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969
标签:
教学论文
片言只语总关情——试论文学阅读教学中语言鉴赏的作用(网友来稿)
黄澜 片言只语总关情(网友来稿)
杭州中策职高语文组 黄 澜
内容摘要:本文从文学阅读教学的角度,围绕修订版《大纲》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能力的要求,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和学生阅读的现实状况,概述了文学鉴赏过程中文学语言感悟在领悟语言内涵、感爱文学意象、领会艺术创作技巧、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等方面的作用,明确了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感悟作品语言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言鉴赏 感悟语言内涵 感悟文学意象 领会创作手法 感悟艺术魅力
《蠖斋诗话》记载:元代诗人萨天锡有一句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脍炙于时。山东一老叟鄙之,萨往问其故。叟曰:“此联固善,‘闻’‘听’二字一合耳,然美中不足。”萨问:“当易何字为佳?”对曰:“‘看天竺雨’。君未见唐人‘林下老僧来看雨’之语?”萨顿悟,遂拜为一字师。
故事反映的是古代诗人虚心求教的态度和对炼字的重视。而它在文学鉴赏方面启示我们:在文学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文学语言的鉴赏,通过语言鉴赏来欣赏作品。例如在这一诗句的欣赏中,必须抓住“看”字,揣摩这一动态描写准确传达出的人们厌恶连天阴雨的心情。
修订版《语文教学大纲》强调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要“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语言鉴赏能力,利用课文带领学生感悟作品语言,感悟文学意象,领悟创作技巧,从而达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文学鉴赏能力的最终目标。
那么,学生阅读现状如何?一方面学习负担不见减轻,学生们能用来阅读的时间极少;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获取信息的途径和休闲方式越来越多,阅读已不再是人们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如果学生们还在阅读,武侠小说、言情故事、漫画小书、网络e文更具有吸引力,经典文学作品已成了明日黄花,乏学生问津。即使有学生去阅读,也往往了解故事大意就满足了,真正能潜心读作品的不多。因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每一个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身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文学语言的鉴赏,在鉴赏过程中教给学生欣赏的方法,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感悟能力,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
首先,要通过语言鉴赏引领学生准确把握词语的内涵。
“语言是文学创作的第一要素”,是表达作者思想的物质载体。正确把握作品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丰富语义是欣赏作品的基础和前提。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词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或用其本义,或用其引申义;另外,作者为了增加作品的表现力,还会用到典故、俗语等。在阅读作品时,学生理解作品的难点往往在这里。故而教师备课时应该把钻研的重点放在这些地方。在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便是引导学生对语言细节讨论分析,在探讨中让学生们由感而悟,增强学生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夏衍先生的《包身工》中有这样一段话:“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不存在了!”这里反映作者由包身工制度联想到捕鱼的船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示同学们注意“饲养”一词的含义。该词原意是指对动物的喂养,用在此处便有了更深的意味:包身工们受到的是非人的待遇,过的是连动物都不如的生活。分析后再联系前文写到的管工称呼包身工“猪猡”“懒虫”等细节,就能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再如《荷花淀》一文中,有两处写到妇女们划船的声音。一处出现在妇女们结伴去看望丈夫的途中,这时的划船声为“哗……哗……哗……”,音节舒缓,体现了宁静、悠然的气氛。第二处出现在妇女们为逃脱日本军舰的追赶拼命划船时,这时的划船声为“哗哗……哗哗……哗哗哗……”,节奏急促,突出了紧张的气氛和人物紧张的心情。通过对这两处拟声词作用的比较分析,显现出其深层的意思,使学生体会到看似平常的拟声词却原来也可以传递如此丰富的含义。
其次,通过语言鉴赏感悟文学意象。
俗语说:文似看山不喜直。语言这种物质载体承载了作者所要表述的文学形象和思想情感,它们总是隐含在语句之中的。文学鉴赏的过程也就是读者对这一语言意蕴理解、欣赏直至接受的过程。由于认知和阅历等因素,不是每一文学形象都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指导学生们通过作家的叙写来把握作品深层的意蕴。
由于时代的差距,许多同学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对人物思想的朽腐、遭遇的可悲可怜认知比较肤浅,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不相宜的笑声。此时,教师可以围绕付酒钱这一细节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们体会“排”字所表现的孔乙己假装斯文的酸腐思想,“摸”字反映的孔乙己被打断腿后精神彻底被摧毁后的悲惨状况,把握这一变化对于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的可悲、可怜、可叹有极大的帮助。经过这样的讨论,课堂上的笑声便听不到了。
再如在《雷雨》选段中写周朴园与鲁侍萍三十年后相遇回忆往事,有这样一段对话:
周朴园: 你好象有点无锡口音。
鲁侍萍: 我自小在无锡长大的。
……
周朴园: 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侍萍: 哦,好地方。……
