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作文指导
阅读:784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人教版高三作文指导
2010年高考作文指导(八)(人教版高三必修教案设计)
 2010年高考作文指导 (八)

重庆市璧山中学特级教师 巫正鸿

那山不巍峨也可以是绵绵的,水不秀丽也可以是悠悠的啊。校园说不上多么与众不同,然而因为自己每一日的轻轻走过而认定了她的美丽;衣服即使并不崭新明艳,可因为有了母亲的抚摸而感觉得到它独特的温柔与芬芳。

  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份深深的、浓浓的、扯不断的情感牵系,为了这种牵系,便含着笑,含着泪,纵容了自己的那份偏执的认知。

  老舍去过巴黎,住过伦敦,可痴痴念叨着的,还是北京。说人家的城市笨拙,自家的城市庄重;说人家的城市喧闹,自家的城市有人情味……读者看着看着便要笑了,“好个明显的地域情结嘛!”然而谁不知道,老人这一份固执的喜爱,不留情面的批评,全只因了那感情的天秤,早已沉沉地倾向了他从小生长的京城。因而,老旧的城墙是美的,养鸟种花的人们是美的,连那黄包车师傅的喝声,也是那样好听的乡音呵。

  萧乾的好友远居美国,几十年了,却不喜欢美式的生活,仍将院子装点得如在故土,更像孩子一样渴望要一颗家乡的枣核……

  因为深情,所以偏执。

  许多的美好,并非我们看不到,并非我们不愿赞美,只因它激荡不起心中的最深处的涟漪。正如那异国的月亮,怎么看,硬是生分而不遂人意,更不能见出李白杜甫的诗情画意来;而许多的不完满与平凡,也并非我们看不到,只因那是自己生命中,不能割舍的牵系,所以便固执而不悔地爱了它,就如同母亲对并不美丽的女儿,国民对并不富强的祖国。

  “月是故乡明”,诗人的声音穿过千年的白霜与夜晚,道出了我们最不容辩驳的理由。于是,我们会心一笑。

  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点评】

这篇文章,用“因为深情,所以偏执”“因为深情,所以偏执”“因为深爱,所以偏执”,一咏三叹,架构全文,不仅使文章脉络清晰,增强抒情力度,而且更是在不断提醒文章的主旨,让阅卷老师能迅速感受文章清晰的思想与浓郁的情感,也就不担心自己“给分失误”了。

需要提醒一点的是,抒情散文中,主题闪现次数不宜太多,一般不宜超过4次。如果次数过多,文章会显得失却含蓄而见浅俗。

【满分示例2】    叶落归根

                2009浙江考生

  不知从何时起,每每回家吃饭时,遇到餐桌上有鸡鸭,父母总坚持将翅膀让于我,即使我说我已经饱了,他们仍然坚持。直到某一天爸爸再次将翅膀夹与我时,几乎低不可闻地说了一句:以后飞得远些。我愣住了,心里翻滚着复杂的情感,真是百感交集。

  那天与鸡翅一起哽在喉间的,是我心里早有的认知:离家是必然的,思家也是必然的。18岁的我,是羽毛甫健的雏鹰,向往着远方的高山大河,向往着高阔的天空。我的翅膀将带着我离开这低矮的山和涓涓的细流。但在飞行途中落脚停歇时,我的头颅必向着这儿,我的眼神必穿过山河抚摸这儿的山、这儿的草和草上的露珠,那能洗去我身上的疲惫与汗水。

  离家,念家,归家,是人生的必然,也是人生的一种模式。我虽未踏上离家的路,却也明白那是怎样深沉的情感,那是刻在心上挥之不去,连逝水一样的时间也无法洗去的痕迹。自古多少意气风发的少年与家园作别,当脸庞印上了皱纹,鬓角染上了霜华,归家后“儿童相见不相识”时,才明白乡音未改,家园未变,只是心老了。再摸摸那依旧颓唐的残垣,依旧衰败的破瓦,几十年的想念便涌上来,把坚强放下,把疲惫拿出,伏下身去痛哭—场。

  我拙劣的笔未必能描写出他们心中千丝万缕的情感。我的眼却忙着印下眼前的青山蔼蔼、溪流潺潺,我的耳忙着录下鸟鸣莺啭。这是未离家的人从思乡人处获得的情怀。我们也正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却不知能否再回到这片故土,因为现在我们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所以我愿意先刻下一刀,把故土深深印人心里,让它发芽抽枝,长成一棵大树,庇护旅途中无助的我,萧索的我、更与我分享喜悦和感动。

