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1835
标签:
作文指导
七年级作文指导
一堂作文教学课的反思(七年级必修教学反思)
不愿写作文,提起作文就犯愁,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通病。调查中发现,学生觉得作文难写的主要原因在于没什么可写的。其实,我们生活中,值得写的内容很多。诸如风雨雷电、花鸟虫鱼、山河湖川……都可入文,更不要说我们日常所经历的、亲眼所见的和亲耳所闻的各种有意义的事件了。为什么学生还喊没什么可写的呢?“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觉得没什么可写,主要是因为不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概括地说就是不具备搜集素材、选择素材的能力。我想,这需要教师的培养。而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恰恰忽略了这个环节。鉴于以上看法,我设计了这样一节旨在指导学生搜集素材,培养他们选择素材能力的作文指导课。
我觉得作文素材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直接观察、感悟获取,也可以从自身经历的体验中获取,还可以从阅读材料的思考中获取。这次作文指导课,我就直接点击学生的亲身经历,指导学生从记忆中挖掘有意义的事件,以此为突破口,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怎样选择素材及选择素材要注意些什么。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一堂作文课。提到作文,有的同学又要犯愁了,总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其实,我们生活周围值得写的内容很多,只要你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心感悟。而且,我们不仅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还可以从记忆中挖掘写作素材。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记忆,追寻往事,试着从记忆中挖掘写作素材并组织成文。(教师板书课题——走进记忆,追寻往事)
二、新授:
㈠交流难忘往事:
⒈我们都有着十几年的生活体验,也经历了许多事情。其间,总有一些事情,虽然已成为过去,却让人久久难忘。你能把这样的事情说出来与大家共享么?(自由发言,教师简要写在黑板一侧)
⒉还有很多同学要发言,可是我们不可能每个同学都说一遍,没有说过的同学请在小组内交流。
⒊小组内互相交流后,推荐公认的比较好的记忆故事,全班交流,教师简要板书。
㈡选择素材,总结规律
⒈这些记忆故事若作为写作素材,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⒉总结选材要点:真实感人,新颖有趣。(学生总结,教师板书。)
㈢确定主题
⒈选一个同学公认好的素材,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异议,引出对主题的关注。
⒉针对这个例子,从不同角度挖掘主题练习,学习针对材料提炼主题。
㈣集体成文
前面学生们所公认的好素材,也已经挖掘了主题,现在由本人重新主述作文,其他同学先评价其表达上的优点,再提出修改建议,集体完成口头作文。从中体会写作中应注意技巧的运用。
四、巩固提高
总结写作要点,教师板书,学生谈各自的收获
提示:可以从作文的难易,素材的搜集、选择,对主题的关注,以及技巧的运用等方面谈感想、启示、收获。
五、作业:打开记忆之门,选择自己最难忘的往事,确定一个主题,自拟题目完成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教学结束之后,反思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效果,觉得有两点不足之处。
一、导语作用没体现出来
原来的导语设计是考虑从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开始,从介绍学生的作文现状说起,直接引入课题,一方面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带着问题去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对学习目标明确。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效果并不如意。学生在听到这段导语时,表情木然。导语没有起到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预设的教学氛围中去的作用。
原因分析:大部分学生一提到作文,就会条件反射似的形成一种反感,这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影响不是几句话就能打消的。在教学中没有考虑学生的这种心理因素的影响,所以,自然不利于创设轻松活跃的氛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下面的教学环节。
改进:可以直接从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讲述记忆之中难忘的往事开始。导语改为:“记忆是难忘的,回忆是美好的、温馨的。在我们十几年的生命历程中,总有一些事情,虽然已成为过去,却让人久久难忘。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难忘的记忆,重温往事,互相交流,让大家共同分享你的体验。”若学生一时没有开启记忆,教师可以讲述一个至今难忘的,比较有意义的往事来引出学生尘封的记忆。这样以来,可以克服原来的导语的消极影响,又可以开门见山,简明扼要,更主要的是,学生对身边人的故事比较感兴趣,可以很快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怎样衔接?在第一环节,“交流难忘的往事”结束之后再引出本课主要学习目标,自会水到渠成。如“看来每个同学的记忆之中都珍藏着一些难忘的往事,若把它们记下来,留待以后慢慢回味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呀。(引出课题——走进记忆,追寻往事)可是,有时记忆之中这些难忘的事情不止一件,我们该怎么选择?有什么标准吗?请大家结合刚才同学们讲述的一些故事,谈谈自己的意见。”这里虽然没提选择素材的字眼,但实际上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可以明白了选材之法。
二、教学过程不够集中深入
怎样选材?学生们通过对现有素材(同学们讲述的记忆故事)的分析,总结出选择素材时要注意真实感人、尽量新颖有趣这两条要求。可是,我想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犯的一个毛病是文章为了写事而写事,材料虽然切题,也符合要求,但写来写去,文章竟没有主题或主题不鲜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我想主要原因在于选材时没有考虑用这个材料要表现什么主题。因此我觉得在本课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于是我设计了第三个教学环节。首先,我选了一个大家公认的好素材,大唱反调。素材内容是:一次,和同学玩踢毽子的游戏。因为我没有听游戏规则,只想拼命表现,踢得最多,而其他人则故意少踢,我虽感反常,却对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结果是,我虽取胜了,却被伙伴们踹了一顿。原来游戏规则是谁赢啦,大家就踹谁。故事显然新颖有趣,大家很喜欢,都认为是极好的素材。但是,我提出了不同意见。我说故事虽然新颖,但是没有什么意义,看不出要表现什么主题。请大家考虑是不是这样?若真是这样,宁可舍弃不用。
展开全文阅读
有一部分学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可是讲述这个故事的学生却不同意。他说:“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教训,使我认识到以后做事要多长个心眼儿,以防止再次被踹。” 其他同学也不甘心这么好的素材因主题不明而被枪毙,纷纷动脑筋,替他想办法,自然而然,进入了挖掘主题的思考。多思出智慧,一下子挖掘了好几个主题,如: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不要自以为是;做事要细心观察,用脑思考(发现同学反常,若多一个心眼,考虑一下为什么,就不至于最后挨踹);对待什么事都不能想当然,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这个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基本上是成功的,它可以使学生明白:选材时要考虑为主题服务,主题不明的宁可舍弃不用;素材要反映的主题有时并不鲜明,要努力挖掘;有了一个深刻的主题有时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既然选材时不考虑主题是学生作文中易出问题的地方,也应该是本课的难点。那么,通过一个例子的分析就能使学生掌握吗?我认为在此基础上,应该通过练习巩固强化。具体设计如下:
让学生对前面第一环节中所交流的记忆故事(教师已简要板书)再重新审视:用他们做素材可不可以,能提炼出怎样的主题?有没有写作的必要?通过这个练习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认识:决定某个素材的取舍时,还要考虑可以表现什么主题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练习让学生知道有的材料虽然普通,但是若能从中挖掘出深刻的主题,会化平凡为神奇,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素材。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巩固拓展:让学生围绕“记一件难忘往事”,每个人选一个素材,并不要忘记确定主题,在小组内交流,接受小组同学的评判、修正,以得到共同提高。
至于第四个环节“集体成文”阶段可以删去。因为它偏离了本课的以指导学生搜集素材,培养他们选择素材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目标,跟本课要解决的问题无关。
通过以上反思,我不但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也提高了能力,还明确了以后的努力方向。我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反思,不断学习,才会不断进步。
标签:
作文指导
七年级作文指导
一堂作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谈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教学论文)
下一篇:
《老残游记》的文学技术(北师大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