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287  
标签:教学论文
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作者:  黄耀红 - huangyhedc 

      发表日期:   2001-05-08 10:12

      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黄耀红 

      语文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对绝大部分处在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来说,理论界言之凿凿的高论不都过是“有此一说”的边缘话语,“考试指挥棒”才是他们河流道上的唯一“航标”。所谓对语文本真性的思考多为少数思想活跃者走下语文讲台后的一种诗意的构想和心灵的放逐。 

      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意味着真情与个性的消逝,文学与文化的流失,想象与创造的衰退,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滑坡。笔者决非“圈内起哄”,只是想朴实地写下自己对语文教学的体验、观察与思考。 

      语文课:“学问”究竟有多深 

      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是学术的天敌。语文课几乎时刻都能遭遇这一“天敌”。一个学科的名字就足以让专家们一个劲地咬文嚼字:语文,语言文字乎?语言文学乎?语言文化乎?公理婆理,各执一词。笔者在想,如果当初语文这门课不叫语文,而叫母语之类,不知该如何去“顾名思义”?语文学科的性质也是个争得面红耳赤的话题,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文学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笔者无意于否定理论界的诸多研究成果,也无法对这“说”那“说”妄加评论。只是感到,语文教学研究是不是一定要由“形而上”到“形而下”?是不是一定要从定义与性质的界定着手?我们能不能更多地从学习者个人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去考虑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 

      语文学习的目的,无非是学会吸收和表达。吸收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阅读量的多少和质的优劣。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吸收的往往是无形的精神滋养而不仅仅是那些具有可操性的表达技能。你可以从名人传记中读到不同的奋斗轨迹,从而对人生的选择生出诸多感慨;你可以从描给高科技发展的文字中读到雄视天下的胸怀与气度,由此领悟到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崇高;你可以穿越时空隧道,与古今中外的智者进行思想的对话,借他们的智慧之光照亮生命的征程;你可以从飘逸着古典情韵的诗句中,遥想个人的悲欢和时代的兴衰。 

      阅读,是与我们相伴一生的精神家园。这个“家园”,直接影响着到我们的眼界、思想、学识和综合素养。中小学阅读教学正是建设这一家园的奠基工程。阅读教学最质朴的要求就是要让孩子们“好读书”,能从阅读中体验快乐与充实,并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基本的鉴赏能力,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然而,学生的语文课堂阅读却近乎“戴着镣铐跳舞”,少有真正的心灵自由。很多时候,孩子们不是在阅读,而是在做一门莫测高深的“学问”。摆在他们面前的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往往前有“阅读提示”,后有“思考练习”,它们像“伏敌”和“追兵”一样,把他们的阅读“逼”向编者根据所谓的知识系统与能力层级而设定的的“训练目标”。在这种前后夹击的阅读处境中,鲜活的文本大多成了诠释与印证某个知识点或某项读写技能的“例子”。一般的课外阅读显然缺乏这种“学术含量”,问题是,如果要孩子们从轻松随意的课外阅读走向“正襟危坐”的研究性阅读,相信其感受决不亚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篇血肉丰满、文质兼美的文章一旦被选入课本之后,它就不再是原来的“它”了,所有的文章都被强行纳入一整套不容置疑的“规则”中了。比如,运用了何种写作技巧、表达方式?选材、布局、语言有何特色?重点语段、重点词句有哪些?没有哪个语文老师敢抛弃这一套“规则”,因为这些“规则”几乎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学问”。为了获得这种“学问”,老师们不得不把一篇篇课文当成阐释“规则”的“例子”。为了说明这些“规则”运用得何其高妙,甚至不惜把文章拆成散装“零件”,供学生细细把玩。他们希望即使没有自己的讲解,学生也能操着这套“规则”去对付天下其他的文章,这叫“学会了阅读”。事实上,学生这样学完一篇文章之后,得到的是什么呢?他们会熟知诸如“小中见大”、“情景交融”等“写作术语”,或者用一种近乎思想品德课上的话语复述文章的主题意义,但对文章内容永远都是“夹生饭”。这种教学的弊端显而易见:理性知识多而滥,感性积累少而薄。结果是,学生得到了无用武之地的读写之“技”,丢弃的是影响终身的读写之“道”,得到的是漂亮的皮毛,失去的是质朴的本体。 

