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208  
标签:备课资料
《论语》全译(之八)(备课资料)
 【原文】 

6•18 子曰:“质(1)胜文(2)则野(3),文胜质则史(4)。文质彬彬(5),然后君子。” 

【注释】 

(1)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2)文:文采,经过修饰的。 

(3)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 

(4)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5)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评析】 

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文】 

6•19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1)之生也幸而免。” 

【注释】 

(1)罔:诬罔不直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评析】 

“直”,是儒家的道德规范。直即直心肠,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虚伪、奸诈是对立的。直人没有那么多坏心眼。直,符合仁的品德。与此相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们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这只是他们侥幸地避免了灾祸,并不说明他们的不正直有什么值得效法的。 

【原文】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 

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原文】 

6•22 樊迟问知(1),子曰:“务(2)民之义(3),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 

(1)知:音zhì,同“智”。 

(2)务:从事、致力于。 

(3)义: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 

【译文】 

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评析】 

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问题。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他还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否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张以卜筮向鬼神问吉凶。所以,孔子是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定鬼神作用的。 

【原文】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原文】 

6•24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 

孔子说:“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先王之道了。”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了“道”的范畴。此处所讲的“道”是治国安邦的最高原则。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早,而且实行了一些改革,成为当时最富强的诸侯国家。与齐国相比,鲁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但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备,所以孔子说,齐国改变就达到了鲁国的样子,而鲁国再一改变,就达到了先王之道。这反映了孔子对周礼的无限眷恋之情。 

【原文】 

6•25 子曰:“觚(1)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 

(1)觚:音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 

【译文】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评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展开全文阅读
【原文】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1)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2)也,不可陷(3)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 

(1)仁:这里指有仁德的人。 

(2)逝:往。这里指到井边去看并设法救之。 

(3)陷:陷入。 

【译文】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评析】 

宰我所问的这个问题的确是比较尖锐的。“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对此,孔子的回答似乎不那么令人信服。他认为下井救人是不必要的,只要到井边寻找救人之法也就可以了。这就为君子不诚心救人找到这样一个借口。这恐怕与他一贯倡导的“见义不为非君子”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了。 

【原文】 

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1)之以礼,亦可以弗畔(2)矣夫(3)。” 

【注释】 

(1)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要。 

(2)畔:同“叛”。 

(3)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评析】 

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原文】 

6•28 子见南子(1),子路不说(2)。夫子矢(3)之曰:“予所否(4)者,无厌之!天厌之!” 

【注释】 

(1)南子:卫国灵公的夫人,当时实际上左右着卫国政权,有淫乱的行为。 

(2)说:音yuè,同“悦”。 

(3)矢:同“誓”,此处讲发誓。 

(4)否:不对,不是,指做了不正当的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评析】 

本章对孔子去见南子做什么,没有讲明。据后代儒家讲,孔子见南子是“欲行霸道”。所以,孔子在这里发誓赌咒,说如果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的话,就让上天去谴责他。此外,孔子在这里又提到了“天”这个概念,恐怕不能简单地说,孔子的观念上还有宗教意识,这只是他为了说服子路而发的誓。 

【原文】 

6•29 子曰:“中庸(1)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1)中庸: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评析】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这是应当明确指出的。 

【原文】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济众(2),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3)其犹病诸(4)。夫(5)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6),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施:旧读shì,动词。 

(2)众:指众人。 

(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4)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 

(5)夫:句首发语词。 

(6)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

  述而篇第七 

【本篇引语】 

本篇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原文】 

7•1 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窃(2)比于我老彭(3)。” 

【注释】 

(1)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造。 

(2)窃:私,私自,私下。 

(3)老彭:人名,但究竟指谁,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殷商时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贤大夫”;有的说是老子和彭祖两个人,有的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 

【译文】 

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那么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学派,“述而不作”的治学方式,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作用。 

【原文】 

7•2 子曰:“默而识(1)之,学而不厌,诲(2)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 

【注释】 

(1)识:音zhì,记住的意思。 

(2)诲:教诲。 

(3)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评析】 

这一章紧接前一章的内容,继续谈论治学的方法问题。前面说他本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章则说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展开余文
【原文】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 

(1)徙:音xǐ,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原文】 

7•4 子之燕居(1),申申(2)如也;夭夭(3)如也。 

【注释】 

(1)燕居:安居、家居、闲居。 

(2)申申:衣冠整洁。 

(3)夭夭:行动迟缓、斯文和舒和的样子。 

【译文】 

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原文】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 

【注释】 

(1)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鲁国国君的始祖,传说是西周典章制度的制定者,他是孔子所崇拜的所谓“圣人”之一。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评析】 

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 

【原文】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1),依于仁,游于艺(2)。” 

【注释】 

(1)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2)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评析】 

《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原文】 

7•7 子曰:“自行束脩(1)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 

(1)束脩:脩,音xiū,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译文】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评析】 

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学的可能,贫穷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干肉来的,所以孔子的“有教无类”只停留在口头上,在社会实践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这种推论否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于理想化和幼稚。在任何社会里,要做到完全彻底的有教无类,恐怕都有相当难度,这要归之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原文】 

7•8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2)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3)隅:音yǔ,角落。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评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原文】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原文】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 

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标签:备课资料 论语》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论语》全译(之七)(备课资料)
下一篇:《论语》全译(之九)(备课资料)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