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814
标签:
教学论文
刍议心理健康寓于语文教育教学之中(人教版必修)
刍议心理健康寓于语文教育教学之中
贵州省普安二中:余永正
邮编:561500
《语文课程标准 》中明确指出:要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语文教材中包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数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之中是有效且可行的。
一、给予学生信息,促其了解世界。
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从器官中获得,而认知会影响着人的心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的“听”来陶冶心灵,感悟真情。第一,在授课前,教师给学生讲述文本作者的时代背景,并利用多媒体配上图画与音乐,以这种方式来熏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心灵。在授课时,我们不能只一味地详尽解说文本事件,我们应该在授课的同时,拓展文本内容,向学生讲授文本相关的教育事件。事实证明,如果你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一些课外故事,学生对听课有更大的兴趣。可以给学生讲述社会上最近发生的中小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发生的悲剧。学生们会听得目瞪口呆,接着老师继续语重心长地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要白来一趟,生活处处有阳光,只要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就能获得成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们都会明白了要“珍爱生命”。第二,语文教学,我们一定要布置学生一些“听“的作业,比如,每人设立一本“每天新闻摘要本”, 让学生把每天写下200写左右的日记或感受。让自己明确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自己的命运是与国家息息相关的,这种“国事关心”可以让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心胸广阔,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树立学生自信,让其体验成功。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爱生、尊生才能与学生在心灵上有所沟通,在情感上有所共鸣,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
首先,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由于社会、家庭、遗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间存在着智力水平与个性方面的差异。教师应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始终对学生充满希望和信心,这会使学生信心倍增。学生的进步反过来又会坚定教师对学生的信心,如此反复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其次,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慷慨的表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必须学会以欣赏的眼光去肯定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还应拥有广阔的胸襟,对学生的失败和错误,应给予谅解、宽容,并协助学生改正错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做教师的应该时时刻刻给学生以温暖,特别是对后进生,要学会用自己的爱唤醒学生对生活的爱和对学习的信心。
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由于是家中的独生子女,被看作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久而久之,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养成了依赖、霸道、骄横的心理。这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弱,社会适应能力差,在困难面前往往束手无策,到社会上则根本无法立足。如何让学生意识到娇生惯养问题的严重性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特意选择了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这首诗时,可以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名句,教给学生以后在社会上若遇到不如意之事时,不应悲观沉沦,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教学中善于审时度势,挖掘出一些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能启迪学生的心灵。
三、培养读书能力,让其成为眼睛。
英国著名学者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成,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一是多读,读文学书,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的性格,对于读者性格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如: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名著,如《海伦.凯勒的传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朱彦夫的《极限人生》等,让书中的故事感染学生,让主人公身残志坚、自信自强的人格力量震撼学生,使学生悟出作为一名肢体健全、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学生,更要有无穷的斗志和毅力去迎接人生的挑战;读历史书,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古人留给我们丰富的珍贵遗产,朝代的兴起与衰亡,人物的崛起与沉浮,唐宗宋祖,秦皇汉武,他们的雄韬伟略,高瞻远瞩,也寓含了很多拼搏艰辛,一个人便是一本书,一个王朝闪现一个时代,看项羽,我们看到勇猛与刚强的一面,又看到其自负、优柔寡断的一面,看庞涓,我们知道嫉妒人才的危险。因此每一个历史人物和事件都是我们一面可借鉴的镜子,可以健全学生的心理。二是会读,怎样才能会读?那是指要读出文本的“情” 使文本的情移为“己情”,我们教材的文本,朗读是把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声的语言,是读者对文本信息的再创作。在语文教学的授课时,教师要有表情、有语调、有节奏、全身心地投入去读,用情引其思,牵其神,激其情,荡其气,在情的引召下,铸造学生美好的灵魂。例如,在对青春期情感萌动的学生应指导其读冰心的现代诗“嫩嫩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淡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青年人啊/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地描绘你现在的图画!”让学生朗朗地读,以此启发学生明辨事理,感悟人生,使师生间达到思想交流,产生感情共鸣,既能推心置腹,又不失文雅含蓄,这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比起空洞的说教更有效。同时他们也深深地爱上了诗歌,这对教学诗歌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利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体悟。
