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575
标签:
教学论文
李白的诗学观与创作实践(人教版教学论文)
摘要:李白是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在唐朝与杜甫并称为双子星座。因而要研究唐朝诗歌,就自然少不了对李白诗歌的研究,本文试图从他很少的论述和创作倾向中,对他的文学思想作一番分析,从而来了解盛唐文艺思想发展的某些方面。
关键词:李白 文学思想 创作
李白是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他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他的感情热烈,性格豪放;他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自由解放的体裁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来表现他的思想感情和性格。他生活的时代主要开元,天宝的四十多年,即所谓“盛唐”时期。这是唐帝国空前繁荣强盛却又潜伏着滋长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时代,这一时代的特点,结合着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使他的诗篇表现了与杜甫迥然不同的浪漫主义风格,具有很鲜明的独创性。
李白有关诗的论述很少。但从这很少的论述和他的创作倾向中,我们却可以清楚地看到盛唐文艺思想、特别是盛唐审美理想的主要特征。对他文学思想作一番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盛唐文艺思想发展的某些方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李白对自然美文学思想的追求及影响。
一、文学思想清真、自然、浑然一体
自从陈子昂提倡“兴寄”与“风骨”①,唐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实践中就进一步摆脱了齐、梁奇靡的文风的影响。地主阶级从战乱和满目疮痍的社会环境中走出来了,开始迈上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全盛期。社会条件的变化,精神面貌的变化,随之人的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也发生变化,要求文学思想与创作也随之变化。齐、梁时期的文风已经不适应时代的潮流,已经不符合当时地主阶级的口味,于是陈子昂的复古主张就应运而生。他要求有内容的,为政教服务的、有风骨的文学。这是对文学社会功能的重新强调,要求文学要存兴寄,文风要“质朴刚健”。他的创作实践了自己的理论主张。他在初唐四杰的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扫荡了齐、梁浮艳的气息,创作了有讽喻,有寄托的质朴诗篇。他对唐诗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兴寄既帮助诗歌摆脱了形式主义的束缚,而它又同时束缚了诗歌的进一步发展。心存兴寄,固然能写出很好的诗,但也可能写出缺乏真情实感的诗,有些兴寄的诗从它的艺术角度来分析,却未必有很高的成就。陈子昂所提出的诗歌理论及其他的创作实践,对诗歌回到充实,质朴,健康的道路上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他多少忽略了诗歌的艺术特色,所以他并未真正达到更高的成就。
真正达到更高成就的,是盛唐诗的。盛唐诗人在创作实践中,既注意诗歌的内容,又注重诗歌的艺术特色。他们在创作实践中对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作了努力的探索,但除李白外,他们却没有留下足够的理论述。多少留下一点论述,足以帮助我们了解盛唐文学思想,特别是盛唐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美学思想的是“诗仙”——李白
但有些人认为李白的诗歌理论主张主要是——以复古为革新。这种说法笔者认为是不对的。
他确实推崇《诗经》,而在他存留下来的几百首诗中,并没有留下明显《诗经》的影响痕迹。用四言写的只有《上崔相百忧草》、《雪谗诗赠友人》等极个别的几首。如果他认为四言是一种最好的诗歌形式,那么他为什么不在创作实践中大量运用这一形式呢?就连主张复古的韩愈,谈及李白时,也没有提到李白复古的诗,作为韩愈崇拜的对象,如果李白确实提倡以复古为革新,那么韩愈就会加以标榜,然而他没有。
那么,李白诗歌的理论主张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他的代表作《古风》第一首中来挖掘: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曼草,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希圣如有主,绝笔于获麟”。
这是一首以直接表达自己所主张的思想和价值观为特色的诗。从此首中,我们可了解李白主要是反对绮丽的文风,提倡清真的,这些理论主张和他的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集中反映李白这一理论主张的,是《古风》第三十五首:
“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却步,笑杀邯郸人。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功成无所用,楚楚且华身。大雅思文王,颂声久沉沦。安得郢中质,一挥成风斤。”
