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179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3、探讨政治与文学的恩怨情仇
4、背诵本词
教学重点: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教学方法:讲解法和讨论法
教学计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
就是那个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人,就是那个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人,就是那个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人,因有人检举,说他写诗诽谤皇帝,讥讽新政,于是锒铛入狱,在监狱折磨了136天后,1079年12月26日被一群小人一脚踹到了黄州。风吹雨打算什么,造谣陷害算什么,他仰天长啸,双脚踏进山水生动了北宋,他旷达盈怀,绣口一吐就是千古绝唱。诗词加历史,掀开苏轼创作赤壁怀古背景的面纱。
二、范读正音
朗读是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朗读有利于记诵,朗读有利于理解,朗读有利于把握意境,朗读好了甚至可以以读代讲,朗读时要把握诗词不同风格、不同基调。本词是豪放派开山力作意境壮阔气势宏大,赤壁奇景部分应读得铿锵有力气势奔腾,怀念英雄人物部分应读得慷慨激昂,最后的感慨抒怀应读得洒脱旷达。
⑴教师范读
⑵根据诵读指导和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
三、研读课文,把握全词内容
1、题为“赤壁怀古”,上阕中写了哪些赤壁景观? 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好在何处?(提问法,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赏析重点字词的能力)
大江奔腾,浪花滚滚,陡峭的山崖散乱的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的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明确:
①、大江、故垒、乱石、惊涛;
②、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诗人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用惊天地之笔,泣鬼神之墨,极尽描摹之能事。“穿”写出山崖高耸入云的动势;“拍”写出了江涛的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卷”写出了波涛力量之浩大,展示了一幅阔大的雪浪图。
2、地杰人灵,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出色的英雄,三国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百战不挠的刘备,隆中对策的诸葛亮,为何作者单单怀念周瑜?
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学生讨论)
明确:小乔初嫁了--------------- -英雄美人两相欢
雄姿英发------------------ 威武英俊,气宇不群
羽扇纶巾-------------------儒雅风流,潇洒倜傥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定,战功卓著
结论:①说明年轻有为。
②以美人衬托英雄。
③ 渴望像周瑜一样被信任。
怀古的目的是什么?—抒情
抒发什么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笑什么---------------------多愁善感
愁什么---------------------被排挤、不得志、仕途蹭蹬,功业无成
感什么---------------------年华渐老,猛志成空,惆怅失意
总结:全词景、史、情浑然一体,读来惊心动魄,读来气势磅礴,读来慷慨激昂。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流行的有两种解释,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解自慰,比较达观,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你认为呢?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吧!
参考:① 自解自慰,达观向上。
② 心境苍凉、志意消沉,人之常情。
下面师生一起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词。
4、遭贬黄州,苏轼认为怀才不遇,壮怀莫酬,然而《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创了豪放词派,《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假若苏轼政治上一帆风顺飞黄腾达,自然无机缘到黄州,他还能写出这些千古绝唱吗?(学生讨论)
解读:痛苦出诗人,愤怒出杰作。
韩愈云:欢愉之词难工,愁苦之音易妙。
欧阳修:人穷后而言易工。
赵翼:政治不幸文学幸,写到沧桑句便工。
正是贬谪,到杭州苏轼绣口吐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正是贬谪,到湖州苏轼绣口吐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正是流放,到密州苏轼绣口吐出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正是流放,到儋州苏轼绣口吐出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流放,好一个流放,流放中苏轼笑出了千古绝唱;贬谪,好一个贬谪,贬谪中苏轼笑出了万种风流。
下面师生一起诵读全词。
四、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①林语堂著《苏东坡传》
②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五、教学小结
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②探究质疑,受用终生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念奴娇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论文)
下一篇:
白居易《长恨歌》赏析(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