我站在路途的起点,向故土投去眷恋的一瞥、贪婪的一瞥。它无言,我明白它,那是父母对游子的无言,是树对绿叶的无言。这无言里或许有祝福,我却不愿接受。有故土滋养长成的大树,便足以伴我山水一程。我亦没有祝福与它,只愿,某一日归根时,它仍站在这儿,挺拔地站着,接受这片落叶。

【点评】

文章将绿叶与根的关系转化为“我”与故土的关系.感悟深刻,审题准确到位。表述上,作者能熟练运用各种修辞,语言流畅优美;结构上,作者从饭桌上引出话题,继而联系自己的实际,想到古人们对故乡的依恋,最后四到现实,结构严密。

【满分示例3】       我与故事  

2009重庆考生

故事是导师,教我成长,我是故事的主角,故事因我而更加精彩。——题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这便是油画版色彩斑斓的童年,被故事用彩色的画笔肆意渲染的神奇的童年。

睡梦中,被叫“狼来了”的孩子的呼救声惊醒,抚着自己起伏的胸口,喘着粗气告诉自己不撒谎的好孩子一定不会丢失掉身边的羊群。淘气时,脑海里总是出现“狼外婆”那恐怖阴险的面庞,再调皮的孩子也只有乖乖听话,因为只有懂事听话的孩子不会被抓走。

那睡前诉说“山里有座寺庙”的声音是怎样一曲美妙的旋律?那在床边讲述着王二小故事的面容是怎样一种愤怒敬佩的表情?时间带走了讲故事的场景、人物,却沉淀下了听故事时的心情及故事留下的永不腿色的精神与启发。

我住在故事的森林里,戴上小红帽,在阳光下成长。卖火柴的小女孩用爱心温暖着我,摇尾的丑小鸭用自信鼓励着我,失明的海伦用坚强引领着我。在故事里放歌,在故事里成长,故事带给我的,岂仅是那一些精彩?

森林里的果子熟了,我开始拿起画笔为故事着色,抒写属于我的故事。

在蔚蓝的天空映照下的童年,我背上画板,骑上单车。用汗水浇灌着智慧的花朵,用画笔勾勒着梦想的未来,这一幅幅珍贵的画面被我小心的装订成册,题曰“奋斗的故事”。

在无数个平凡的夜晚,我来到妈妈的床边,用有劲的小手,为她揉捏着紧绷的肩膀。妈妈欣慰的笑容,如窗外洁白的月色一样照亮了房间,好像转述着我“爱的故事”。


展开全文阅读
成长的我看见了电视画面中那一双双求学的眼睛,听见了地崩山摧时石缝中的人无助的呻吟,拿出自己藏在枕下的零钞,打点那些尚未破损的衣物交给了需要它们的人。我还未深思这是怎样一个故事时,喧闹的社会告诉我这是“奉献的故事”。

我已经忘记曾经在怎样的年纪听到的怎样的故事,可我却深深地记得这故事“导师”赋予我丰富的色彩,是动的画面,及成长的启迪。成长的我,用爱心、奉献、奋斗实践着丰富着我的故事,播撒下了故事的种子。

故事的花朵开在了过去、现在、将来,我与故事,永不分离。【满分示例4】      我与故事    

重庆考生

同所有的三峡一样,我的故事扎根于山青水秀的天上人间,扎根于那清冽的三峡水,扎根于那陡峭的三峡山,扎根于祖祖辈辈对这片土地的眷念与深情。

门前叮咚流淌的小溪是三峡水的分支,儿时的小脚丫曾在这里踏起朵朵水花,溅起的水珠,滴滴有我的故事,有灿烂微笑与美好的回忆。

房顶的炊烟弥漫在小小的村落,炊烟里有母亲的呼唤,有饭菜的浓香,玩耍的孩子迫不及待的起身,擦一擦满手的三峡土,向家的方向奔跑。

而今的我,却随着滚滚的人流,一步一步,不情愿地离开这生我养我的三峡。

依旧是叮咚作响的小溪,你是否在与我告别?我丢不下水珠里的欢笑,却不得不在与你的故事后划上句号。

依旧是土墙瓦顶的房屋,却再也看不到熟悉的炊烟,灶里的火,早已熄掉,在没有炊烟的空气中,我闻到泪水咸咸的味道,家乡,我的故事就这样完结。

同千千万万三峡人一样,听从祖国的召唤,我走在离乡背井的道路上,用不舍泪写下百万移民的故事。

你可曾看见白发苍苍的老者,抚着同样沧桑的老树,哭泣跪拜不能起身?你可曾看见顶天立地的三峡汉子如孩子般眷念羞涩的吻着厚实的黄土?你可曾看见刚直爽快的三峡妹子一步三回头的眷念与不舍?移民的故事是一个让经历者与旁观者都泪如雨下的告别。

