吟诵才能体味,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韵律特点,便能由此及彼地读好全文。《桂林山水》中“桂林的水真静啊……桂林的水真清啊……桂林的水真美啊……”这段话排列整齐有序,读起来朗朗上口,整齐匀称的排列中又有参差,形成了抑扬、悦耳的节奏美。指导时,让学生细细品味、慢慢吟诵,并根据语句的内在音律,抑扬顿挫地读出来这一部分。

(4)发挥想象,指导学生美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只有文本内容联系到了学生某一方面的生活经验,才能触动学生内心的独有的感受,朗读才有味道。这样的朗读才是在感情的朗读——“美读”。教师要善于利用语言、多媒体、绘画、配乐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读,把课文中的描写、叙述再现在眼前,并用自己的感受去融合,就会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

如写“林”时,有一句:“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林”比成了“海”。朗读时,让孩子们充分想象,想象林的种种绿色,就似那海水深浅不一的颜色;想象大海的广阔无垠,不正是“目之所及”,到处都能看到的“林”吗?再想象这连绵起伏的群岭,就像大海翻腾不息的波浪,“闪着银裙的白桦”就像海上朵朵白色的浪花……这样一来,孩子们的眼前仿佛真的看到了大海,看到了群岭起伏的“大兴安岭”,朗读时的气势和力量也显示出了大海的广阔,林海的无穷魅力。

4、注重朗读形式的多样化

学生是借助于反复读来感知文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但如果只是一味地机械地重复,便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不但体会不到读书的乐趣,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读的情绪。教师在设计朗读训练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阶段和教学内容灵活选用训练形式,以达到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全程参与的目的。(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去选择朗读训练的形式。学生的年龄不同,其认识、兴趣等特点也不同,朗读形式也应该有所不同。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可以多采用一些如表演读、开火车读、接龙读、同桌读或小组合作读、比赛读、齐读等形式。(2)根据教学阶段去选择朗读训练的形式。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其朗读训练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在品读阶段,主要是解决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并在读中体会文本语言的精妙。此时宜采用个别读、轻声读、看图读、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看、读中想、读中议、读中品悟,体会所读文本语言特色以及所表达的含义或思想感情。(3)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朗读训练的形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加深对文本思想感情的理解。如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篇幅较长,以默读为主、选择重点段落朗读为辅的方法。诗歌、散文采用诵读、精读的方式。让学生领读、自由读,甚至是摇头晃脑地闭目吟诵,让学生在头脑中浮现诗歌所描写的场面、景色。童话故事、戏剧就可以分角色朗读。 

总之,朗读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综合阅读基本功,教师只有通过平时教学中点点滴滴的熏陶,严格扎实地指导,坚持不懈地训练,才能使学生具有很浓的朗读兴趣,很强的朗读能力,很好的朗读习惯,形成终身会读书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小莲 让朗读真正走进课堂  小学教学参考 2007.03

[2]王建英 让朗读焕发迷人光彩  当代教育论坛 2007.11

[3]童灿英 精心预设高效的朗读训练 黑龙江教育 2007.7-8

[4]范海江 如何通过语言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008.08

徐鹏兴(1968--),男,湖北安陆市程巷学校教师,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管理员,研究方向为学生语文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

联系电话:13035173234     Eail:pengxing6@sina.com

 
标签: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畅游诗海,其乐融融——试论初中古典诗词鉴赏的途径和方法
下一篇:作文妙批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