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477  
标签:教学论文
寻根探源说折柳
 在古诗词中,我们常常能读到“折柳送别”的内容,也可以说,“折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大景观。我们不禁要问,古人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

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利用谐音双关来表达内心地离情别绪,固然有一定道理,问题是,为什么不可以折石榴,其谐音不更贴近“留”吗?送鲶鱼行不行,不也与“念”谐音吗?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

如清朝褚人穫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我以为,这还不是“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把《渭城曲》中“客舍依依杨柳春”改为“客舍青青柳色新”,我以为不妥。

总之,“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文化传承”这样三个缘由。

 
标签:教学论文 寻根探源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文学作品分层解读原理与叠印剥离教学法探究
下一篇:也谈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