这告别中的我不过是千千万万主人翁中的一个,平凡而渺小,同他们一样,我留恋白泊峰间的宁静与和谐,感伤月影衔山的凄清与哀愁,落日于两岸猿声的孤独与悲哀,不舍三峡生生世世相依相伴的山山水水。

别了,我的三峡,这告别故事总得有人为他划上句号,我害怕他们太用力,用笔尖深深刺透我们相连的血脉,这一笔,请让我来画下。我会轻轻地,小心翼翼,生怕弄痛我们的离伤。

故事的不舍与哀愁,请你不要再送,停步吧,接下的路,我得自己走。

新的城市,新的土地,我会在那里扎根、生活,千千万万的移民会擦干睫毛上的三峡水,微笑着合上告别三峡的故事,翻开历史的新的篇章。

三峡,我们的故事,就此结束了吗?

没有结束,也不会结束,三峡的水在我血脉中奔腾汹涌,三峡的山在我的骨骼中伸展挺立。

新的故事,仍是三峡人的故事,仍是扎根于那碧水青山,仍是扎根于那割不断的血脉,仍是扎根于祖祖辈辈的眷念与深情。

我的故事,同千千万万的三峡人一样,永远弥漫着三峡浓浓的味道,铺天盖地,挥之不去。

2、聚焦一点的说理性散文

说理性散文,不铺开发散议论,则难以写好;而铺得太散,则又变成面面俱“道”,如此笔力分散,文章也就难以深入和厚实有力,更不用说新鲜独特了,文章也就有了“浮浅单薄”的嫌疑。因此,写作此类文章应该捕捉一个小巧的口子,抓住自己认识最深刻的聚焦一点,“一人独钓一江秋”,文章也就独特深入了。

聚焦一点的写法常见主要有三:一是聚焦一事的,如下文;二是聚焦一人的,如2006年福建一考生《无字碑歌》写立碑无字的武则天;三是聚焦一话的,如2007年福建一考生从冰心的话“母亲生命里只有一个季节,那就是爱的季节”谈起,写四季变化,母亲不变的是对儿女执著的爱等。

【满分示例1】    思乡毒

2009浙江考生

  长久以来,故乡一直是游子们魂牵梦萦的地方。每当在异乡感到寂寞或孤独之时,人们总有一种冲动——回乡,于火树银花的暖夜之中回到那个充满温暖的地方。

  但是,人们心中愁情与爱意纠缠不清的思乡之情于我而言却是一种毒。一种被异乡冷落,在异乡受挫后不知不觉间染上的毒瘾。

  游子们,请问你们心中的故乡究竟何样?是不是很难形容?依稀记得有青山隐隐、绿水悠悠还有心灵的温暖。其实,许多人的故乡都有着相似的面容,青山、白云、绿水抑或大厦、立交桥、霓虹灯。然而,人们无法抑制自己的思乡之情。有意思的是,往往身旁之景与故乡之景越相似,思乡之情就越浓。

  为何?

  我想,就像《前方》一文中写的:人不停地离家,只因为精神一直在路上。人们思念故乡,也只因为自己的精神无所依傍,而故乡却给人一种皈依感。

  是不是记忆中的东西总是那么美好?“故乡”二字,只要在舌腔中一回荡,便会涌出千般感触。温暖与惆怅纠缠,希望与失落交织,无法清楚地辨认自己情感的面貌。可曾想过,记忆中美好如落日的故乡事实上并不讨人喜欢。街道口堆着数不尽的垃圾,绕城的小河里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味,多嘴的邻居们不止一次地议论你的隐私,路上碰到熟人也装作看不见一般擦肩而过……所有现实中故乡的丑陋的一面都在我们想念它的时候隐遁了起来。

  为何?

  因为我们在冷冰冰的现实和伤人的挫折前需要一个温暖的避风港,需要有一个精神依靠,需要有什么来提醒我们人世间依然有美好和温暖存在。于是,我们把自己所有的失望和希望砸在“故乡”二字上,用自己的臆想去搭建它,让它变得更加的亲切、迷人。于是,我们像染上毒瘾的人一般,心情失落时把“故乡牌”海洛因拿出来抽一抽,然后满足地在一切温暖的幻象里泪流满面。

  换一句话说,思乡,往往反映了人们脆弱的心理。这种心理常常“引诱”人们逃避现实并同时营造如乌托邦般美好的理想国度。然而,美好的理想与现实残酷的碰撞使人们的心理变得更加脆弱,甚至让人变得不堪一击。这多么危险!

