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056  
标签:教学论文 高一教学论文
《再别康桥》告别对象探讨(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
 《再别康桥》告别对象探讨

     湖南邵东四中    沉沉

古往今来,离别诗就像文学长河里的颗颗璀璨的明珠,迄今仍然闪耀着晶莹的光芒。而在众多的离别诗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它独特的美广为流传。

《再别康桥》是一首离别诗,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它告别对象的不同一般。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是选取云彩、金柳、柔波、青荇、清潭、虹、浮藻、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总而言之,大家一致的看法是《再别康桥》的告别对象就是康桥的迷人景色。除了对这里的美景难舍难分,作者是否还有其他别的复杂情感呢?我认为,作者告别的对象不仅仅是对表面的美景的告别,他在这里告别的还有更深的内涵。

文章第二节写到“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他对金柳大胆想象为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接着在第三节中又写到“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一节当然属对康桥迷人景色的描绘,但我认为作者在这里着重对水草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描述:“油油的”、“招摇”,而且他还直接抒发了强烈的情感:“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可见作者对水草自由自在的生活是多么的羡慕!所以第三节就不单纯是停留于表面上的写景,它更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可见,作者告别的应该还有在康桥的自由生活。

诗歌的第四、五节里写到“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里作者用“彩虹”来修饰“梦”,写出了昔日梦想的美好,“漫溯”、“放歌”写出了追求梦想时的自在无碍和惬意。而后一节又写到“但我不能放歌”,他为什么不能“放歌”?对比前一节,因寻梦而放歌,那么就该是因理想的幻灭而不能“放歌”。在这里,其实作者是在对昔日梦想的一种告别。

所以,《再别康桥》中作者告别的具体对象应该包括康桥的迷人景色、康桥的自在生活、康桥的梦想,而不是简单地对康桥美景的告别。而这些又是按照由实到虚的层进顺序来写的,由外在的康桥之景到内在的情感体验。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理想是英国式的明主,英国式的政治,而在当时的中国,这些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遭遇了理想的失败,而两年的康桥生活太令他魂牵梦萦了,所以他再访康桥,和这心爱的一切告别时,感情是非常复杂的:有对康桥的难舍难分,对康桥悠闲自在日子的回忆,以及由此产生的“寻梦”的幻想,再从美丽的幻想跌回现实,别离的惆怅与哀愁等。正因为作者告别对象的多层面,这才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标签:教学论文 高一教学论文 再别康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我的母亲(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大堰河——我的保姆(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