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2837  
标签:备课资料
浅析《学记》(必修)
陕西勉励县杨家山中学:戚继祥

      邮编:724200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体系相当完备的教育专著,全文约1200字。它是《礼记》中的一篇,据郭沫若考证,作者可能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成书于战国未年与汉初之间。全文对我国古代教育的目的,学校的设置、招生、考核内容,教师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教学的目的

       《学记》中说“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建国君民”(建立国家统治人民),可见统治者把教育放在首要的地位。在这一目的之下,又提出了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化民成俗”(教化百姓,形成好的社会风俗)。所以《学记》又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充分体现了统治者把儒家的教育作为 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为政治服务。

       二、学校的设置、招生、考核内容

       1、学校的设置

       《学记》中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说明,中国古代,也曾广设学校以施行教育,它的制度,是每二十五家设立“塾”,以教闾巷中各家的子弟;每五百家为党,党内设立“庠”,以教闾塾中所升入的子弟;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即术),遂中设立“序”,以教党庠中所升入的子弟;天子的首都或诸侯的国都,设立大学,以教天子诸侯等贵族的子弟和遂序升入的学习成绩优秀的子弟。由此可见,古人对于学校的设置,是按照行政区划层层设置的,十分周全,这也是政教关系十分密切的一种反映。  2、招生与考试制度。

       《学记》曰:“比年入学,中年考核。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大学每年有新生入学,每隔一年要考查他们的学业成绩。第一年,考查他们是否能分析经义和章句。辨别自己的志愿,决定学习的趋向。第三年,考查他们能否专心学业和同学之间是否融洽,共同研习。第五年,考查他们学识的广博和亲近老师的程度。第七年,考查他们议论学业是非能力,以及能否择其善人为友;在这个学习阶段内,他们如果都能达到标准,就叫做“小成”。到了第九年,就应该考查他们能否做到推理论事,触类旁通。虽独自立说,却不违反老师的教诲,在这个学习阶段内,他们如果能达到标准,就叫做“大成”。经过这样学习后,将来就足以教化民众而变易旧的风俗,并且使周围的人心悦诚服,远处的人响往来归。这就是大学的教育宗旨。 

       《学记》在这里讲的是大学的修业年限和视学制度。大学修业九年,分前七年后二年两个阶段。每两年考查学生成绩一次,每次考查都有重点,而且不仅考查学业成绩,也考查操行成绩。这可能是《学记》作者的设想,因为当时还不可能有学年制度、班级授课制以及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然而这种设想也是可贵的。  3、重视开学典礼。

       《学记》中说“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这说明大学开学的仪式是很隆重的。在开学时,由官吏穿着礼服,供奉祭菜,举行祭礼,以示尊师重道。“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在开学典礼时进行目的教育。要学生朗诵《诗经·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表示君臣宴会作乐,上下和睦。教育学生学习是为了做官,管理国事。今天看来,这目的的本身不可取,但重视目的教育是对的。因为在隆重的开学典礼时进行目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取得良好的效果。这说明古人对目的教育是十分重视的。我国至今仍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  4、有严格的组织纪律。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学生要按鼓声打开书箧,如今天学生按着铃声上课一样,可见学习纪律是严格的。目的是使他们重视学业。至于“夏楚二物,收其威也”的体罚制度,是封建社会的棍棒纪律,与我们今天提倡的自觉纪律是不相容的。 

       总之,《学记》在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方面的论述,有的到了两千年后的今天仍有积极意义。由于时代、阶级的局限性,有的今天看来显然是不合适的,这并不奇怪。 

       三、教师观

       《学记》中对教师的地位、作用,教师的素质,教师在教学中应掌握的艺术都作了详细的论述。

       1、“尊师”和“亲师”观

       《学记》中认为“是故君之所以不臣者二”,“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认为君王不以君臣关系来对待老师,免除“北面而朝”的臣下之礼。这充分说明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这种尊师之风是难能可贵的。又提出“师严”( 尊师老师),才能“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所以,尊师成为民知敬学的先决条件。《学记》还认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为长为君的前提条件是为师,要为长为君必须具有教师的道德品质和学问才能。