  故乡,多么温暖的字眼。思乡,这看似美好的情结却生生地反映出人性的弱点,人们精神的空洞。

  精神若充实,无处不故乡。

  精神若空虚,何处是故乡?

  请让我们戒掉思乡的毒!

【点评】

在浙江省近十万考生众口同腔讴歌故乡的美好、温馨,让人一生眷念时,这位考生却硬生生地从嘴里发出了“思乡毒”三字,令人不禁为之捏了一把汗。但读了这篇文章,我们不能不为之叹服:我们在冷冰冰的现实和伤人的挫折前需要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我们把所有的希望砸在“故乡”二字上,于是,像染上毒瘾的人一般,心情失落时把“故乡牌”海洛因拿出来抽一抽,然后满足地在一切温暖的幻象里泪流满面。这种观点不啻石破天惊,令人在目瞪口呆之后,为之拍案叫绝。

    核心亮点:聚焦“故乡”,见解独到,个性飞扬。

【满分示例2】       我与故事    

                    2009重庆考生

点一把香烛,捧一脉花香,翻一页书卷,摄一袭情怀。于故事中,见其人,观其事,沽其华,滋其意,如是而已。

我与故事,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可曾与其畅游其中,可曾与其滋意敞怀,可曾与其声泪俱下?

读罢《饮水词》始知纳兰容若是如此一般情意绵绵,翩翩才子。看尽《金锁记》才了解张爱玲心中剪不断,理不断的女生情怀。阅读《长恨歌》终晓王安忆笔下市井胡同是为何物。我与这纷繁故事中知情迁,懂世晓,畅情怀,悟境变……故事与我,润心声,滋物华,看容颜,明意达。


展开余文
我与故事,知心知境,受益匪浅。

张爱玲的《诗意》里叹:“看一段故事,了一脉情缘。”我不曾知晓她的情缘,但我于这遭故事中见证了情意绵绵。

我与故事中晓人事。你是“人间思月天”,三千里红尘赐你华囊,五万里锦绣淌你以情怀。陆小曼,你是这样一位温婉的女子,恰似柳絮纷飞时美丽的飘扬。众人笑你太烂漫,我却赞你真痴狂。也许与志摩的相约是今生无法逃离的梦魇,何不将此情世界挥洒与天老地荒。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哪怕是一刹惊鸿,也要投影在你的波心。烟花不会让人懂得,他化做尘埃是怎样的温暖,宁可留下一地幻象。我懂你是如此至情至真的女子。

我于故事中通变迁。歌里唱“尔虞我诈是三国,了不尽寂寞,纷纷扬扬时代已走过”。故事中凡是大时代的到来,必然造就时代英雄。也许一曲《广陵散》割不断阮籍、稽康知已情缘;也许一阙《满江红》抒不尽岳飞心中此国与彼国兴替的变迁;也许……也许……变迁的是时代,变迁的是人物,动容的却是人心。我们是至情至性的汉子,他们甘愿为国化作一首激畅人心的儿女真挚之歌,我懂,你们是如此至烈、至孝、至真的男儿。

我与故事中感悟到,鲁讯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你们从这时代的脉动中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读《民国史话》了解张伯驹先生富足的一生,他本是富家子弟,为了“永存国宝,永存国土”他四处变卖家产,只求一幅《游春图》与西晋陆机《平复帖》,虽不被人理解,但他执意前进,为中国华夏文化的延续走开了一条路。我懂,你是如此将小生与大众人民联系起来的人。

    我与故事,知人生大意。

    人生如花,自在快乐。

    我与故事,乐其中,兴其中,畅其中,其乐无穷。

    故事与我,给其享,释其华,居其达,其乐无穷。

    这是美丽,这是纯真,这是本意。

    朋友,采一曲芬芳古意,畅晓古今之变,于故事之余,动人生之品。

我与故事,如是而已。

【点评】

本文以“我与故事”贯穿全文,从多个层面写了“我与故事”的关系:先以“我与故事,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引领全文,接着概写自己读三篇文章知心境的故事,进一步感受到“ 我与故事,知心知境,受益匪浅”,然后深入理解“ 我与故事中晓人事”、“我于故事中通变迁”、“我与故事中感悟到……”多层情理,最后感叹“我与故事,知人生大意”。全文紧扣“我读书之事”得到启迪的故事实现了对考题的诠释。文章结构严谨,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感悟真诚,认识独到……满分理所当然。