      固守“规则”的表现形式往往是僵化的板书设计、复述课文内容的认知性提问以及说文解字式的语言探究。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老师对预设的板书与问题的关注远胜于学生阅读心理的变化与阅读感受的丰富多彩。一堂语文课,学生几乎没有纯粹的读书时间,尤其是在公开课教学中,一般评课者往往把留出时间给学生读书视为课堂教学之大忌,说这样“气氛太沉闷”了。因为解读文章的一系列原则、方法、技巧的禁锢,语文课上的阅读转化成了问题研究而不是思维、思想和情感的“冲浪”。尤其是在标准化测试的“催化”之下,引导阅读的“问题”多被异化为一种“捉迷藏”似的“文字游戏”,使本来简单得不值一提的问题变得复杂无比。 

      笔者不知道这种异化的阅读有怎样的科学依据? 但拙劣如我者,深深感觉到这种“训练目标”至上的解读方式对个人语文能力的提高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 


展开全文阅读
      从中学起,我就对一直阅读情有独钟,语文成绩因此而名列前茅,但一直不喜欢上语文课。我对那种课文分析的套路太熟悉了,语文老师讲得神秘兮兮,煞有介事,而最后悠悠吐出的所谓“结论”却总逃不出“老生常谈”的怪圈。现在回想起来,唯一有用的是当时背了几十篇名篇佳作。这得益于我的父亲,他只读过两年简易师范,后来一直教语文,文字能力却享誉一方。多年后,他对我这个热衷于“启发式教学”的语文老师说,学习语文要有几招“硬功”,不是左分析右分析,也不是训练这训练那,关键是要背,尤其要背古代经典,然后是多写,始则“放胆”,终至“小心”。浮华汰尽显本色,我以为,多背、广读、勤写当为语文学习最质朴的规律。语文课的学问全在于此。抛开这一点,无异于舍本逐末。 

      语文老师:读写能力有多强 

      笔者手头有一本《毛泽东早期文稿》,书中收录了毛泽东同志于湖南省立一中(今长沙市一中)高中部学习时的一篇题为《商鞅徙木立信论》的作文。文章系影印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18岁的毛泽东所表现出的卓尔不群的思想与才华,而且可以欣赏到他那一手颇见功力的蝇头小楷。文章后面是当时一名叫“涤庵”的国文教师写下的评语,文字之老到,书法之精深,令今世之语文教师汗颜不已。什么是语文素养?这才是过得硬的素养。 

      语文老师应该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和文学的神奇力量有异乎寻常的敏感与激情,也就是说,语文老师始终要有一种独特的“语文味道”,要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而不是一个仅用文章学原理解读教本、以追求教学方法与技巧为要着的“教书匠”,更不是一个教参话语的复制者。 

      阅读是夯实教师人文底蕴,提高其思想境界与文化品味的基础工程。联合国第16届大会早就确定了“阅读社会”的概念,倡导全社会人人读书,认为“读书人口”在人口总量中的比例将成为综合国力的一项重指标。实践表明,任何出类拨萃的写作者,首先必然是永不间断、长于吸收的阅读者;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习惯的有无、阅读视野的宽窄和阅读积淀的厚薄。;一个有功底、有思想的语文老师,他的教学决不以教材的分析、教法的选择为本,他深知,真正的教学内力取于他读书的质量与数量。教学方法是常教常新的“流”,知识内功才是永远不息的“源”。 