       《学记》不仅把“尊师”提到很高的位置,而且还提倡“亲师”之风。《学记》中说“故安其学而亲其师”, “五年视博习亲师” ,“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认为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安其学”,并在考试时也考亲师的内容。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同老师的关系越亲近,越亲近,就越易达到“虽离师辅而不反”。 当然这种“尊师”,“亲师”之风是建立在统治者“建国君民”,“化民成俗”的教育目的之上的,也体现了教师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地位的重要性。


展开全文阅读
       2、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教师应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学记》中要求教师教学生,不仅要学课内正业,而且要学课外的杂艺:“学操缦”(学音乐)、“学博依”(学文学)、“学杂服”(品德养成)。说明教师必须有这些广泛的兴趣爱好,才能教好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行为发展的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师应认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总是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局部到整体。《学记》中说“幼者而弗问,学不躐等也。”年少的学生只能听而不能问,以此教育他们学习有先后次序,而不应越级。又说“不凌节而施之谓孙”。教学过程 中不超越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而教育叫合乎顺序。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传授知识,并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注重程序化、系统化,不可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行为发展规律:《学记》中提出“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教之所由废也”。《学记》中认为 “禁于未发”则兴,“发然后禁”则废。教师要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种种不良行为,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否则,“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待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很维扭转过来了。“当其可而学”则兴,“时过而后学”则废,即要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所以教者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应早加预防,对学习行为应及时施教,不能错过时机。正如《学记》中所言:“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所以对学生的行为及时加以预防、了解是做教师的首要条件。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学记》中说“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认为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才能得不到充分发展,教学方法违背了教学原则,提出不合学生实际的要求。这就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法原则。《学记》指出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在学习中存在的四种过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学记》可贵之处不仅指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四种过失是: 多(贪多)、寡(务少)、易(态度轻率)、止(畏难中止),而且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产生这四种过失的根本原因是:“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说明,一方面教师要了解学生个性的差异(心之莫同也),要“知其心”“尽其材”, 然后才能“救其失”;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过失要一分为二,全面看待。正如王夫之在《礼记章句.学记》中所云:“多寡易止,虽各有失,而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以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则善长矣”。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寡易止”是坏事;而贪多便于博渊,务少易于专深,轻率勇于进取,畏难安其扎实。这“博渊”,“专深”,“进取”,“扎实”又何尝不是好的因素。这样得与失,好与坏不正是辩证统一的教学原则体现吗?教者应全面看待学生的优缺点,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做到取长补短,长善救失。这就是“教也者,长善而救失也”。

       (3)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教学艺术

       语言方面的艺术:《学记》中对教师的语言的具体要求是:“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教师讲课的语言要简明而通达易晓,微小浅近而蕴含着完善的道理,举例不多而使人明白。这说明教师的语言不但要精简完善、言简意骇、富有深刻的道理,而且语言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跟着老师去自觉学习(继志矣),可见教师的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艺术: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学记》中把学生会提问比作砍树劈柴。先砍(劈)容易的地方,再砍(劈)坚硬的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这样久而久之,就愉快地容易解决问题(把树砍倒,把柴劈开),不会提问的人与此相反。这要求教师提问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局部后整体,注重知识的程序性、逻辑性,逐渐增加问题的难度和深度,这样学生对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学记》又说:“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 然后尽其声,不善问者反此”。学生问的问题小而浅,教师回答不要小题大做; 若学生问的问题大而深,教师要旁征博引,深入分析,作出回答,这正如撞钟一样,“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提出问题回答问题都要从容不迫,好像撞钟一样,只有从容不迫的撞,然后才会余音悠扬不断(尽其声)。这说明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都要大小适宜,不可小题大做,也不可大题小作。