语文教学一向重视“文以载道”,重视心理教育。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性情,让人得到美的熏陶。江泽民同志就曾经倡导我们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不妨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健康的人生观。而古文当中,就不乏其中的佳作。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是激励学生立志的典范文章。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特别注重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抒发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的政治抱负。然后因势利导,结合作文训练,让学生写出自己对文章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受,许多同学都在作文里写道:“......从古人的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品质中,让我懂得了,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一定要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吃苦在先,享乐在后......”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语文知识,提高读写能力,也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苦乐观,受到了思想教育。又如学习鲁迅的作品:《藤野先生》、《社戏》,可以对学生进行尊重他人(尊重师长);适应环境、与人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克服变态心理,解决面对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的一面而产生变态人格的问题等多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富兰克林的《哨子》,可以培养学生正确判断事物本身价值,自觉抵制各种诱惑的处世能力;学习冰心的《小桔灯》就可以培养学生面对困境、充满自信、乐观向上、力戒忧郁颓废的自尊自强的心理品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学生懂得作者在饥寒交迫之际,还能推己及人,想到普天之下还有千千万万像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的贫苦大众,其崇高而真挚的感情,不禁让人肃然起敬。然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何能做到这样呢?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因为他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接着我给学生补充了许多名人的例子,如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等例句。并向学生说明忧国忧民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希望他们也能像古人一样,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在教学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我抓住当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因中考将至,而产生畏惧、退缩心理的时机,向学生们讲解孟子在这篇文章中所阐述的“逆境才能成才”的道理,并让他们将孟子的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韧性,曾益其所不能”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伴随他们迎接中考的挑战。有的学生在课外练笔中写道“......现在每当我默念着那句名言,心中总感觉到有无穷的动力,而不再是充满害怕和畏惧了,我要不断地迎接挑战,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意志,成功地踏过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如学习《游子吟》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拨动着天下儿女敬爱慈母的心弦;《背影》中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蹒跚”的背影,成就了一座平凡父爱的丰碑,让学生懂得父爱的深沉……教学安徒生著名的童话《丑小鸭》时,最后,我让同学们再默读一遍“自读提示”,让他们举手回答这篇童话给自己的启示,有的同学说出“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的同学说:“身处逆境,不要绝望,不要沉沦,要始终不屈地奋斗,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更有一位同学引用了红金龙的广告语:“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迸出的思想火花也见证了同学们心理上的成长足迹;学习《塞翁失马》这则古代寓言中的塞翁不因一时失利而忧,也不因一时得利而喜,坦然面对儿子的失马、得马和堕马。他不是静止、孤立地看待得与失、祸与福,他认识到好事和坏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至今仍对人们深有启发,它教会人们正确看待得失;学习《七律 长征》、《长征组歌》、《七根火柴》等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精神和坚强意志;《枣核》、《最后一课》、《始终眷恋着祖国》、《古诗四首》等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恋家之情;《台阶》、《我的母亲》等可以对学生进行亲情伦理教育,培养学生对家人的至爱亲情,教育学生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爱我社会:《小石潭记》、《苏州园林》等可引导学生体会祖国美丽多娇的江山,教育学生爱我中华,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展开全文阅读
不只是教材本身,许多格言警句,也可以用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方面,教育家魏书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比如,魏书生经常给学生讲法国大作家雨果的话:“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一个人的胸怀,可以像天空、像大海,也可以像湖泊、像游泳池、像脸盆,甚至还可以像马蹄坑。生活中我们见过个别愚昧的人为了针尖大的小事,吵得面红耳赤,打得不可开交,那样活得不是很苦、很累、很可悲吗?”他经常告诫学生的一句话是:“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试想,经这样的引导,我们的学生还会心胸狭隘,唯我独尊吗?
