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629
标签:
教学论文
例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途径和方法(教学论文)
时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极大丰富,对于实实在在的语文教学冲击比较大,在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文本的解读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总结一下,主要有一下问题:
由于教学内容比较难或者教学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遥远,所以教师不愿意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引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产生畏难情绪;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对于社会的阅历水平有限,所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时候就出现了理解的浅薄,没有真正进入文本,探究隐藏于文本背后的深刻内涵,浅尝辄止,理解肤浅;过于相信纷繁的网络资源提供的信息和各种教学资料上的说法,没有透读文本,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谬误,从而造成对于文本的曲解。鉴于这些现实问题,笔者认为,作为教师一定要设法引导学生深度耕耘文本,体察文本背后的信息,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下面简要谈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途径和方法,权作与同仁们交流探讨。
一、选准切点,巧入文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课堂之初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生的好奇心理。在教学《武陵春》时,给学生编制了一个谜语: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人花。请学生猜一猜:这枝“女人花”是中国词坛的那位英雄人物?
二、咬文嚼字,研读文本
俗话说:语文本是有情物,字字句句总关情。所以深入研究课文中的字词,抓住渗透着作者思想的词句仔细揣摩,总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替换赏析法;通过替换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体味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进而深刻的体会词语的表现力是必要的。例如在品析朱自清的名篇《春》中关于写小草的语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句时,如果将句中的“钻”字改为“长”字,表达效果会怎样呢?删减赏析法:通过减少或删除句子中关键的词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感悟作者使用该词语的精妙之处,是深入理解文本的重要方法。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在期盼于勒回来时,总是重复一句永不变更的话:哎,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该多好啊!如果我们删去句中的“竟”字,表达效果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意思由急于盼望于勒回来的兴奋心情变为普通的无足轻重的盼望了。可见作者使用文字的功力是多么深厚呀!补白玩味,仔细揣摩,体会弦外之音。文学作品在创作上崇尚含蓄委婉,早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说。作者常常在行文中有意识地留下一些艺术空白,达到“句中无其辞,句外有其意”,“不著一字,尽得风光”的效果。文学作品的这种“言不尽意”,常常给我们留下许多空白,这就为文本解读打开了一扇“窗”,给教师与学生留下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对话的空间。教师要让学生切己体察,反复揣摩,深入领悟,引领他们走进作者的视野,解读文本,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文本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达到提升读者阅读水平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敏锐的抓住这些地方仔细研磨,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和秦王对白的时候,课本中描写唐雎答话是只是概括的用“对曰”表述。而根据当时的情况和课文的上下文可以推断,当时唐雎的态度、说话的语气和神态等方面也在发生着变化,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些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读,读出唐雎针锋相对、不卑不亢、言辞激越等特点,就会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三、经典总结,深化文本
总结是对课堂上所学知识高度精炼的概括,好的总结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讲《我的叔叔于勒》这一名篇时,一个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盼望于勒叔叔回来,会给我们家带了巨大的变化,于勒成为我们家的福星后,总结说,正所谓:十年期盼,天涯咫尺,兄弟好似摇钱树。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课文的后面内容给这个对联填写一个更为恰当的下联吗?学生们兴趣盎然的开始认真研读课文,于是说出了“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情同陌路人”的经典概括。教师又要求学生添加对联的横批,学生的答案是:金钱至上。这个总结的过程是多么的精彩绝伦,既有对课文内容的经典概括,又有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可谓是一石二鸟。再如教学《斑羚飞渡》时,教师引领学生品析完老斑羚的形象后,总结说:
如洗苍穹伤心崖,生死抉择一刹那。
群羚惊恐思绪乱,头羊镇定决策拿。
深涧凌空显奇景,崖上生命开异葩。
斑羚飞渡感天地,壮美永存绽芳华。
这样的总结是对于处在逆境中的弱势群体为了实现种族的延续表现出来的无畏精神的赞美,是斑羚这一天地生灵对于生命的颂歌。
四、积累联想,拓展文本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而联想是实现文本向更深层次理解的重要方法。通过联想,可以有效的提升文本的思想价值,启迪学生幽闭的心灵,营造学生精神家园,更好的体现文本的人文性;可以有效的提升文本的文学价值,为学生解读建构其他文本提供很好的范本,实现文本的工具性。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金钱扭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性这个问题是,设计了一个环节;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遇到的于勒是一个百万富翁,他们会怎样?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存在于菲利普夫妇身上的拜金主义,只会造成他们对于金钱的无限向往,所以表现出来的定会是对于富有于勒的无限巴结和吹捧。再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在探讨“逆境出人才”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思考“顺境是否也能够出人才”这个问题,是对于文本的拓展延伸,更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诚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谨以此文抛砖引玉,旨在引起同事们对于文本解读的深入思考,对于深入理解文本途径和方法的更多实践。
标签:
教学论文
例谈引导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盲童认知特点与教学(教学反思)
下一篇:
家长进课堂之后……——《献给母亲的歌》课例研讨纪要
(本站论坛专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