       教师要善于运用类比方法,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学记》指出:“古之学者,比物丑类。”认为古代的学者,能够比较同类事物,找出事物的一般规律。然后让学生开动脑筋,对其它事物进行分析、比较 、综合、抽象、概括,从而推知其它事物的一般规律,让学生懂得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道理。这正如《学记》中所云“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这“ 鼓”、“水”、“学”、“师”并不等于“五声”、“五色”、“五官”、“五服”;但若没有“ 鼓”、“水”、“学”、“师”,则 “五声不和(和谐)”、“五色不章(鲜艳)”、“五官不治(功能)”、“五服不亲(亲密关系)”。这说明老师通过对同一类事物的讲解,学生才能推知其它事物,若没有老师的讲这一类事物的事理,学生也不会推理其它事物的事理。这正如“ 鼓”、“水”、“学”、“师”与“五声”、“五色”、“五官”、“五服”之间的关系一样,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这样,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教师要科学设计练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学记》中说“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之者,可以有志于学矣”。认为有经验的冶铁工人给儿子传授冶铁手艺,就先教他学会用皮革制成鼓风裘;有经验的造弓工人给儿子传授造弓手艺,则先教他学会用柳条编成箭袋子;训练小马架车,则先由大马来带,小马跟在车后面跑。这种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反复练习的原则是对练习提出的具体要求,并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1、启发式原则

       《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所谓“喻”是指启发诱导的意思。这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原则。又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多方启发诱导是当教师的条件。可见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学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开而弗达”,“言及于数”。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经常加以检查指点,而不告诉学生的答案,让学生用心去思考,启发诱导而不包办代替,不大量灌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为实现这一教学原则,《学记》中提出的要求是:一是“道而弗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二是“强而弗抑”。激励学生而不要压抑学生。三是“开而弗达”。指点学生而不要代替学生作出结论。这三个要求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起引路人的作用。教师要善于指引,善于鼓舞,善于启发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去走,对学生不拖着走,不压抑,不要包办。 只有这样,才能“道而弗牵则和,”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强而弗抑则易,”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让学生克服困难,顺利地进行学习。“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发展智力。总之,只有做了“道”、“强”、“开”的工作,才能达到“和”、“易”、“思”的要求。


展开余文
       2、循序渐进原则 

       《学记》中这一原则是指系统性、量力性、以及因材施教等原则的内容和要求。《学记》中对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是 :其一是:“学不躐等也”,是指教学不能超越学生的年龄的接受能力。教学时应把知识系统化,教学的系统化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知识设计的前后顺序,教材要有一定的连贯顺序,学生的学习的知识要以旧引新,循序渐进。教学若不按部就班地系统地进行,就会“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陷入混乱的境地。使教学没有系统性,连贯性。从而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违反教学规律。其二是:“不凌节而施”要从学生的年龄和才能出发,因材施教。不要教小的、钝的学生太多太深的知识,超越他们的接受能力,使学生“吃不了”;也不要对大的、有才能的学生,教的太浅太少,使他们“吃不饱”。《学记》要求要在“节”的限度以内,做到“教不凌节”,“学不躐等”,循序量力地进行教学。《学记》主张“幼者听而弗问”,为的是“学不躐等也”。“良冶之子”之所以“必学为裘,”“良弓之子”之所以“必学为箕”,“始驾马者”之所以要“反之,车在马前”,都是说明要在“节”的限度以内循序渐进而不“凌节”的意思。《学记》反对“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只顾赶进度,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因为它违背循序渐进的原则,“凌”了“节”。教与学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俗话说“多则惑”,“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道理。

       3、教学相长原则 

       《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可见《学记》不仅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原则,而且还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论述了这个原则: 首先,从教师方面讲:“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师通过教学生的过程中,感到困难,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督促自己再努力学习。这就是“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才能“自强”。 其次,从学生方面讲:学生从老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需要自己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好处和难处。愈学兴趣愈高,眼界愈开阔,也就愈感到自己的知识的贫乏,从而发奋“自反”,求得长进。所以说:“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由此可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不断学习,除了学习书本,师生还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故曰:教学相长也。”《学记》提出的教学相长原则,具有辩证法思想因素,它发挥了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思想,揭示了教学工作中的客观规律。 

      4、“藏息相辅”的原则 

       “藏息相辅”原则,也就是课内与课外、劳与逸相结合的原则。《学记》认为课内是在规定的时间传授正课,“时教必有正业”;课外应有休息、游戏和作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还认为,正课固然重要,课外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课外各种有益的活动,不仅可以成为辅助正课的一种手段,而且可以引起学生对正课的兴趣,加深对正课的理解。如果课外不学“操缦”(音乐)、“博依”(文学)和“杂服”(品德)等技艺,课内就学不好“弦”(即乐)“诗”和“礼”。因此,必须要求学生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劳和逸相结合。所以《学记》指出“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如果不提倡课外的技艺,学生就会学不好正课。因此,善于学的人,要课内与课外、劳与逸相结合。“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这样使学生能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学记》能在两千年前,就强调了课外活动的重要性,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5、“相观而善”的原则 