在这里,两个人都说无锡是个“好地方”。但是,其中的内涵是否一致?课堂上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的反应非常热烈。通过讨论辨析,学生们自然会得出结论:语言内涵是完全不同的。对周朴园来说,三十年前在无锡时他风流倜傥,生活富足,为所欲为,留下的回忆怎么会不美好呢?而对于鲁侍萍,正是在无锡,她被周朴园始乱终弃,赶出家门,被逼无奈走上了投河自尽的路。无锡留给侍萍的是痛苦、伤心,这个“好地方”里饱含着无限的痛楚。这样的思考会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展开全文阅读
另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同学们对贾宝玉的形象的认知往往停留在英俊、潇洒这一比较浅的层次上。这时教学的重点就应放在对两首《西江月》的赏析之上,斟酌词中“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等句的意义,理解作者正文反作的手法,把握贾宝玉叛逆的性格。
再次,通过语言鉴赏可以感悟文学作品中作者所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作家在创作中为了更好地传达自己的内心意象,总会调动各种表现手法。在欣赏过程中理解作者所采用的艺术技巧有助于对作品加深理解,也可以从中领悟到一点写作的手法,达到以读促写的目标。比如怎样使语言更生动,怎样做到情景的融合……。下面就这一点再举几个例子。
学生们比较喜欢读叙事文,认为议论文语言的特点比较严谨。其实在课文中也不乏声情并茂的优秀说理文。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选用的俗语“闭塞眼睛摸麻雀” 批评盲目主观主义学风,引用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嘲讽了华而不实的学风;又如朱自清先生的《漫谈说理文》一文中用“难产”来比喻写文章思路尚未理清时作家的痛苦状态……读到这些浅近易懂的词句学生们会发出会心的微笑,这说明他们不仅明白了字意,而且在思想上与作家产生了共鸣。这时,他们自然体会到了这样的文章之所以生动活泼,是修辞手法使用得恰当。
至于《致橡树》的象征手法,《风景谈》的对比烘托写法,《包身工》的场面描写,《项链》的心理描写,《故都的秋》的融情于景等等,都可以在对语言的感悟中领会,此处就不一一赘述了。
最后,通过语言鉴赏还可以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杜甫诗句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每个创作者追求的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言他人所未言,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里尔克的《祈祷书》中有这样的诗句:
“挖去我的眼睛,我仍能看见你,
堵住我的耳朵,我仍然听见你;
没有脚,我能够走到你身旁,
没有嘴,我还是能祈求你。
折断我的双臂,我仍将拥抱你——
用我的心,象用手一样,
箝住我的心,我的脑子不会停息;
你放火烧我的脑子,
我仍将托负你,用我的血液。”
照生活常识,作者所构想的场景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正是这悖于生活常理的抒写创造了绝妙的艺术效果,淋漓尽致地表现对信念地“执著”。在这首诗里,决不是讲清“夸张”手法这么简单的事,而是要从奇特的语言倾诉中感悟作者大胆的超乎常规的想象。我想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作者异乎寻常的思想所打动,违背常规的诗句传达给读者的是无与伦比的震撼力。
而我们的课文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如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一文题中的“忘却”与“记念”本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作者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说,看似无理,却又合理:“记念”是为了唤起人们逐渐淡漠的记忆,表达对逝者的深切的悼念;而“忘却”又是不想让人们始终为哀愁所困扰,因为哀伤而失去斗志。再如古诗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等显然也都是以出乎意料却又合乎情理的语言倾诉了内心愁绪。对于这些作品如果不理解语言的出奇制胜,就无法欣赏其艺术魅力。当然,这样的鉴赏功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而是要靠平时不断地砥砺才能磨练出来。
综上所述,鉴赏包括鉴别和欣赏,是在理解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对语言的感受,悟形象、悟主旨、悟技巧、悟魅力,这就是对学生掌握鉴赏方法的培养过程。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过程,作为教学过程组织者的教师,不仅要潜心研读作品,更要开阔知识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生代文学带来新的理念,互联网的发展创造出新的词汇,电子读物的出现带来了新的阅读样式……面临这些新的挑战,教师要抛去成见,努力学习,积极探求,主动去适应新的潮流。在教学中善于运用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他们会读什么,他们会怎么去读,他们该怎么去读……在课堂上或朗读,或启发,或讨论;或比较,或联想,或想象。根据文章不同的题材或体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把课讲到学生的心里去,引领学生“披文以入情”,去感悟作者匠心独运之处,欣赏作品的高妙之处。
附参考资料:
1.龙协涛编著:《艺苑趣谈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3月版。
2.童庆炳主编:《文艺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版。
3.张鹄:《文学阅读中的语言鉴赏》,《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7期。
4.庄文中:《文学语言及其教学》,《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7期。
作者邮箱: mayalan313@21cn.com
标签:
教学论文
片言只语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立足人本,迈向新世纪
下一篇:
高一语文第二册期中质量检测题(新教材)(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