五、开展实践活动,培养独立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教学中,以活动为载体,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中,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校园生活丰富多姿,是学生展现自我,发挥才干的舞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常常会有许多接触,也难免会有磨擦,隔膜,由此产生误会也就不足为奇了。语文教师如能就事情发生的起因,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调节,排解,并借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能使语文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前哨。如:针对某些同学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肝火的心态,让学生办一期《退一步海阔天高》,《小事见风度》的墙报。针对不能正确看待教师所谓的“偏心”情况,发动学生查找资料,举办一次《假若我是一位老师》的语文演讲活动课:针对爱慕虚荣的心理,可发动校报成员和文学社的社员们开设文学专栏——《虚荣与自尊》,让学生投稿,或开展辩论赛,进行正确引导。自编“热点追踪”、“目击”等专题开展活动,让学生明辩是非曲直,培养健康的心理。墙报,语文活动课,校报质量评比,文学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起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完全可以使一些细微的不健康的心理“疾病”消失在萌芽时期。如在“探索月球奥秘”活动中,同学们在自己动手查资料,阅读书上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开了一个“月球知识汇报会”和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画、民风民俗等的交流会,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汇报交流,既增长了见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取得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与同学分享、交流,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在“追寻人类起源”活动中,同学们议论纷纷,各自引经据典,各抒己见,在交流中体会到了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觉得我也能够成功,连平时自信心不强的同学也信心大增。最后有一位同学提出的疑问把所有同学的弦又绷紧了。他说:“我觉得生物进化论是对的,古猿是人类的祖先,那古猿又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呢?再追根溯源又是怎样的呢?”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发问又把同学们的探究引到了课外。同学们在进行“探险”话题辩论赛时,我把同学们分成6个小组,正反方各3个,正方观点: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去探险,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地球资源,为社会进步作贡献;探险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活动,富有刺激性,它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能证明生命的价值。反方观点:探险就是没有意义的冒险,它消耗了许多时间,浪费了许多钱财;搞不好还可能有生命危险,这就更不值得了。 同学们认真准备,广征博引,各方辩手的精彩辩论赢得了阵阵掌声,教室里激情高涨,个个摩拳擦掌,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主持人小结:探险是有意义的活动,但不宜人人都去探险。这次辩论赛让同学们体验到了合作的魅力,也看到了个人的潜力,正如同学们事后在周记中写的那样:天生我才必有用;我的未来不是梦。同学们那不断增强的自信心让我深受感染和鼓舞;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后的课外交流活动中,老师告诉同学们国外教育子女的方式在某些方面的优点,如培养子女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立意识方面,不少国家在18岁举行成人仪式,18岁后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读书深造也得靠自己勤工俭学,连很多总统、亿万富翁的子女都是这样。而我国家庭教育多半是越俎代疱,没有原则,溺爱子女,培养出的是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索取,不知回报,读完大学读研究生到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孩子们还在不断向父母索取。而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教育中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理不辩不明,通过比较,对所有同学产生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对习以为常的行为产生了质疑,树立了较强的自立意识,培养了独立生活能力。
展开余文
六、利用日记作文,进行健康教育。
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完成教材后面的阅读任务,除写日记、读书笔记外,我让他们写一些读后感,以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心灵。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话题作文和写周记时,我给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让他们自由抒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评讲时,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感受给予充分肯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确立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
作文写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在作文指导时老师要引导学生从自然界着眼,在感悟自然中体悟自然之美、生活之美,提升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
2、作为语文教师一定给学生营造理想的人文世界,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让学生在社会生活懂得如何正确地对待社会生活中阴暗面。让学现既有理想又懂得社会,绝不能让学生生活在童话世界当中。
3、教师在作文命题时,可以适当拟制一些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题目,如《诚信》、《自信》、《理想》、《善待嫉妒》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4、通过作文与日记修改强化学生的意志,学会面对挫折,体会成功与失败之间的辩证关系。大家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写作教学是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极佳途径,一定要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作文命题体现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
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有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摸准学生心理,结合学生实际,选出热门话题,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例如《关于追星族的思考》、《谈中学生早恋》、《中学生当干部弊大于利吗》、《读书与做人》等,这类作文所涉及的问题,几乎每个学生都关注过,思考过:什么是真正的星,对待星的正确态度是什么;身边有同学早恋了,该怎样认识和对待; 同学们选我当干部,为什么父母却反对;同样是博览群书的人,为什么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遗臭万年……这类问题不单单是作文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他们怎样成长、怎样成功的切身利益。这些作文,适应中学生日趋强烈的参与意识,为他们表现自己的才干创造了机会;让学生崇尚节俭,自尊,不自卑。不少学生家庭贫困,而社会上“金钱至上”的思想有所抬头,造成不少贫困家庭孩子的自卑心理,而一部分家庭富裕的孩子又贫图享受,大手大脚,因此,在一次周记写作前我给同学们推荐了一篇短文——《母亲的纯净水》,并让同学们记下母亲看待穷富的一段话,让同学们都接受了一次教育,并能够正确对待穷富。命题中,教师还要把学生对自身成长的关心引入到对国家、社会的关心上来。例如《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这类作文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胸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总之,只要我们语文教师真正树立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就会发现语文教材中处处暗含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最后,我引用美国的H•J•柯赖齐亚和W•M•斯塔顿的一段话来说明: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同中,他便学会自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
标签:
教学论文
刍议心理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
《春江花月夜》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