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483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思想感情和文章结构,了解并借鉴本文的行文特点;
2、欣赏作者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重点学习并借鉴作者景情相融的写景状物技巧;
3、品味文章准确、精美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重点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1、重点学习并借鉴作者景情相融的写景状物技巧;
2、重点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1、体悟作者细致、复杂的情感变化,分析本文感情脉络;
2、掌握本文准确、贴切的语言表达。
教学安排: 本篇课文是第一单元的开篇,也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典范之作,尤其是本文主体部分的景色描写,堪称典雅、优美。所以,本课预设三个课时实施教学,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梳理文本、解析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重点讲解文章主体内容,赏析和领会文章写景之妙
第三课时:讲解第三部分,回顾与拓展,讨论写景抒情散文的写法
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整体上对文章思想感情和行文结构有所把握;
2、初步走进作者复杂、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荷塘,在我们大家的印象当中是什么样的呢?有的同学可能亲眼目睹过它的丰姿,也有同学可能未曾眼见,但我们通过诗歌的描写或多或少都有过了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何等绚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又是何等生机。然而,却少有人将事情融及月夜下的荷塘。那么,荷塘与月夜相结合又会是怎样一种景致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
首先,我想请三位同学来把课文朗读一遍,大家带着期待一同走进作者笔下的月夜荷塘(第一位同学1——3节,第二位同学4——6节,第三位同学7——8节)。
刚才同学把这篇课文读了一遍,大家的感觉如何?你觉得朱自清笔下的月夜荷塘是个怎样的环境?它又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样一些问题共同走进文章。
二、梳理文本
作者开篇点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全文的文眼。正是由于“心里颇不宁静”才会想起在满月的情况下去荷塘走走。作者这样想着也就这样做了。他走在去荷塘的路上感觉月光是淡淡的,心情也是超乎平常的。到了荷塘作者即给我们感到“淡淡的喜悦”和内心的平静,但蝉和蛙的“热闹”又打破了作者的宁静。面对满塘的荷花作者想起了家乡江南采莲的旧事,这时作者的感情又发生了变化。“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不免有些感伤。想着走着,作者就又回到了门前。文章从院子里写起又回到院子,这是一个圆形的结构,我们大家都不难发现这一点。但是这只是文章的一条线索,我们通过刚才的阅读不难发现,作者的月下荷塘之行是缘情而发的,作者之所以要到荷塘走走,是因为他“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时空的外结构之下,作者的内心也经历了不静→求静→得静→出静的变化过程。所以据此我们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我想清一个同学把你的层次划分意见说给大家听听。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主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生动、传神的描绘,朦胧淡雅(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情。
刚刚我们对全文的脉络有了清晰的把握,那么我们读完这篇文章有什么感觉呢?或者说,你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心情是怎样的?
淡喜浓愁,我想这四个字最能概括这样一个心境,而且这四个字也符合作者的心境。作者是因为“不宁静”才想求静,他只身一人去了荷塘,又是夜里,没有白天的喧嚣和旁人的打扰,作者觉得很自由,有淡淡的喜悦,而他对喝荷塘月色的精妙描写也同样唐我们感觉惬意,但毕竟还不是很轻松,很闲适,还是有些朦胧,有些昏暗,尤其是第六自然段的描写,这就说明作者喜中参忧,我们读来也是感觉喜悦有些勉强,不够酣畅淋漓。作者在荷塘得到暂时的超脱。但他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在他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那里走》),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得回到喧闹中去。所以,作者一脚又踏回了现实的门。可见,我们的感情随着作者走了一圈之后也是淡喜浓愁了。
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之后,我们对全文的感情也就有了大致上的把握,接下来,我们进入文章的具体解析中去。
首先,我们来看文章的第一部分。
刚才我们说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文章的文眼,为全文定下一个感情基调。那么,作者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是与妻子争吵?还是与同事相处由隙?还是……作者在文中没有明说。但我们从下文“妻在屋里拍着闺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和结束“轻轻地推门进去”,这两个细节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不宁静绝不是因为和妻子争吵。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结合本文的时代背景就不难了解。
展开全文阅读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的一个小卒,一直在呐喊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他从斗争的“十字街头”消失,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塔”了。他毫不掩饰地表白这种思想的变化:“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故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哪里走》)从这样一个背景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当时的苦闷彷徨。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作者才写下了这样一篇文章,表现了他欲追求自由而又不得的苦闷心情。
接下来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即第三自然段写到:“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我们知道“爱热闹”、“爱群居”是外向性格的表现,而“爱冷静”、“爱独处”则恰恰是内向性格的表现。那么,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向读者展示这样一种矛盾的性格呢?也就是说,你是怎样理解作者那样一种“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的?
