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050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病梅馆记(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病梅馆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龚自珍及其散文的风格特色
2:正确理解“曲,欹,疏,绳,斫,删,夭,遏,缚,纵,顺,毁”等实词的含义。
能力目标
1:根据语境补充省略成分,做到准确翻译。
2:培养准确把握文意,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德育目标:
1:体会作者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情感,并能在深层次上领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的政治热情。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意,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2:掌握文言句式“以……为……”及省略句,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
【教学难点】
结合清历史背景,体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大力疾呼重视人才的政治热情。
【教学方法】
1:以形象思维的方法,整体把握和理解课文。
2:师生共同质疑解决疑难,达到准确翻译
3:组织课堂讨论,理解文意寓意,进行延伸阅读,强化知识要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单了解有关信息及写作背景,并了解龚自珍及其散文特点。
2:熟读课文,教师辅助学生利用注释整体把握文意。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鲁迅先生笔下那个站着喝酒唯一穿长衫的人吗?(孔乙己)还有那个连考不中,老年得举却喜极发疯的人?(范进)当我们思考他们可笑行为的根源时,我们就会把问题的焦点指向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摧残。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清代散文,那就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 (书写课题及作者)
二:了解有关信息及写作背景 (可用投影仪)
•有关信息
清代的文字狱是清反动统治者为了防范和镇压下属、知识分子,故意从作品中摘取片言只语,捕风捉影,罗织罪名,制造冤狱,借以钳制思想,巩固统治。文字狱古已有之,明清两代为甚。
•写作背景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标准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之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敏锐地预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机,对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禁锢思想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强烈地呼吁社会改革与个性解放,殷切地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才”以扫除“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病梅馆记》就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三:龚自珍的思想怎样? 在文学创作上有什么成就? 龚自珍,(1792-1841),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改良主义的先驱。由于他的祖父是清代经学家、岳父段玉裁为著名小学家,母段驯是诗人,父龚丽正官江南苏、松、太兵奟道署江苏按察使,也通经学,他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从小就有一个优越的环境。 龚自珍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对旧诗文(复古诗,桐城文)进行了冲击与改革,很多诗文反映了革新精神,使他成为近代文学中伟大的诗文革新家。 龚自珍散文300篇中杂感、随笔、专论均佳。《病梅馆记》含蓄地揭露亇封建专剶主义统治摧残人才的罪行,表现了作者不怕挫折,愿毕生为解除封建束缚,挽救人才的决心。以梅喻政,立意新颖,是一篇优秀的杂文。 四: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后,学生反复自读课文,并口译课文,疏通文意。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积累重点字词 龙蟠(pán) 欹(qī)枝 斫(zhuó)直 鬻(yù)梅
孤癖(pǐ) 诟(gòu)骂 稚(zhì)枝 抖擞(sǒu) 恃(shì)倚 喑(yīn)哑 广贮(zhù) 遏(è)止 (二)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翻译要求:
1:下列实词“曲,直,正,疏,密,绳,斫,删,夭,遏,缚,纵,顺,毁,解,贮,诟, 厉,祸,烈”必须落实。 2:省略句要根据语境补出省略成分 3:学生口译,教师指导,注意一些重难点句子的翻译 (三)学生讨论概括文章大意 (见板书)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一方面,简单了解了作者龚自珍及文章写作背景后,熟悉了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在熟读课文之后的翻译过程中,具体掌握了一些重点实词的用法,并梳理出文章大意。
同时,同学们也对文章从整体上有所感受:
A:文章在写疗梅,实质是在呼吁挽救人才。
B:文章通过描写人对梅的摧残,实质在写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才的毒害
C:文章表达了疗梅的决心,实质在写作者积极要求变革和个性解放。
六:作业设置
(1)课后熟读并背诵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思考: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散文,请同学们深切体会文章中都有哪些寓意?
展开全文阅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通过讨论,明确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我们结合写作背景,通过翻译课文,从整体上理解了全文内容。这一节课,我们来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并领会文章作为一篇托物言志散文的深刻寓意。
二:具体研习,突破重点。
提问:本篇文章篇名为《病梅馆记》,文中写的又是“病梅”,为何又说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抨击?