      语文教师的阅读现状怎样呢?我们不妨先考察一下青年老师类似的学习经历。他们大多毕业于大学中文系,他们中学时代的课外阅读多处在“应试”的夹缝中,真正有意识涉猎文学经典的寥若晨星;进入大学之后,迫于就业压力,成绩优秀的学生多为备战考研而苦攻英语;而电脑网络、各类媒体所炒作的“文化快餐”以及汹涌而来的资讯诱惑使得当代大学生失去了夜读华章的宁静心态。这样三四年下来,为数众多的阅读积累还很浅薄的中文系学生就匆匆忙忙站到了中学讲台。语文老师的时间总是不够用,他们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与试卷,尤其要改那永远都改不完的作文。考试指挥棒的“神威”不仅把老师们的读书时间剥夺殆尽,而且限制了他们的读书内容。考试并不要求教师读多少名著,只是逼迫着他们带着“第三只眼”去寻找一些适合作阅读训练的精彩语段,并挖空心思想出若干的训练题。有人统计,目前有90%以上的教师有阅读习惯,但阅读的内容多为教学参考类书籍。不这样做似乎很难适应环境,在一纸试卷面前,阅读平乏或阅读丰富的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并非泾渭分明。我们很难看出目前语文考试中盛行的那一套与个人(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的阅读积累有怎样的必然联系。也许这是语文教师阅读内容单一,阅读积累单薄的重要原因。 

      笔者这里描述的不过是耳闻目睹的一些现象,并从教师的素养的今昔比照中引发点滴思索,对语文老师丝毫没有贬损之意,甚至从未怀疑过语文老师中不乏“读书破万卷”者。 

      阅读是吸收的通道,表达则是个人积累的外化形式。它包括流畅、自然、准确、得体的口语表达和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成理的书面表达。口语表达还要强调普通话的运用,书面表达要讲究书写的美观。笔者听过不少语文课,深深感到,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的口头表达不尽人意,词汇贫乏、句式单调、重复哆嗦、节奏不当、甚至语音不准者大有人在。我以为,丰富口头表达的内容比提高口头表达的技巧(如语音、节奏、停顿)要难得多。口头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思想、有魅力,仍然取决于个人的阅读与积累,取决于个人的书面表达水准。因此,表达能力的核心应该是书面表达。遗憾的是,在笔者有限的视野里,长于写作的语文老师凤毛麟角。他们热衷于给学生出这样那样的作文题,自身的写作能力却因久不练笔而日渐萎缩。在写作方面,“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古训不知给多少语文老师带去安慰!至于书写,能写一手美观而实用的粉笔字、钢笔字的语文老师已不多见,更不用说毛笔书法了。 

      语文是古老的,几千年中华文明涌动于字里行间;语文又是年轻的,它的大门永远向生活敞开。笔者在想,我们这些西装革履的语文老师与那种着一袭青衫、书卷味十足的旧式教书先生相比,或许体格更健壮、思想更激进,视野更开阔,知识结构更合理,但就语文读写的基本功来看,确乎有此今非昔比了。不知我们的语文教育是不是有此顾此失彼? 

      语文教材:谁在喧宾夺主 

      语文教材是教学的第一凭借。在一纲多本的原则下,语文教材建设正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单调走向丰富。从编写程序看,教材编写无非是少数教学专家根据有关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关调研、对教材的整体构架进行讨论和论证,对精心遴选的课文进行加工、编辑和再创造。这样,语文教材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家们的思想、才华、学识和经验。教材的整体构架、文本的选择与编排、阅读的导引与练习的设置、知识的介绍、活动的安排都应凝聚着编著者的苦心与智慧。因此,当面对一篇篇具体课文的时候,语文教师除了体味作者的本意之外,还得领会教材编者的编辑意图。笔者以为,不管专家们如何博采众长、深谋远虑,它终归只是一种有明显局限的主观意志。因此,编者意图不应该成为语文教学唯一的行动指南。居于首位的是阅读主体和阅读文本,附在其上的编者意图是第二位。或许有人会说,没有理解编者意图,何以展开语文训练?训练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把课文仅仅当成体现编者意图的“例子”,把它作为诠释知识的“论据”或“材料”。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文章的本意是“主”,编者所预设的知识要点、编写意图是“宾”。可是,在教材处理中,我们多数时候在犯着喧宾夺主的错误。难怪文章被选入教材中的许多作家,面对编者们添加的高深的思考练习无不目瞪口呆。 

