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544
标签:
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叠字使用例谈(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古代诗歌中通过使用叠字来创造艺术效果的例子俯拾即是。唐韩偓的《寒食夜》中第一句“恻恻轻寒翦翦风”,叠用了“恻”和“翦”字,“翦翦”令风有了质感,“恻恻”写出了心态,早春的寒意在心中变得浓重。这两个叠字为诗的开篇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气氛。宋晏殊的《寓意》中有“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句,很为人称道。“溶溶”写出了月色的清澈柔和均匀,“淡淡”则传递出春日晚风的温暖宜人。这样的月色,这样的晚风,当时怎能不令人陶醉,过后又怎能不令人回味!
唐代诗僧寒山的《杳杳寒山道》则通篇句首都用叠字: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杳杳”言山路深远,“落落”说涧边冷落寂寥空旷;“啾啾”、“寂寂”,以鸟鸣声衬托山中寂无人声,更显山野幽静;“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使时间无限延长,与“不见日”、“不知春”连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在孤独寂寞中执着守一的情怀。诗中使用的叠字把单一的景物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图画,使整首诗浑然一体,既加强了诗意,又丰富了感情色彩。
宋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一开头就用了七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写词人想寻找自己精神上可以寄托的东西,表现她内心的空虚,心神无主。寻觅的结果是“冷冷清清”,这是寻觅之后的客观环境——冷落、凄清的残秋景色,也是周围气氛所给予作者的感受。这感受表明了她的失望,表明了她无从解脱的精神痛苦。“凄凄惨惨戚戚”,则又是这种精神状态的具体反映,是她在感受之后所产生的更深一层的悲苦情怀。这三个叠字加重了语气,更有力地揭示了作者心中的凄惨忧虑和哀愁。七个叠字不仅使词在声调上抑扬顿挫,和谐悦耳,而且在感情上也层层深入,步步加浓,把一位生长于贵族之家、中经丧乱、家破夫亡、如今过着飘零生活的女子的内心世界,细致入微地展示出来。
现代散文中叠字运用得让人惊叹的恐怕要算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篇美文中有“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层层”的荷叶,还有“翁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更有“淡淡”的月光。借助这些叠字,我们看到了宽广的荷塘,浓密的富有层次的荷叶,繁茂而又错落有致的树木与浓重的夜色融为一体;我们还感受到那位在月光下、小路上漫步的狷介之士彼时隐隐的忧愁。
叠字的艺术魅力真是奇妙无穷!
江西崇仁一中
黄 漪
邮编:344200
标签:
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叠字使用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孔子“礼乐治国”思想探析——兼论“以文解文”阅读法(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
下一篇:
阿房宫赋(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