明确:“热闹”原本是人生应当具有的常态,也是所有希望达到的令人愉悦的精神状态,每个人性格中都有追求愉悦,也就是追求“热闹”的一面,作者亦不例外;而人生又不免有不“热闹”或是失意的时候,在精神烦躁之时,追求冷静以思考人生,求得超脱自然又是人们向往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欣赏和领会作者形象、生动的景物描写;
2、体会和学习作者准确、恰当的遣词造句技巧。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荷塘月色》这篇美文,上节课我们看完了文章的第一部分,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即文章对荷塘月色的直接描写。曾经有人这样评价它,“极富美感、生动传神,意境恬美”。是不是真的就是这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同走进朱自清笔下的那幅朦胧淡雅的月夜荷塘图,自己亲自去感受一下。
二、课文讲解
首先来看第四段,相信大家对课文已经相当熟悉。我想请一位同学尝试把这一段背一下,有谁自告奋勇吗?……好。读完刚才这一段,我们知道它是描写月下的荷塘的,那么作者在这一段中依次写了哪些景物?又是怎样写的呢
明确:这段描写先写了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一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概括地说,这段描写中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并且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具体到景物描写上,他又是怎样去描写的呢?我们来看!作者写荷叶是说它“像舞女的裙”,静中写动,写出了动态美,写荷花“袅娜”、“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写出了静态美;像“明珠”、“星星”则写出了花在月光下的光华;写荷香用“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写荷波是“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写出了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即风吹花叶的颤动声;写荷韵是通过流水的“脉脉”含情来体现的,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作者在这里通过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展示了月下荷塘的清幽淡雅,这是从景物描写的角度来看的。当然,一切景物的描写总需要一些表达手段才能完成,具体说来,一段生动、优美的景物描写总要通过一定的修辞手法来生成。那么,同学们看看这段描写当中作者又用了哪些辞格呢?
明确:比喻、拟人、通感。比喻和拟人是我们常用的辞格,不再多说。这里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通感。大家把课本翻到课后“研讨与练习”,看第二题。这里对通感做了解释,说“通感,是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另外还举例说明:古诗“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关于通感,钱钟书先生做了这样的描述“一种感觉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其实他说的还是这个意思。我们来看第一句,也就是第四自然段中的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缕缕清香”是气味,本来只能通过嗅觉才能闻得到,作者却用“渺茫的歌声”来形容,可见这是嗅觉向听觉的转移。而且,“缕缕清香”和“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那么,作者在这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呢?“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意象的叠加,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再看第二句,这句是第五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先请一位同学来分析分析)它是由视觉向听觉转化。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光与影的白黑块仿佛变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这是化静为动的写法。它将景物写活了,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其次,身处此境,提到梵婀玲,会很容易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悠扬、优美,其间有着某种相通之处。两者烘托也是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优雅的氛围。所以说,通感这个辞格同比喻、拟人一样,它的运用能够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表现力,能使语言更加富于诗情画意。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五自然段。大家先把这一段认真地看一看,讨论一下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明确:本段着力描写月色。先写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则又是虚写,但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不定的姿态。虚实为用,写出一种勾人心魄的意境。单写月光比较单调,因此有着力摹写月的投影,有“参差”“斑驳”灌木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而这些“影”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复杂的图案,由是荷塘在其衬映下更显得风情绰约了。但是,这里写月色却又处处不忘荷塘,那月光如流水般静静泻在花叶上所形成的“薄薄的青雾”,就是月色和荷塘里的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
作者在这一段描写月色的文字中,运用了很多贴切、妥当的动词,请找出来并分析之。
明确:“泻”、“浮”、“洗”、“画”。
“泻”字给人一种向下倾的实感,使月光有了动感。曾经也有人提出‘作者这里为什么用泻而不用照或铺呢?’其实,问题就在这里。用“泻”具有比“铺”或“照”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再一个“浮”字,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的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还有一“洗”字写出了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作者通过写叶、花的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最后,一“画”字含“人为”动作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我们来看文章写到“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和“”。那么你是如何理解