      笔者有一个深切的体会,以前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后练习设计总是烦琐而无序。像吴伯箫先生的散文《记一辆纺车》后面就配有9道练习题,有这么多练习雄踞文尾,要语文老师轻轻松松地实现精讲恐怕会有些捉襟见肘。这么多的练习和不厌其烦的阅读提示要把我们引向哪里?无非要我们朝着同一目标迈进,直至达成对课文的同一种理解。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解答了编者提出的种种问题,但对《记一辆纺车》本身不会留下多深的印象。也就是说,我们亲近了编者,而远离了作者。 

      文本选择直接决定着学生在课堂吸收到怎样的精神食粮。在文本选择上,同样存在着“主”与“宾”的关系。笔者以为,语文教材的选文第一标准的文本的经典性。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应该是大浪淘沙后的“真金”。它应该集中体现以汉语言文字展示人间真善美的的艺术精品;它值得莘莘学子于习习晨风中诵读再三,于漫漫人生中慢慢受用。它应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能给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和“语言的底子”。语文教材的内容要有美的感召力,而语言一定是千锤百炼后的精粹。语文教材的文本选择永远追求一流! 


展开余文
      我们在考虑文本经典性的同时,还得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审美心理,考虑他们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这些都是选文时的“主”。如果我们过分强调文本所负载的“道”,像选代表一样选课文,这样选择的结果恐怕只能是良莠不齐,学生接触的很有可能就是二三流文本。重“道”轻“文”同样是“暄宾夺主”之举。 

      对于文学作品之外的实用文章,同样应该最大限度地展示语言的运用之妙,展示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天生姻缘(文学作品也应如此),而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生命、科技、环境等方面的教育(那不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笔者以为,这类文章在教材中必不可少,但比例不能太大,因为它的语言示范性和给人的影响远不及文学作品那么强大而深远。 

      语文教材的理想的状态是,阅读教材至少由两部分组成,有一本薄薄的供学生诵读的经典文章(有为数不少的古代诗文),另有一本厚厚的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见识、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文章。就教学而言,固然少不了阅读要领和鉴赏门径的示范和指点,尤其不能缺少的是,就像我们平时无拘无束地与朋友谈论某部作品的感受一样,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畅所欲言地交流读书心得。就是说,学生的阅读应该既要植根于经典的土壤,又广泛采撷阳光雨露。 

      总之,无论是语文课堂教学故作高深的“学问”、语文教师读写能力的贫乏,还是语文教材喧宾夺主的缺失都使得语文这门本该洋溢激情、闪烁灵慧之光的学科越来越失去了语文的本来面目。没有语文的语文课就像没有情人(非狭义)的情人节一样令人惆怅而无奈,走出这个误区,还得从脚下迈步。 

      (作者单位:湖南教育报刊社) 

      ---------------------------------------- 

      黄耀红

       

       

          

        RE: 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回 复 

       

      作者:  lmazi - lmazi (浏览次数: 39 次)

      发表日期:   2001-05-08 10:27

      二十世纪的后五十年,是教育受到严峻考验的时候。可惜,教育没有经受得住那个考验。所以,成了重灾区。语文尤其如此。语文的教育方针和指导思想都要进行反思,教学方法,其小小者也。没有语文的语文课,其表面现象也。 

      ---------------------------------------- 

       

       

          

        RE: 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回 复 

       

      作者:  李镇西 - l_zhenxi (浏览次数: 27 次)

      发表日期:   2001-05-08 12:46

      耀红: 

      遗憾的是,你没能参加我们前几天的聊天! 

      下次来吧! 

