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712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长亭送别(苏教版高二必修)
一、导语
人间自古伤别离,但人生自古多别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朋友之间的别离,感伤中有着一份浓浓的牵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母子间的别离,关爱中有着有一份深深的期盼;“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情人间的别离,难舍难分。面对此情此景,有几人能做倒“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呢?这节课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十里长亭,去感受一下莺莺与张生的离情别意。
二、教学目标
1.理清结构,把握各个部分人物情感变化
2.理解《西厢记》的主题
二、作者介绍
王实甫,字德信,元代大都人(今北京),所作杂剧根据《录鬼簿》记录有14种,其剧作大多以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经典形象。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杰作,也是元杂剧中最优美宏伟的篇章。《长亭送别》选择原作的第四本第三折,是《西厢记》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
三、理清结构
本文按照场景的不同可以分为四部分,请划分出来。
(单独回答)
赶赴长亭 长亭饯别 临别叮嘱 离别之后
四、分析文章
(一)赶赴长亭
1. 时间:暮秋时节 地点:长亭——设置在道路旁的亭子,为远行之人送别或停宿之用。在古诗词中,“长亭”就成为离别的象征。
环境:[端正好]
(语言)描写了哪些意象?渲染了什么环境?这种环境衬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单独回答)
明确:蓝天白云、黄花堆积,西风吹,大雁归去,层林尽染,一幅深秋的悲凉图景。渲染出寥落萧瑟的悲秋气氛,生动的衬托出莺莺为“离人伤感”而产生的忧郁心情。
2.还有哪些句子体现莺莺愁苦、怨恨的心情?(单独回答)
“恨相见的迟,怨归去得急”;“马儿……,车儿……”;“松了金钏,减了玉肌:此很谁知?”
板 书 愁苦、怨恨——痛
(二)长亭饯别
1. 车到长亭,莺莺有很多话要对张生说,可有母亲和长老在场,她只能把情思埋在心里,视线却一直系在张生身上。莺莺眼中看到的张生是什么模样?(齐答)
明确:“斜签着坐着”“死临侵地”[小梁州] 无精打采,独自伤感,不敢泪垂
莺莺此时一定很心疼,很想能陪在张生身边安慰他,可是无奈老夫人在场,原句是怎么说的?
明确:“举案齐眉”“共桌而食”
2.这对情侣对对方的情意非常深厚,心中充满着无限依恋,却又必须分别,这种局面是谁造成的?(齐答)
明确:老夫人“俺三辈不招白衣女婿”“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 深层来讲:是封建婚姻“门当户对”思想在作祟。老妇人在此是封建家长的代表。
3.莺莺是怎样看待“门当户对”的?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这些句子表现出莺莺是什么样的人?(单独回答)
明确:“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示莺莺重视爱情,轻名利。“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表现莺莺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功名利禄。表明了莺莺对赴京赶考的态度,在莺莺眼里,功名远不及爱情地位高。表现出莺莺生性叛逆、倔强的性格。
其实剧本中的莺莺实际上就是作者思想的化身,由莺莺的这些思想和表现,以及从他设定的“愿天下的有情人都成了眷属”这个主题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王实甫对封建婚姻是批判的,他主张的是自由恋爱、自由婚姻,这也就是《西厢记》的独特之处。
4.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出,莺莺是不愿张生去赶考的,她只想和张生“举案齐眉”“共桌而食”,可是她的这种朴素而简单的愿望,在当时却又那么难以实现,她既无法扭转更不能违背母亲的意愿,只得让情人远离自己。由此我们概括一下莺莺此时的心情应该是:缠绵依恋,却又无可奈何
板书 依恋、无奈——恨
(三)临别叮嘱
1.老夫人和长老相继离去后,在四顾无人之时,莺莺终于可以向张生表露心声了。快速阅读文章,概括此时莺莺都叮嘱了张生哪几方面的内容?(单独回答)
明确:(1)出门在外,注意身体: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2)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3)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这些叮嘱可以说是情真意切,反应了莺莺此时什么样的心情?概括出来
板书 担心、害怕——怕
2.莺莺的“怕”实际上是有一个迸发的过程的——从最初口占一绝的试探,到后来“再休似此处栖迟”的直接表露,反映出莺莺的心里非常不安。这是莺莺的“最怕”。莺莺为什么会“怕”?分析一下原因。 提示:张生考中怎样?考不中又怎样?(单独回答)
明确:考中了,张生就成为名门望族择婿的对象,若张生不是感情专一之人,有可能会移情别恋,抛弃莺莺;若考不中,母亲又不会接纳他。所以,不论考中与否,对二人的感情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考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莺莺心中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
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思想教条约束着她们、限制着她们,她们实际上就是丈夫的附属品。即便莺莺贵为相国千金也不例外。她把所有的希望都系与爱情,都系在张生一个人身上,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赌注。如果故事中的张生不是一个忠厚诚实的君子的话,莺莺的弃妇的命运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四)离别之后
1.张生已经离去,此时的莺莺是什么样心情?哪些句子能体现出来?(齐答)
展开全文阅读
明确:依依不舍,不忍离去,刚刚分别便开始想念
板书 眷恋、惆怅——念
五、总结全文
分析完全文后,我们发现,随着场景的变化,主人公莺莺的情感也在发生着变化,而不论怎么变,都脱离不了“离愁别恨”这四个字。而她的离愁别恨,恰恰是名利思想、封建婚姻的枷锁造成的,所以莺莺鄙视功名利禄,反对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敢于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于是,她就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画廊中一个不同凡响的女性形象,正是有这样独特的艺术形象,才使得张生和莺莺的恋爱故事不再停留在“才子佳人”的模式上,才使得《西厢记》历久弥新,为大家所喜爱。
由此我们概括出,《西厢记》的主题除了“有情人终成眷属”外,还有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歌颂自由恋爱,追求婚姻自主。
六、讨论
对于莺莺来说,爱情显然比什么都重要,爱情比养育自己的家庭重要,爱情也比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所需重要。那么你对莺莺爱情观观如何看待的?你认为爱情和米饭哪个更重要?
小结:
爱情固然是人世间最为美妙的东西,它可以使人们精神焕发、激励斗志,也可以使我们不再寂寞。但是我们也要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贫贱夫妻百事哀”,爱情不可能是空中楼阁,它也要有现实基础。所以,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好好学习,把基础打牢,使得日后我们能在牢固的地基上建筑爱情这座美丽的大厦。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长亭送别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将进酒(苏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
如何对一个事例进行充分议论(高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