明确:(结合写作背景)文章是以梅喻人,借梅议政,寓意深刻。
提问:那么,梅喻的是何人?文中还有哪些寓意?
明确:(部分同学展示上节课作业)
梅,即人才。
病梅:比喻受摧残毒害的人才。
鬻梅者:以文人画士的喜好为标准来“养”梅,从而,“曲”梅,“欹”梅,“疏”梅,使自然生长的梅饱受摧残。
明告鬻梅者:正是文人画士的帮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
文人画士:比喻封建统治集团的顽固派。
他们作为思想文化的主流,他们的喜好就代表了当时处在主导地位的掌权者用人的标准。
鬻梅者:比喻封建统治者的帮凶。
为了讨好或者从文人画士那里获取利益,他们以文人画士[统治者]的喜好[用人标准]为原则,来“养梅”,使梅(人才)皆病(受摧残和毒害)。
提问:为什么要用“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三组意义相反的形容词,准确简练,对比鲜明地点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观:曲,欹,疏为美,真,正,密为丑。这里是托梅写人,来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扭曲的不合理的标准。
结合板书,体会文章的深层寓意
托 物 言 志
(1) 之因:曲,欹,疏—————统治者用人的标准
之举:斫,养,删—————摧残,遏杀人才
夭,锄,遏
之果:江浙之梅皆病————人才受害之广,之惨
泣梅:三 日——————痛惜人才遭扼杀
疗梅:纵,顺,毁—————破除人才的束缚
理,解,复,全
贮梅:穷予生之光阴————恢复人才的本性
(2—3)
三:结合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总结文章主题。
龚自珍在写作《病梅馆记》的同一年,写了《己亥杂诗》,其中有一首很著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此诗揭露了清统治集团大肆摧残、迫害人才造成的严重局面,发出了“不拘一格降人材”的强烈呼声。《病梅馆记》主题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本文的梅实喻人才,病梅喻人才遭摧残、迫害,其罪魁祸首的文人画士是指清统治集团的顽固派,他们及其心腹,爪牙是评梅标准的制造者和舆论者,组成了一支有形无形的扼杀人才的巨大的反动社会力量。(龚自珍)也在清政府里做过官,由于遭到排挤打击而郁郁不得志。因此,他从当时的现实及自己的遭遇出发,痛感拯救人才之重要,才在文章里提出疗梅的措施。作为一个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一个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者,能在“文字狱”恐怖气氛笼罩下用这种曲笔揭露时弊,大声呐喊,提出改良措施,是难能可贵的,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他的良好愿望毕竟是无法实现的。
四:课后习题
(一):根据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引用的话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说“固也”?)
②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矢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这几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③.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这段话寄托了作者什么理想?)
【解题指导】
通过回答问题,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三句引用的话,表面是说明一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实际上是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他们扼杀那些有才能、有骨气的正直的人,专门选用那些邪佞、毫无生气的庸才。
“固也”是“固然如此”的意思,表示前后部分的让步转折关系:先退一步,然后逐步转入作者要表达的同这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直揭“文人画士”利用这种审美观的险恶用心和摧残梅花的罪恶行径。
(2).这里,“明告鬻梅者”的人实际正是文人画士的帮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斫其正……遏其生气”,这些残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卑鄙伎俩,他们迫害有才能、有骨气的人才,所企求的则是一些卑鄙无耻、唯唯诺诺的奴才。
(3).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为不容于封建统治阶级,会受到他们的攻击和迫害,但他毫不畏惧,决心迎接斗争,衬托出他坚定地追求个性解放的政治理想。
(二):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义
【解题指导】了解多义词的不同义项。
五:作者最后希望“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并曾呼吁“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试就这个话题写一篇心得。
【解题指导】
结合课文及相关诗句,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战斗意志。
提示: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典型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并能在写作训练中学会运用。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病梅馆记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苏幕遮(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案2(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