      镇西 

      ---------------------------------------- 

       

       

          

        尴尬的语文教师  回 复 

       

      作者:  好好小子 - boyipei (浏览次数: 27 次)

      发表日期:   2001-05-08 12:47

      尴尬的语文教师 

      文 苗金德 

      将语文教师推到历史前台,成为众媒体关注的焦点,这是几年前的事了。我以为在应试教育达到鼎盛时,语文教师扮演的角色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这样那样的不足,实在不算什么,或者说语文教师本身并没有错。但时间转到现在,相对重视人文性的语文新教材已于2000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强调素质和能力的“3+X”高考已扩大到全国半数以上的省份,而喊得响做得也有成效的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在如此大背景下,呼唤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已成为势所必然。今后的语文教师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或者说现在的语文教师将面临什么样的尴尬问题,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语文教师不喜欢语文 

      语文教师不喜欢语文,这是让局外人感到困惑而又不可思议的事,然而更不可思议的是,不喜欢语文的语文教师可以教出好成绩的学生。这是一个悖论?也不是,因为这里教育的最终结果已经异化为卷面成绩,而这卷面成绩是很难体现一个人的真正水平。在我们的想象中,语文教师喜欢语文这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语文是什么?你看语文教师办公桌上,翻烂的课本、教参和与课本配套不配套的试卷(附所谓的标准答案),真正的语文连个影儿也没有。 

      语文教师,现在仍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你跟语文的差距有多大,或者说你是真的喜欢语文而当上语文教师的吗?回答几乎是让人失望的。 

      语文本来是众多学科中最具人文性的学科,这一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决定了要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首先是喜欢这一学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自己必须对语文有热烈的兴趣。布鲁纳说:“教师不仅是传播者,而且还是模范,看不到语文妙处及其威力的教师,就不见得会促使别人感到这门学科的内在刺激力。”(浙江教育出版社《教育过程》1993年版) 

      的确,一个不喜欢语文、不喜欢广泛阅读的语文教师,一个不懂语文“妙处”的语文教师,是不可能使他的学生感到语文学科的“刺激力”,自然也无法使他的学生热爱语文学科。有人对高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看过“古典四大名著”中的其中一部的人不到10%,至于国外的名著,如《复活》、《红与黑》、《老人与海》、《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在126名问卷者中竟无一人涉猎。为什么会这样?只要看一看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是怎样的就明白。从对初高中语文教师的调查来看,真正看过“四大名著”的是少而又少,仅占调查数的20%,至于利用休息时间看现当代的中外文学作品的,更属凤毛麟角。不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就是获得国内知名度最高的“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又有几人在看呢?语文教师不看书,对“名著”不感兴趣,又怎能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呢?语文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然而,我们上语文课,如工人做工一般机械;做语文教师,已成了一种谋生手段,其职责就是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即肢解一篇篇有价值无价值的文章,应付一次次乏味得令人窒息的考试。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然而课堂上已见不到“文”,至于“神韵”、“领悟”更是无从谈起。“名篇”不名已是不争的事实,多少名篇为一个个语段所代替,而对语段也不过是采用肢解的方法,抠这个词,辨那个句,左一个层次,右一个句序;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少了,师生沉浸在课文中创设的文情并茂的佳境少了。多少作家用心血凝结成的篇章,被教师讲得平平淡淡,毫无滋味,使之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绪破坏,语文失却魅力。无怪乎学生说不少文章我们自己去读倒很激动,可一经课堂上教师的分析,就提不起精神。这不是语文之故,而是我们做语文教师之错,因为我们进行的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真正的语文教学,做教师的不仅是传授知识的问题,更是将自己对文章的领悟、评判(当然这领悟、评判能更大程度地切近文章的本意)传达给学生,在愉悦之中接受语文的熏陶,从而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教师不擅长语文 

      语文教师不擅长语文(写作),这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说白了,语文教师不会写是很正常的,因为考试的方式不正常,才使不正常的事成了正常。语文教师会写、善写应该是份内之事,如同美术教师画画,音乐教师唱歌。然而,美术教师要画画给学生看,音乐教师要领唱给学生听,语文教师却可以不写给学生看。于是,不会写文章的人大可以去做一个说不定蛮称职的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能写是理所当然的事,一所学校,最会写的应该是语文教师,相比较而言这判断可能是对的。但事实又明摆着,发表文章最多的往往不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师中除有人偶尔发表过所谓的教学论文之外,又有几人在写散文或其他,这里只是说写,而不是发表。实实在在说,现在是语文老师的,能写的几近没有。这话语文老师听了最要动气,我自己也要动气,但动气又有什么用呢?因为我们没有底气。 

