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561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童趣》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说读
2、练读
3、背读
二、学习重点:
1、掌握文言词句
2、感悟“物外之趣”
三、学习方法:
说——练——背
四、创意说明:
传统的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感悟课文内容;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矫正自己在朗读上诸如语气、节奏、速度、情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进一步朗读,深入理解文本之妙,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五、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2、掌握重点的字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由“青梅竹马”这个成语故事导入课文:……由此可见,儿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文中的趣事能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许多奇思妙想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启迪。
(二)教师导学: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是三个字:说——练——背。这些都是同学们的活动。在每一个活动中,我们都要进行朗读,让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
说读——读读说说,说说读读。
今天进行的“说读”叫“多角度说读”——好,先让我们读起来:
第一遍读——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
第二遍读——个人朗读,要读出节奏。
第三遍读——集体朗读,要读出语气。
接下来,让我们再说起来:
怎么说?就是要抓住三个字来说课文内容:
1、请抓住“忆”字来概说课文内容:作者“回忆”的是————————————————————————————————————————————
2、请抓住“小”字来分说课文内容:文中写“小”的是————————————————————————————————————————————
3、请抓住“趣”字来祥说课文内容:文中——————————————有趣。
(分组讨论交流,小组合作达成)
小结明确:
忆——统领全文(童年生活)
小——贯穿全文(神游其中)
趣——渗透全文(物外之趣)
第二个环节:练读——读一读,练一练;练一练,读一读。我们所做的练习叫“方法式练习”。
方法一:解释词义——“加字换字法”:回归“研讨与练习”
1、加字释义法:如——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 。
2、换字释义法:如——昂(抬)首(头)观之。
方法二:解说词义——“讲述大意法”
示例:
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读一读,练一练:
1、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
3、庞然大物:—————————————————————————————————
4、夏蚊成雷:—————————————————————————————————
方法三:辨析词义——“一词多义法”:也叫同形对比法。
示例:
物外之趣(的)尽为所吞(被)
之 驱之别院(虾蟆) 为 项为之强(因为)
心之所向(不译) 丛草为林(当作)
小组交流归纳:
读一读,找一找,比一比,议一议,练一练。
第三个环节:背读——今天的背读叫做(找特点背读)
教师的五点建议:
1、背读第一段——可联系段意来背诵
2、背读第二段——以段中两层为序进行背诵
3、背读第三段——按地点、事物、心情的顺序来进行
4、背读第四段——以心情变化为序来展开
5、要背诵全文的话——心中要有一个总分结构的框架
结合以上五点建议,请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梯度和能力自由的选背,可选一段或几段,甚至是全篇。
(三)体验与反思:
1、本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2、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请展示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四)主题学习与探究:
1、研究“物”。
“物”——平淡无奇
2、研究“趣”。
“趣”——其乐无穷
3、研究“因”。
“因”——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
4、研究“果”。
“果”——与众不同的发现、生活的乐趣、心灵的自由、人与自然的和谐……
(五)布置作业:
将“体验与反思2”写成一篇不少于三百字的短文。
七、《童趣》检测题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字注音。
强( ) 唳( ) 怡( ) 壑( )
2.用加字法或换字法解释加粗的词。
①张目________ ②项为之强________
③素帐________ ④私拟作________
⑤土砾________ ⑥凹者为壑________
⑦果如鹤唳________ ⑧鞭数十________
展开全文阅读
3.指出“以”这个词在下列语境中的意思。
(1)以丛草为林( )
(2)徐喷以烟(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时有物处之趣。
译文:
(2)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译文:
5.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
(1)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
(3)庞然大物——
二、阅读理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6.这两段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7.在这两段中,作者写了哪些趣事,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8.作者为什么“怡然称快”,用原文回答。
9.作者为什么“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用自己的话回答。
10.仔细阅读上面第一段,将其分层,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
层义:
第二层:
层义: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童趣》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童趣》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漫游语文世界》备课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