       《学记》提倡“相观而善”。认为学友间要互相交往,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所以视学的时候要考查“论学取友”。在谈到“藏息相辅”原则的作用时说它可以使人“乐其友”,并把“师”、“辅”(友)并称。因为同学、朋友之间人人都有优点,可以“相观而善”,相互学习,相互切磋,人人都有优点。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善于“择其善者而从之”,就可以得到长进。相反的情况,便是“独学而无友。”一个人冥思苦想,有问题无处可商量,久而久之,成为“孤陋而寡闻”的井底之蛙。 但是,《学记》中认为交朋结友应有选择性,交好友可以相互促进;如果结交的是些酒肉朋友,整天言不及义,那就会使人忘却老师的教训,忘却学习,荒废学业。这就是“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这可以说是孔子“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思想的发展。《学记》不仅指出了交往的有益作用,还提出了交友要有选择性,这是它的可贵之处。

       6、长善救失原则 

       《学记》对这个原则的阐述,既包含重视正面教育的意义,又包含有因材施教的思想,是极其可贵的。《学记》指出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在学习中存在的四种过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学记》可贵之处不仅指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四种过失是: 多(贪多)、寡(务少)、易(态度轻率)、止(畏难中止),而且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产生这四种过失的根本原因是:“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说明,一方面教师要了解学生个性的差异(心之莫同也),要“知其心”“尽其材”, 然后才能“救其失”;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过失要一分为二,全面看待。正如王夫之在《礼记章句.学记》中所云:“多寡易止,虽各有失,而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以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则善长矣”。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寡易止”是坏事;而贪多便于博渊,务少易于专深,轻率勇于进取,畏难安其扎实。这“博渊”,“专深”,“进取”,“扎实”又何尝不是好的因素。这样得与失,好与坏不正是辩证统一的教学原则体现吗?教者应全面看待学生的优缺点,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做到取长补短,长善救失。这就是“教也者,长善而救失也”。

       五、教学方法

       1、讲解法 

       教学离不开讲解,讲得好坏,除了正确地掌握内容以外,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严密地组织教材。因此,《学记》向教师提出了三点要求。 

       第一,“约而达”。就是说教师讲课要扼要,将主要意思充分表达出来。语言要精炼而完善。 

       第二,“微而臧”。教师讲解要有重点,既要扼要,又要精辟;语言浅近微小而蕴含着至善的道理。要做到“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吕氏春秋》) 

       第三,“罕譬而喻”。意思是举例不在多,却很能说明问题。教学少不了举例,“举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但例子要典型,有代表性,要恰到好处,能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开导阻塞,启发思维。举例少而精,突出论点,使人晓喻明白。

       2、问答法 

       《学记》是从两个方面来论述的。 首先,如何提问。《学记》认为提问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逐渐增加难度和深度。从容易的问题入手,易的决解了,难的也就容易解决。它认为一个善问的人应当像匠人攻伐坚木那样,“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即先砍易砍的地方,再砍它坚硬的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

       其次,如何回答问题。《学记》指出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师回答学生提的问题,要大小得当。如果学生问的问题小而浅,教师就不要小题大作。如果学生提的问题大而深,教师就要深入旁引博征,深入分析,作出正确的回答。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一样,大小适宜。做到“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二是要求从容问答。提问题要从容,回答问题也要从容,这样才能把道理说透。好象撞钟一样,只有从容地撞,才能“尽其声”。这个生动形象而贴切比喻,对教育工作有深刻的意义。 

       (三)练习法 

       《学记》中说“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之者,可以有志于学矣。”认为有经验的冶铁工人给儿子传授冶铁手艺,就先教他学会用皮革制成鼓风裘;有经验的造弓工人给儿子传授造弓手艺,则先教他学会用柳条编成箭袋子;训练小马架车,则先由大马来带,小马跟在车后面跑。这种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反复的练习原则是对练习提出的具体要求,并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标签:备课资料 浅析《学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孔子治学三境(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下一篇:2009高考作文与娱乐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