      虽然我们没有什么底气,但在学生面前似乎又显得底气十足。我们常常是这样说,作文要怎样构思、怎样布局,要怎样琢磨、怎样去写,这样说几乎没有讨价的余地,于是听话的学生会奉为圭臬。而令人忧心的是我们没有感觉到这样做是在“误尽苍生”。真的很难想象,一个语文教师自己不能写,却去指导学生作文;自己构思不出一篇文章,却能让学生去琢磨文章的写法。语文教师本事不小,尽管自己平时不作文也写不来作文,但评点起学生的作文时,又显得无比的“大气”,空洞说教者有,隔靴骚痒者有,甚至错对颠倒者也有,把作文中许多精妙之处作为“劣质品”处理掉。 


展开余文
      记得前年《浙江教育报》登过一篇题为“老师,你能作文吗?”的文章,用语尖刻,但确是实情。如此景况,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做语文教师的震惊和深思。语文教师会写理应不成问题,不成问题现在却成了大问题。上海《语文学习》举办过一次教师、学生的同题作文竞赛。出人意料的是教师的作文,总体水平竟不及学生,令评委们瞠目结舌。 

      从道理上说,语文教师能写,不仅在于指导学生作文,还可以产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桃李效应”。教师若能写出好的散文,学生也能写出好的散文,教师的文章若能发表,学生的文章也能发表,这种事俯拾皆是(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至少在“文革”以前)。 

      冯骥才、从维熙同读于北京四中,受同一语文教师的影响,使他们爱上语文,爱上文学并成为作家,至今回忆起他们的语文老师来也感慨系之。语文教师能写,更深层的是影响对教材的分析把握,抑或是讲课的层次安排,语言表述和课堂结构设计。 

      法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变为自己的东西。”确实,能写的人对教材的分析往往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深受学生欢迎。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因为没有写作的体验,更多的是对教材表层的理解,或依照教参的说法人云亦云,整堂课中没有“我”的主体意识和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上课冰冷,刻板,乏味。学生不喜欢语文,语文教师不受学生欢迎,也就不值得惊呼了。 

      语文教师半桶水 

      有人说,语文老师是最容易当的老师,识几个字,讲几篇有统一说法的课文,做几张有标准答案的试卷。这话不假。但也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师不是容易当,最容易当,而是难当,最难当。 

      语文老师难当,现在已基本上在业内达成共识。它不仅是要语文老师喜爱语文、擅长语文(作文),还需要有丰富的语文知识。 

      如果说前者表现为语文老师要“作家化”的话,那么,后者则要求语文老师要“学者化”。 

      在中学各门学科中,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它的知识内容涵盖极大。因此要求语文老师应该对各种知识进行广泛涉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除具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外,应当有一定的相关知识,事实是许多语文教师没有关注美学、哲学、经济、社会、自然等学科的常识。 

      《庄子》上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说明了知识之于教师的重要性。但说到底,语文教师要成为一个考试“专家”容易,而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杂家”实在困难。 

      因为语文教师缺少相应的知识,使之出现一种怪象,各学科中最热闹的要算是语文,效果最差的也要算是语文,这也是业内业外人士对目前语文教学的评语。我们语文教师上课,相当多的是对知识的低层次重复,自小学至高中,反来复去的是在字、词、句等上面做文章,或者让学生花很多时间去反复做一些没有多少意义的“标准化”试题。这不仅使自己成了试题“专家”,也使学生成了只会做题的试题“专家”。试题畸形了,语文畸形了,语文教学的效果还能好吗!我以为与其说学生不喜欢语文,还不如说不喜欢语文教师,不喜欢语文教师的简单的知识结构。 

      尴尬之后的非分之想 

      尴尬语文教师,肯定不止这三种,但可以说这三种是最关键的,甚至是致命的。尽管我们可以喊得很响,但要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多么的难呀。因为这是几十年来对语文的误解,使语文教师积重难返,而更难的是本不应成为语文教师的人(对语文没有兴趣)成了语文教师。“语文最容易”、“语文教师人人能当”,是以牺牲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为代价的,这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因此本文在反观我们语文教师的现状之后,也顺便作几点非分之想。 

