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3408
标签:
教学论文
高三教学论文
2009---2010年高三作文训练材料及审题提示(三)续(人教版高三备课资料)
熊立志
1.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是一种纵向开拓,即从纵的方面去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如知识就是力量,就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因果分析也是一种纵向开拓。如勤能补拙,我们便可以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去论述。勤为什么能补拙——勤能发现矛盾、产生疑,疑能促思。多想出智慧;勤能不断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勤能生熟,孰能生巧。所以勤能补拙。这也是从纵向开拓了思路。
2.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是一种横向思维,分析时就要分析这个问题与其他有关问题的关系。
通常地:
分析个人问题时联系到集体、国家、社会
分析经济问题时联系到政治制度、文化状况
分析民主问题时联系到联系到法制,社会风气
分析个人行为时联系到法律、道德
分析学校教育问题时联系到家庭教育、社会风气
3.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不妨叫做逆向思维,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成绩、优点和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它存在的错误、缺点和坏的一面。既要看到积极地作用,也要看到消极落后的反作用。看主流的,也要看支流,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如能从多角度着眼,我们就会走出肤浅与偏狭。逆向开拓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某些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事情中常有着问题的另一方面。如:一位驰名海外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说:“我死也要死在舞台上。我离不开我热爱的京剧事业。”这种现身精神无疑是感人的,应该加以肯定,但是《换种方式热爱》的作者却认为:热爱不必非得上台。如若谢绝舞台,尽心尽力培养出几个高徒,弘扬其流派,使其音韵不绝,那也是热爱的最佳方式。这种见解更高一筹,不能不令人折服。这样思考问题,不但会使文章立意新颖独到,而且还会使文章有一定的深度和力度。“出新意,用反思”,这是走向“发展等级作文”的一条途径,但世之奇伟瑰怪常在于险远,我们要敢于闯禁区、险区。只有这样才会发现新大陆。
如何比较立意的优劣
面对议论文多个角度、多个立意,我们应该怎样取舍?
对于一个多元材料来说,我们不可能将每个要素都作为作文的话题,这时就可以采取切分法,只需要选取其中一个要点来作为话题。对二个事物或材料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呢?
①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 ②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③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④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写作目的,审视的角度也不同。当然要学会选取最佳角度:
①题目或训练要求限定的角度;②能触及题目或材料主旨的角度;③有时代感、针对性的角度;④具有新颖性的角度;⑤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最能发挥自己水平的角度)
这些审题立意,哪些审题符合要求?哪些不符合要求?不仅阅卷老师争论不休,学生的审题也五花八门。这时,审题工具就派上了用场。工具一、全面理解
全面理解文章的文字表述,不断章取义,不只捡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做文章,完整地弄懂题目的要求
1.全面理解,首先就是开放性、多角度分析材料和文题
这则材料选自《人、海龟和老鹰》,原作者是美国的伯罗蒙塞尔。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2004版)将其选为课文。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审视材料。
从海龟的角度看,它们派侦察兵出来了解情况,由于人为的善意干预,致使它们获得的信息是错误的,结果遭受灭顶之灾;从好心人的角度看,他或她忽略生态规律,自认为是做了好事,帮助了小海龟,结果给海龟家族带来巨大的伤害;从老鹰的角度看它被人赶走没有达到攫取食物的目的,但并没有放弃目标,而是伺机再度出击。
我们还可以从海龟和老鹰,好心人和海龟或老鹰的关系角度考虑从好心人和海龟的关系谈遵循自然规律;从海龟的生活和好心人的角度谈学校教育,谈家庭教育;从老鹰和海龟的关系角度谈机智和审时度势、综合把握信息的问题;等等、
2.全面理解,更重要的是整体把握材料和文题
人们对小海龟的帮助看似善举,实则违背了自然之道,给海龟带来莫大的伤害,但海龟要学会分辨信息,不要被蒙蔽眼睛。
因此,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得出:好心人的善举无意间违背了生态规律,从而使海龟误判形势,但责任却不全在好心人。、
工具二、把握核心