这首诗很清楚地说明他对大雅、颂声的理解,就是清真、自然、浑然一体。无疑,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才真正表达了李白的文艺思想。这就是所谓的反对模仿、反对雕饰,提倡质朴自然。“天真”或“清真”,的实质是要求诗歌要有高尚充沛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不作无病之呻吟,不模仿古人应该是它的本来面目 ,毫无伪饰与造作;在诗歌的语言的上,要求朴素自然,反对雕饰堆藻,要求诗的思想感情和他的表现形式,即诗的整个形象是呈现出一种自然美,浑然一体,毫无斧凿之痕。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完美地步。他反对“雕虫丧天真”②的雕章琢句之风。他在《经乱后天思游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把这样一种思想表述得更为具体和形象,他评论韦的诗说:“览君荆之作,江鲍堪动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③这个评价,把他诗歌的理论主张集中概括为对于诗歌的美学要求,即清水出芙蓉般的自然美。他在创作实践中所追求的,他用以定褒贬的,他追提倡的,就是这样的一种自然诗美。他曾说过:“蓬莱文章建安骨”④,可见其十分明显的推崇建安风骨;又说:“中间小谢又清发”⑤,也可看出他十分推崇谢眺,他还曾作诗“我吟谢眺诗上语,朔飞飒飒吹风雨”、“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云晖。”王世贞说他“一生低首谢宣城”,⑥确实如此。他还推崇谢灵运和谢惠连,单是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⑦一句,李白就以十分推崇的口吻先后提到过四次。他还欣赏陶渊明、江淹、鲍照。这些就可看出李白追求“清水芙蓉”自然美的文学思想。王安石曾说过:“诗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李白所得也。”⑧这所得,就是指的是追求、创造、提倡自然美的文学理论。著名评论家王世贞去:“太白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⑨这些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就是说的是清真、自然、浑然一体的诗美。明代胡应麟曾云:“李才高气逸而调雄。”⑩
展开全文阅读
清真,即清水芙蓉的诗美,诚然不是一种复古主义,也不是提倡“兴寄”的文学主张,而是一种提倡任情率真、自由抒发、真情实感的文学主张。它包括“兴寄”在内。它的侧重点在于发自真情实感,更加注意诗歌的艺术特色,对诗歌自然美的文学思想的追求,他的文学主张就是所谓的“清水芙蓉”之美。用王国维的话说:李白属于“主观诗人”○11。
二、李白文思想在创作中的体现
李白的诗论确实是太少了,要进一步论述李白的文学思想,我们不妨来分析他的创作实践。事实上,创作实践才是文学思想更为直接,更为真实的体现。文学主张不仅反映在文学理论批评的著作中,更应该、更广泛、更充分、更深刻地反映在他当时的创作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与实践是统一的,理论来源于生活,实践受理论的指导,体现理论。”○12因此还应从理论与实践、个性与社会、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角度去分析李白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倾向。
在李白的诗歌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他对清出芙蓉自然诗美的追求。作为对诗歌的美学要求,清水芙蓉的诗美不只是一种词采质朴纯素的美,它是对诗的内容和形式统一的要求。从李白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美表现为感情的真挚自然。不矫揉造作,不含含糊糊吞吞吐吐,不作无病之呻吟,不迂回曲折,悔涩难懂。要情有所感,脱口而出,情之所至,淋漓酣畅,把内心地世界真情地吐露出来。从而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13“言有尽而意无穷”○14的主客统一、物我合一,融为一体的境界。他无论是充满理想主义的昂扬情调,还是纵情享乐,寄生淫侠的生活,都任情率真的呈现人前。后来有人评论他,说他是真豪放,不是假豪放,是思想性格的自然抒发,不是故作风雅,扭捏作态。他是一种表现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15的美。他无论抒发什么样的感情,都表现为一个“真”字,都体现出对自然美文学思想的追求。下面我们就来结合他的一些力作来作具体的阐述:
《清平调词之首》(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花拂槛露华浓。若非君玉山头见,会向谣台月下逢。”写出杨贵妃的衣服像是天上的云霓,丰满的容貌像是灿烂的牡丹。其中一“想”字,让人感到杨玉环与鲜花和云霞融为一体,交想辉映,像是天上的仙女。诗人乃是以其具体可感的丰满的想象,直接震撼着我们整个身心。
又如,他写明月故乡诗。有几首,但首首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但都很真实。《古朗月行》中写明月,是写儿时的回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诗中抒发了对明月的情思,天真浪漫,真率可爱。《峨眉山月歌》中,明月又和青年时代的友情联系在一起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到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里抒发青年时代的美好情怀,是热情的,真挚的,和《古郎月行》一样真实、质朴,是从内心里自然流尚出来的,丝毫没有什么斧凿之迹。《静夜思》中明月又和乡愁联系在一起,此诗把作者浓浓的思乡愁绪表达出来了,显得十分的真率自然。