      第一,对未来的语文教师进行素质测试。为了让下一代能真正意义上接受语文教学,为了使素质教育顺利进行,为了使语文的人文性的地位得以确定,为了使以后来做语文教师的人不再尴尬,我想师大中文系在录取新生时是否象音乐、美术一样,进行素质方面的测试,而这测试不求复杂,让测试的学生当堂写一篇作文即可。 

      第二,语文教师要耐得失败。现在对学生的考试,还是沿习应试教育的模式,哪怕以后完全是素质教育式的考试,语文不同于数理化或政史地等学科仍是非常明显的,即知识之间的衔接不是很严密,教学效果(主要指语文能力)也不可能是立竿见影,但教师的高素质一定能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更多的耐得寂寞和牺牲精神,这不仅是对教学学生而言,其实也是对我们语文教师自身素质提高而讲。 

      第三,语文教师要培养自己对语文炽热的兴趣。如果一个教师终日以书为伴,这个书最好不是教参、教材和其他考试资料,而是一些所谓的“闲书”,即“三教九流”之类的,哲学、美学、社会等大部论著,抑或小说、杂谈、书评等短章残篇,那么,这个语文教师往往是很合格的。同时,作为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写一些文章,文学的学术的,长的短的,只要在写(当然最好发表),自身的文学水平就会与日俱增,理论修养也会蒸蒸日上。如此,语文教师的素质一定能得到充分保证,而语文教师中出几个鲁迅、叶圣陶、朱自清也成为可能。 

      《大地》 (2001年第二十三期) 

      ---------------------------------------- 

      不出自家门, 

      知晓天下人。 

      所有莫名文, 

      云集在此屯。 

       

       

          

        RE: 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回 复 

       

      作者:  木棉 - mumjl (浏览次数: 22 次)

      发表日期:   2001-05-08 13:47

      做老师难,做语文老师更难,而要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真可谓难乎其难了! 

      耀红是思考的智者,是清醒的语文人,是有心的求索者。 

      我们圈内应该多有这样的“起哄”。 

      我们没有理由等待,没有理由等圈外人士大呼“语文教育害死人”的时候,再来回看一脸的尴尬和失态。 

      文中许多看法颇有见地,作为语文人,我深有同感。我目前在做一个阅读教学的研究课题,希望与你多有交流。 

      你文中谈到,文学作品之外的实用文章语言示范性和给人的影响远不及文学作品那么强大而深远,选文不宜过多的看法,我有不同意见。构建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单靠文学的养分是不够的。况且,我们毕竟不是以培养文学人士为教学目标,以长远的眼光看,学会并善于多方面(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的)、多渠道获取大量信息,在吸收的基础上整理、加工并内化为自身的财富,是学生在未来社会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能力。现在的教本里,有值得诵读的经典文章,也有开阔眼界的自读课文。问题在于施教者如何驾驭它。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具体的话题,希望我们能往深处挖一挖。 

      至于老师的一桶水半桶水的问题,我很欣赏黄玉峰老师的做法,语文老师自身的功底和垂范作用相当重要,可是语文最该做的,是不满足于给学生一桶水,而让他乐于、善于自己到大江大河里去汲取。 

      木棉暂回至此 

      ---------------------------------------- 

      ( mumjl 于 2001-05-08 13:49:06修改过本帖 )

       

       

          

        RE: 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回 复 

       

      作者:  lm1220 - lm1220 (浏览次数: 20 次)

      发表日期:   2001-05-08 13:55

      我们的语文老师讲得如痴如醉,我们的学生常常是听得直打瞌睡。一门最有味的学科成了这种状况 

      ,谁之过呢? 暂时可庆幸的是我这个语文老师,还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上了这门课。不过因没按规矩教,免不了要受一些气, 我也认了,但为了学生决不改悔! 

      
标签:教学论文 没有语文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无意间拣到了一粒珍珠
下一篇:我为今年高考出作文题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