3、物象贯穿的叙事散文

  写此类文章,最好先打造一个物象。用一个物象贯穿全文,不仅使文章线索清晰,而且情感因其具体而见浓郁真实。更重要的是,散文中的物象有其情感寄寓或人格象征的功能,散文因此物象的贯穿而散发绵长韵味。就易得高分。

【满分示例1】        石榴树

              浙江一考生

  这是梦吗?还是你早已化成了树上的红星点点。看着眼前的这一棵苍翠的石榴树,我好想伸手去握一握,再用力地握一握。——题记

  我小的时候,外公总喜欢把我放在他的脚丫子上,那时候我只会满地乱爬,所以我总是挠外公脚丫子的痒痒,每次外公都是哈哈大笑。他抱着我说:“小外孙女,小外孙女,快快长大。”我被他摇晃在空中,用水灵的眼睛看着他,咯咯地笑着。

  在我6岁那年,有一次外公问我最想要的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他:“我要一棵树!”那时外公摸着我的头笑而不答,但是没想到在我生日那天外公就真的送我一棵树,而且是我最喜欢的石榴树。

  当我把这棵还不及我一半身高的小东西捧在手里的时候,我真的不能把它和参天大树联系起来。它瘦削、干枯,几乎没有绿意,在阳光的照射下它的褐色反而显得更加暗淡,而内侧白色的部分则更显惨白。外公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他缓缓蹲下身,看着我的眼睛对我说:“孩子,它虽然现在看上去很丑陋,但是你不能忽视了它的成长。这就像人的生命,总会有灿烂辉煌的时节。虽然它们终究会白发苍苍垂垂老矣,但重要的是它们的生命都曾经绽放过、绚丽过。”当时的我虽然还不能完全懂得外公的意思,但我早已被外公的那一席话深深地震住了,内心仿佛又阳光弥漫了起来,我开始期待小东西的成长。

  我看着它渐渐变粗,枝干上长出了新嫩的绿芽,全身的血液都仿佛鲜活起来。我就这样和外公一起在院子里种树,一起说笑,一起见证着小树的成长。

  有外公陪伴的童年,我不寂寞,可是我却要离开外公了。后来,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我去了另一个城市。在异地生活的我很孤单,我会时常想起家乡的外公,还有我们亲手种下的石榴树。去年暑假的时候,妈妈告诉我外公已经住进了医院,我连忙跑回去看他……

  来到医院的时候,外公正躺在床上,我看见他的床头赫然放着两个又红又大的石榴。外公用沙哑的声音告诉我这就是小东西结下的果实,我把它们捧在手里,心中充满了莫名的感动。

  外公走了以后,我偶然间听见外婆对妈妈说外公终究是不曾种过石榴树,所以到死也不能保全它的性命,为的,只是我儿时一个纯真的梦想。

  我的泪水顿时夺眶而出……

  今夏,我又回去了一次,在快到外婆家拐弯的那个路口,一棵枝叶繁茂的石榴树映入了我的眼帘。红星点点,生机盎然。我童年的记忆之门在刹那间被打开。

  外公慈祥的笑容,小东西的成长,又红又大的石榴和我的眼泪,它们都化成了树上的红星,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着、飞舞着。只是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外公亲手为我种的那一棵。

【点评】

这是2007年高考浙江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的一篇满分作文。文章写自己要外公种树,写自己与外公一起在院子里种树,一起说笑,一起见证着小树的成长,写在病床上,看见外公的床头赫然放着两个又红又大的石榴,结尾道:“外公慈祥的笑容,小东西的成长,又红又大的石榴和我的眼泪,它们都化成了树上的红星,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着、飞舞着。”文章以石榴树为线索,角度小,文章也就具体实在,也就易见浓郁的真情。尤其在结尾段中,石榴的物象与微风构成一个意境,不仅情感丰富,而且让人不尽地玩味想象。这样,文章也就韵味绵长而彰显诗意的品位。

【满分示例2】    绿叶•情意 

               2009浙江考生

  当爷爷开始品冲泡了四遍的陈年龙井,来吊丧的宾客也已渐渐散尽。妈妈紧紧地牵着我的手,与这一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作别。我微微地苦笑,原来并没有永远的故乡,我们永远都是过客。

  处理完奶奶的丧事,爷爷也不再坚守这一方留下了无数记忆的土地,顺从地跟随我们来到城里。然而,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我无数次看见了爷爷的回眸,那深深的眷恋与无以言表的无奈,最终都化为一滴浑浊的泪水,慢慢地倒流进心底。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人教版高三作文指导 2010年高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10年高考作文指导(七)(人教版高三必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010年高考作文指导(九)(人教版高三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