明确:“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月色的朦胧 ,指出薄物下的月色、“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
刚刚我们主段分析了荷塘月色的主体部分的内容,下面我们从整体上体会这段优美的文字。从设色着墨、行文布局上看,首先着力写荷塘,先写田田的荷叶,后些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这是静的画面。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动的画面。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被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清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接下去着力写月色,先写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则又是虚拟,但虚中有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虚实为用,写出一种勾人心魄的意境。单写月光比较单调,因此又着力摹写月的投影,有“参差”“斑驳”灌木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而这些“影”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繁杂的图案,由是荷塘在其映衬下更显得风情绰约了。这里着力写月色,但处处又不忘荷塘,那月光如流水般静静泻在花叶上所形成的“薄薄的青雾”,就是月色和荷塘里的雾光叶色、水气交响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最后写荷塘四面,凝聚点在柳树。写月下的树景,因为远近高低尽是柳树,把一片荷塘围住了,只有几段空隙,漏进了月光,所以“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而杨柳的“丰姿”就是在这一团迷蒙雾气中显露出来。这里着色较浓。即指,则写树梢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声,树下水里的蛙固。这只是随意点染。浓淡相间地勾勒了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
展开余文
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就不仅使画面色彩均匀悦目,而且透出一股神韵,氤氲着一种浓郁的诗意。
有鲜明的比喻,出水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花苞,象“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不仅贴切,而且生动;有明显的对比,弯弯杨柳的稀疏“倩影”,在“峭愣愣如鬼一般”的灌木的“黑影”的比衬下,愈发显得轻俏;有强烈的衬托,以“没精打采”的灯光来映衬月色的明亮,以蝉声和蛙鼓来烘托四周的宁静;有生动的拟人,那袅娜地开着的荷花,像“刚出浴的美人”,把水面的白荷写得极为标志。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本来诉诸嗅觉,但作者把它写成有旋律的歌声,给人以嗅觉兼听觉的感受。又如“光与影有着和谐的韵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流动的光波,本是无声的,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建亭觉的感受。照理说,香味、光影和歌声、琴声没有什么相通之处,但作者却运用了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的艺术手法,把嗅觉和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摹拟了香和光的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形态,是难以描摹的感觉,通过另一种可感形象而具体化了。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朱自清语言最大的特点是自然和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你我〉序》)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例如“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等,均平白如话,自然流畅,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读着令人感到十分亲切。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朱自清十分注意遣词用字的准确和贴切,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泻”字和“浮”字,把月光和雾气点活了。又如写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蜜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一丝”“一道”“一带”“一两点”都是量词当作形容词用起到了丰富、润色、强化形象,以及渲染和加强诗情画意的走用。在《荷塘月色》里,作者还运用了许多叠字叠词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如用“田田”来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来说明他的深度,用“曲曲折折”来表现荷塘的广度。又如“蓊蓊郁郁”是“蓊郁”这一双音节词的重叠,不但说明数目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浓重的气氛;“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是远近高低的连用,极写了荷塘四周树丛之茂密。这种例子很多,简直俯拾即是,这些多样形态的叠字叠词不仅富有艺术表现力,而且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总之通过前面三段的分析我们可以对本文做如下的总结:本文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两者是上下一体,不可分割得一个整体。作者写荷塘,是将其置于月光这个背景之下的,故荷塘的一切皆著月之色彩;写月色,是凭借荷塘之景物烘托、映衬而显现出来,故月色的景象都附于荷塘之境。作者在写荷塘与月色时是互相映衬生发,水乳交融的。所以《荷塘月色》成为散文作品中的不朽之作也就不足为奇了,说它是一片当地心灵的美文更是无可厚非了!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荷塘月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短歌行(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
初中文言文复习纲要(人教版九年级备课资料)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