在李白不少投赠友人的作品中,更体现出作者对友人的真挚自然,感情浓厚真实。像《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对朋友的关切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写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叙事中有对朋友的关切之情。抒发了作者对这贬者深深的同情与关切。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这真真切切的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趋势感情。又如《赠汪伦》一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将汪伦对我的情谊说得比天高、比地厚,感情都是发自内心。诸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金陵酒肆留别》、《以诗代书答元丹丘》、《沙丘城下寄杜甫》、《忆旧游寄准元参军》等等。或叙别时离愁,或述别后怀念,或追叙昔时交游,常常感情真挚,具有相当撼人的感情力量。
在他的山水诗篇中,也能领略到李白思想感情的真挚自然。尤其使读者钦佩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二句名言。把作者对现实中权贵人物的憎恶和反抗,那种追求自然,向往自然的真情实感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了。又如《望庐山瀑布》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极其夸张的大笔墨,将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表露无余。《庐山谣》也是历来传诵的名作,是写他的庐山顶上望大江的景色:“登高壮观天地问,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诗人完全摆脱了真实空间感觉的拘束,以大胆的想象夸张,突出了山川的壮丽,展示了诗人壮阔的情怀,可看出诗人在感情表达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情真意切,真实自然的。
在他那爱国爱民的佳作中,也可捕获到他感情的率真自然。如在《塞下曲六首》之一里,他写道:“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晓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写的就是在塞外奇寒的生活里,将士们的爱国心坚贞不渝。其他几首也同样体现了他那赤裸裸的爱国情感。《丁都护歌》表达了诗人对人民在夏天船运石劳苦的深切同情。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也写的十分的感人。“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观。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不仅真切地写出农民秋作夜春的劳苦生活,而且也表达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衷心感谢。像《长干行》、《子夜吴歌》等诗忆经成为人们喜闻所见,乐为传诵的佳作。从这些诗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民生活和感情是多么熟悉啊!他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是多么的真挚自然。
感情的真率自然,正是他所向往的,“清水芙蓉”自然诗美的最主要表现。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两句诗同样可以作为对他诗歌语言的形容和概括。李白诗歌语言,朴素自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大多写得明白如语。他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诗的语言多么酷似《孔雀东南飞》、《西洲曲》的语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向青云端。”“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摧。”“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得多么的活泼自然,叫人一读难忘。“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犹如口语,通俗易懂,明白晓畅,清的自然。浓郁的诗情非常自然地蕴含在明白如话诗的语言之中。
