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377
标签:
教学论文
中国小说欣赏之人在都市
一、城与人
在中国古代,城市向来是不够发达的。作为一个延绵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宁静的田园生活是中国古代人们生活的基本形态。即使有城市,其基本功能也多局限于政治与军事功能。早期的城市可以说是比较纯粹的政治军事中心,它们基本都是作为国都或者郡、州、县的治所而存在的。但除了建筑表面的区别,它们与乡村在结构与性质上并没有实质的区别。这时的城市性质仍不过是地主经济的集中和扩大,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没有形成一种独立于乡村的异质。一直到宋代以后,中国的城市才开始了一种缓慢但却是革命性的变化。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与功能,中国的城市由原来的政治、文化中枢而兼任了工业和商业的中心,开始摆脱与乡村的同构性,走向自己的发展道路。白话小说就是从此开始起步的。
但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城市,应该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真正出现的。现代化工业的出现,大规模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崭新的职业状态、行为方式与生活模式。它极大地改变了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改变了社会的经济分布结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状态,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譬如说,在新兴的城市上海,金钱的地位与作用代替政治权利而成为衡量社会生活的尺度与调节手段,物质的欲望与满足成了社会生活的主流,人们的关系由礼俗化和自然化而变为契约化,新的阶层出现了,新的价值观念也随之产生。这时的城市才真正与乡村疏离,成为一种独立的存在。与之相适应,都市小说也开始了自己的新的发展历程。
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应该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至今仍未完成。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新的城市以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吸引着人们。围绕着这些,城市文学也得以蓬勃发展。
二、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20年代末出现在中国文坛的新感觉派是中国都市文学的开拓者,它们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在快速的节奏中表现现代大都市的生活,尤其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畸形发展。几乎在新感觉派的都市文学和分析小说获得发展的同时,以《子夜》为代表的另一种路子的都市文学也应运而生。可以说,《子夜》等小说也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都市文学最早的代表。与新感觉派不同,茅盾善于以都市中阶级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斗争,来表现一个光怪陆离、急剧变化和发展的城市社会。 ·
在现代都市文学的坐标中,《子夜》具有独特的地位。《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一部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角,反映他们的事业成败、生活际遇和精神气质的长篇小说。自它诞生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虽然对其成就评价不一,但大都不能不承认这部小说在“五四”之后的全部新文艺中的重要地位和里程碑意义。它第一次以相当宏大的规模描绘了—上海这个现代化大都市,第一次以相当可观的深度刻画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
应该说,这部小说的出现是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的。20世纪初,随着中国由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缓慢转型,工商阶级也逐渐成为新兴的阶层之一。他们与知识阶层、军人阶层以及中国社会原有的士绅阶层、官僚阶层、农民阶层一起,共同构成了左右中国现代化格局和走向的动力群体。然而作为中国现代社会与现代中国人生活与心灵世界反映的现代文学,对此却鲜有涉猎。在这种情形之下,茅盾以其独特的艺术敏感塑造的一批民族资本家的形象就格外地引人注目‘了。可以说,正是他填补了这一空白,具有特殊的历史与审美价值。
老舍所代表的是另外一种城市文学。作为一名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满族子弟,老舍着力表现老北京市民阶层的现代命运,关注他们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心理与思想感情,描绘北京普通市民全景式的日常生活,以及老北京的风俗民情。北京是老舍生活的土壤,而老舍所创造的市民世界又成了北京文化的典型代表,成为“京味小说”的源头,“城与人”就这样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作为一个平民作家,老舍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关注城市底层贫民的命运。《骆驼样子》是他小说中城市底层贫民形象系列的典型代表。作为一名从农村到城市来谋生的乡间小伙,样子在老北京城里的经历可以说是一部城市底层贫民的生活史。其成功之处不仅在于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平民的苦难生活和精神悲剧,而且以一个现代作家的眼光,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老舍曾经说,他写《骆驼祥子》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由车夫的内心状态观察地狱是什么样子”。这个地狱就是指那个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道德堕落的社会。而通过祥子在城中不断堕落直至最后毁灭的悲剧,作者表达了他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伤害的深沉忧虑。这无疑也是作家们反思城市生活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方面。
标签:
教学论文
中国小说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城南旧事》课堂实录
下一篇:
爱的真谛(语文版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