2008年广东省语文高考作文题: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2008年的标题作文没有材料引子,审题只有咬文嚼字了。题目“不要轻易说‘不’”是一个无主语的否定祈使短语。这道题给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看似容易实则难。所以,面对这样的标题作文,只有在短时间内找到要害,以此为突破点打开思路,才能确定写作的角度和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对“不要轻易说‘不’”的多层次“加法式”追问,直达文题的核心意义:
①“不”是什么?放弃、拒绝、反对;
②不要说“不”是什么?无条件的坚守、接受和赞同;
③轻易说“不”会怎样?没有立场、缺乏信心、半途而废;
④在什么情况下轻易说“不”?轻信、失去主张、缺乏勇气;
⑤不要轻易说“不”,那么应该怎样说?“谨慎说”;
⑥“谨慎说”是怎样说?宽容、理解、理性地说。
通过逐层递进的追问,我们就可以把握这道题的核心命意:我们对说“不”,不是全然否定,也不是全然肯定,而是区别对待、理性对待。
展开全文阅读
在把握核心命意后,考生便自然衍生出多个角度的立意,比如面对苦难不要轻易说“不”,面对国外援助不要轻易说“不”,面对第一次不要轻易说“不”,不要轻易说“不”就是要有所选择,不要轻易说“不”是一种睿智,不要轻易说“不”是一个希望……
工具三、虚实转换
面对一个陌生的题目,能够在抽象与具象之间从容转换,从而达到理想的作文境界。
具体的人、事、物、境为“实”,抽象的看法、道理、情感、精神为“虚”无论怎样的作文命题,不外乎是让我们写生活、谈认识、说感受,因此,审题中的虚实转换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海龟和老鹰》这道题,属于由实化虚的命题。实的部分是幼龟侦察时失察,好心人助龟时忘道(道者,自然也)、鹰遭干预时等待时机;相对应的虚的层面则是失察的信息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没有遵循自然之道的好心竟会做成坏事、审时度势达到目的。在这里,虚的层面就是审题立意方向。
此外,用同样的工具解析2008年湖北省作文题的审题: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进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开了,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路灯亮了,你会搀那盲人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肩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这是一种新的命题形式,所谓材料标题作文,也有人称之为命意作文。我们对这则材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实的东西是折枝、弯腰、避开、踢开、让人、推人等举手投足的行为;虚的东西是举手投足之间的思想、情感,即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
拟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掉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围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到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于是研究树的毒性,提炼了毒素,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的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二题的审题立意提示:
这是一个自立话题的材料作文。首先得根据材料定下话题,然后才可拟题立意。分析材料,要善于抓住材料中的核心要素:有毒的树和四种人。对一棵有毒的树,四种人表现各异:第一种人逃避(回避)、利己(爱己),第二种人直面、破除、助人、爱人,(回避)、利己(爱己),第三种人以慈悲的心态提醒警戒路人,第四种人探索创新以拯救万民;或者分别是懦夫、莽夫、善者与智者。由此可提出生活态度、成功方法、心态角度和爱的境界等话题。材料中的“有毒的树”可引申暗指生活挫折、人生苦难或看缺陷价值,从这棵有毒之树本身来看,其毒素自有其价值存在,由此可提出人生价值等话题。
拟题示例:
含混性标题:《花与果,泪与笑》《明月自在怀》《叹息,神伤,希望,黎明》等。
偏离性标题:《朋友之间》《人,将何去何从》《成功,从转动开始》《生活因爱而开始》《世间最厉害的武器》《机遇》《茧中蝶舞》《层次》《爱在槐树凋零时》《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等。
平直性标题:《将逆境转化为顺境》《一棵树》《仅仅责任两字》《事物的多面性》《不同》《不同的眼睛,不同的颜色》《由一棵有毒的树想到的》《有勇有谋才最佳》等。
优秀标题:《从“逃避”启程》《人生的十字路口》《“毒”的启示》《危险与机遇》《树中窥人》《人生面面观》《天生“你“材必有用》《换一个角度》《视角多棱镜》《给思维一双慧眼》《爱的四境界(爱自己、爱他人、爱万物和拯救万物)》《成功的出口》《善假于物》《拿来主义》《抓住流星的尾翼》《向困难进军》《将困难进行到底》《寻找自己的舞台》《用人之道》《不要再错过那棵毒树》《寻找黑暗前的阳光》《毒树也能春天(仿歌名《野百合也能拥抱春天》)》《水的背后是柔情》《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种人)《《做人要有公德心》(着眼于第二种人)《 归来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种人)《我们要有创新精神》(着眼于第四种人)《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种人)《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他急急忙忙的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实在太陡峭了,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下来,于是锲而不舍,终于爬过了那块石头;第二只蚂蚁则不然,他绕过石头,走向了他的目的地;第三只蚂蚁到来,望石而转,也找到了丰富的食源。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拟题示例:
含混性标题:《飞往土星的卫星》《数英雄,看成败》《像风一样行走》《动,不动》《猛回头》《那片蓝天会怎样》等。
偏离性标题:《请选择》《目标》《因人而异》《人生的道路》《走向人生目的地》《不同的选择》《行路,需要勇气》《回首》《追求的理想》《放弃的神韵》等。
平直性标题:《舍得放下吗》《不只直行,还应转向》《两种方式,一个目的》《转向,后退,向前》《向左,向右,向前走》《凡事需要坚持》《由鲁迅先生想到的》《理想有很多实现途径》《从起点到终点》《方式不同,结果一样》等。
优秀标题:《水路十八弯》《转身,在山穷水尽处》《让执著与变通同行》《蚂蚁人生》《成功不是单行道》《拐弯处的阳光》《成功,在那个拐弯处》《绕个弯道行》《成功没有定式》《转身之处有微笑》《换个生活的跑道》《转向,在我们走投无路的时候》《阳光总在转身后》《路转成功忽见》《另类的转身》《蝴蝶背后的那群山》《笑傲穷途》《总有峰回路转时》《转过身,海阔天空》《转身是岸》等。
三、根据材料,拟出10个不同的标题。
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
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调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等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惘,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
镜头三:时至今日,广告已成铺天盖地之势,连世界名曲也进入了某些品牌的广告。于是,高雅的古典音乐在一些青少年的耳中成了商品而非音乐旋律。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以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并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宇的作文(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展开余文
拟题示例:
示例一:使用引用修辞-----化用、引用、借用
①化用歌名:“赏你千遍总不厌”“假如没有你”“让我欢喜让我优”“八度空间”“你快回来”“借我一双慧眼”
②借用影视片名“拿什么拯救你,我们的文化”“文化生活,追追追!”
③借用广告语“我的地盘我做主”
④借用旅游胜地地名“我心中的香格里拉”“庐山烟雨浙江潮”
⑤借用诗词“豪华落尽见真淳”“莫让浮云遮望眼”“开窗放入大江来,吹尽黄沙始到金”
⑥借用警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审视、明辨、笃行”“唐诗过后是宋词”“物物而不役于物”“以主人的身份上路”
⑦借用书名“守望经典”“谁偷了我们的审美”“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轻”
⑧借用学科用语“文化守恒定律”(物理用语)“当心缺‘钙‘”(生物用语)
示例二:使用比喻修辞
“给文化做一次深呼吸”“被催熟的果实”“拒绝文化面包”“我不要薯片”“海绵与滤纸”“速溶咖啡与西湖龙井”“配餐与主食”“文化健身”“寻望那一片星空”“如雾如雨友如电” “给文化洗把脸”“跳起心灵的华尔兹”“寻找沙漠里的绿洲”
示例三:悬念法――“当经典遭遇流行”这个题目就是这一类:当经典遭遇流行时会发生什么呢?结局有会如何?读者一看题目,便有了这么多要弄明白的问题,自然会产生读下去的强烈愿望。
示例四、警句法如“文化,丰富多彩!”,作者以感叹句为题,语势铿锵有力,形象地表明“文化没有固定的格式”。
示例五、其他――“生命因你而精彩”“文化启示录”“抚平被扯皱的经典”“任是流星也精彩”等等。这些标题都符合考场作文的基本要求:准确,醒目,新颖,简洁。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规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用这钱买了十八颗樱桃。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进,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够呛,就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八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拟题示例:
“做好小事,成就未来”“勿以事小而不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聚沙成塔或水滴石穿”“因小失大”“细节造就品质”“于细微处见精神”“一粒沙中的缤纷世界”“把握点滴,拥有美好”“触摸生活点滴”“点滴付出,一生收获”“小事情大学问”“倾听花开的声音”“我微我秀”
标签:
教学论文
高三教学论文
2009---2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09---2010年高三作文训练材料及审题提示(二)(人教版高三备课资料)
下一篇:
2009---2010年高三作文训练材料及审题提示(四)(人教版高三备课资料)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