李白诗歌的语言,具有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它看似口语,其实并非口语,而是高度凝练诗的语言。这得力于他学习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据权德舆作的韦渠牟诗集序说,李白曾经把“古乐府学”传授给十一岁的韦渠牟。当然李白最得力于乐府民歌的地方,首先还是语言。李白诗歌语言真率自然,音节和谐流畅,浑然天成。鬼斧神工般,不雕饰,经常散发着民歌的气息。但他不是简单的模仿民歌的语言,而是把它们加以消化、创新、提高。使之更加精炼优美,韵味深长,具有更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明朗自然的总前提下,李白诗歌的语言又因体裁的不同而显示出各异的特色。真正达到技与道统一,艺术技巧与形式美的高度结合。如李白的七言古诗较之其的五言古诗有更大的创造性。因为七言古诗篇幅较长,容量较大,除七言句外。可以兼撷长短不及的杂言句,形式也更为自由。如《蜀道难》、《将进酒》等七言古诗较之他的《古风》五言诗就具有更大的创造性。语言风格具有屈原辞赋和鲍照乐府民歌《拟行路难》等特色。
展开余文
李白诗歌的语言,是真与朴联系在一起的,是内在的真和外在的朴的统一。通体光华,流光溢彩,珠圆玉润。这是一种根据“清水芙蓉”的美的要求提炼出来的诗的语言。例如,胡应麟认为“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16这就说出了李白高度纯净的诗的语言并非由于刻意雕琢而成,而是在任随情性的自由抒发的过程中自然而成的。借助于自身的文化修养,艺术心理,而在创作过程中,一挥而蹴,不加雕镂,不见斧凿痕罢了。他(王世贞)以《峨眉山月歌》为例,说:“此乃太白佳境。然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盖见此老炉锺之妙。”○17我国古代诗论家们对李白炉火纯青的诗歌语言有许多论述。王安石说:“看似寻常最为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18。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说:“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19他认为,到平淡处甚难,而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主张,正是要求到天然处。
真率的感情和朴素自然的语言,构成了李白“清水芙蓉”的诗美。这是他在创作实践中对自己的诗歌主张进行探究,是对自然诗美以真追求的结果。王世贞说:“李白是以‘自然为宗’的。”就是指追求自然质朴的诗美。
总而言之,李白诗歌的理论主张,反映在盛唐文学上就是任情率真、质朴自然的诗美。
三、李白文学思想的成因
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一文学思想的提出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与他的社会理想有关。
李白提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诗美与他的社会理论是相通的。他的社会理想是道家的无为而治,盛唐时期是道家思想大普及、大发展时期,道家思想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道家思想的道具有自然的美质。从哲学角度上来看,自然是从道学万物的关系来论的,自然又是与人为对立的。从美学角度看,自然就是反对矫揉造作,伪饰和雕琢。自然美是后来许多诗人、评论家所追求的境界。道家还认为艺术美创造要回避一些思想、忌讳。重要的有:
(一)、忌讳背自然,为人矫饰。所谓:“骈拇技指,出于性哉,而仿于德;附赘悬疾,出于形哉,而仿于性。”○20就是这个意思。
(二)、忌模仿、俗气。“东施效颦”○21、“邯郸学步”○22之类的寓言,都说明模仿会使本来俗气的东西更加俗气。
(三)、忌自以为是。艺术家应当谦虚,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自以为是只会招来人们的憎恶,再美也没有人愿意欣赏他了。
李白那任情率真的感情,忽大悲、忽大喜;忽自信、忽自卑。形成了他那种大开大阖的抒情方式。他这种汪洋姿势,腾挪跌宕的抒情风格主要是从(《庄子》)中而来。他深受庄子好发奇想、瑰讳奇谲、夸张诞幻之辞的影响,大胆在利用夸张和想象,把一般的人生情感写得波澜壮阔,惊天地、泣鬼神。可见,他的文学思想与道家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生活的其它领域里,他也主张去辨雕。反璞归真。他的《古风》第五十五节就表现了这样的思想:
齐琴弹东吟,秦弦弄西音。慷慨动颜魄,使人成荒淫。彼美佞邪子,婉姿来相亲。一笑双白壁。再笑千黄金。珍色不贵道,讵惜飞光沉。安识紫霞客,瑶台鸣素琴。
对人生,他也主张任性率真。他评价陶渊明:“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言自成由,但奏无弦琴。”○23这正是从任情率真上肯定陶渊明的为人。他评价王羲之:“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在。山阴遇羽客,要比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墨笼鹅去,何曾别主人○24。这也是从任情率真上肯定王右军。
总之,李白在创作中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从道家思想中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美。
其次:是时代的原因。
盛唐是封建社会的巅峰全盛期,是封建经济空前繁荣、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这样,封建地主阶级就有足够的信心,因此他们要求文学要真实的表现自己。既表现朝气,也表现享乐学奢靡;既表现它的光明面,也表现他的阴暗面。这就是在审美趣味上追求崇高自然诗美的最主要的社会历史原因。体现了审美趣味的阶段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作为生活于这个时代的李白,自然也不能超越现实的社会因素,而是应更加深入到社会现实生活中,用最好的笔调去创造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学作品。可以这么说,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文学诗美的产生,时代的原因是决定性因素。
第三:与他的生活思想和性格有关。
李白一生大半过着浪游生活,在风光秀丽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欣赏那江河湖海的壮丽气势,山川云霞的奇妙变幻,领悟大自然的奥妙,能给人以多方面的熏陶与感染,使其境界开阔,想象丰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从而获得创作的灵感。写下了不少游历名川大山的壮丽诗篇。
他那种酷爱自由,追求解放的独特性格,在他的山水诗篇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像他的代表作《庐山、谣寄、待御虚舟》、《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蜀道难》等一类名篇,其中有高入云霄的庐山、华山和蜀道,有波浪奔腾的黄河长江,形势雄伟,气势澎湃,境界开阔,产生了震憾了人心的艺术效果。这些诗篇,外观平实天然,而内蕴深沉丰腴,情真意切,平易自然,如风行水上、雨入池塘。表达出他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显示出他追求不平凡事业的渴望。他讴歌祖国的高大壮美的河山,特别契合他那叛逆不羁的性格,他好像要登涉这些山川和天地星辰同呼吸,与天仙神灵同来往。正如他的《大鹏赋》讴歌壮美的大鹏鸟一样。表现他要摆脱束缚,追求返璞归真自然美的生活。可见,李白追求自然美的文学思想,与他长期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大自然同时赋予他创作的灵感是分不开的。
总之,李白是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由于李白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唐朝全盛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峰,加上自己本人的文化修养,审美观念、社会理想和性格,决定了李白无论是在诗歌的思想感情上还是语言方面都呈现出任情率真“清水芙蓉”的自然美。这一文学思想对后代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中唐韩愈、孟郊大力赞扬他的诗歌,并从他那儿吸取经验,以创造出自己的诗歌风格。李贺浪漫主义诗风更显然是受过他的启发。宋代诗人苏舜饮、王令、苏轼、陆游、明清诗人高启、杨慎、龚自珍等也莫不从他的诗中吸收营养。他们这些人的文学作品中都或多或少有清真、自然、浑然一体自然美的足迹。
(注释)
①陈子昂《修竹篇序》
②李白《古风》(之三十五)
③李白《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④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⑥王世贞《艺苑厄言》
⑦谢灵运《登池楼上》
⑧王安石《临川集》
⑨王世贞《艺苑厄言》
⑩胡应麟《诗薮》
○11王国维《人间词话》
○12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集》
○13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14严羽《沧浪诗话》
○15刘荔思《文心雕龙.神品》
○16胡应麟《唐高癸签》
○17王世贞《艺苑后厄》
○18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19葛立方《韵语阳秋》
○20庄子《庄子》
○21庄子《天运》
○22庄子《秋水》
○23李白《赠临洛县令皓弟》
○24李白《王右军》
参考书目:
1、詹全英著《李白诗论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日本松浦友久著,张守惠译《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裴斐著《李白十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蒋孔阳、朱立允主编《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游国思、王起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之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6、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7、罗宗强著《李杜论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年
标签:
教学论文
李白的诗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探究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的教学(人教版教学论文)
下一篇:
送你一朵金蔷薇——介绍语文积累的几种方法(人教版教学论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