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696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苏教版九年级教案设计)
 朱守春

教学目的:

1.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4.在反复诵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文言的感悟、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意义。

2.反复诵读,体会和领悟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唐太宗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失。”魏征正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他敢触龙颜,一针见血地指出皇帝的过失;唐太宗纳谏如流,及时改正自己的。圣君、贤臣使唐王朝的政治稳定,国泰民安。战国时期的邹忌也是齐威王的一面镜子,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简介《战国策》。

三、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注意问题:

由于妻、妾、客各自的身份不同,要读出不同的语气。妻:融融的爱意。妾:怯怯的拘谨。客:阿谀奉承之情。

四、品读课文内容。

(一)讨论:从课文的题目中我们知道全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邹忌进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观点的得出最初缘于一件什么事?

明确:  1、邹忌进谏     齐王纳谏

        2、“王之蔽甚矣”

        3、比美

(二)品析邹忌的讽谏艺术。

1、如何“比美”的?

明确:三问  三答

2、“暮寝而思之”的“之”指什么?由此想到了什么?

明确: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

3、邹忌如何进谏的?(讨论)

讨论明确:谈自己比美的经过与感受,指出“宫妇左右私王,朝廷之臣畏王,四境之内有求于王”,得出“王之蔽甚矣”。这里邹忌并没有单刀直入,没有对威王直接批评,而是以日常生活的小事推及国家大事,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重要性,使他懂得纳谏的重要性。

4、邹忌的讽谏效果如何?

明确:“善”则是对邹忌一席话的肯定与赞赏,齐王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三)品析齐王如何纳谏及结果。

1、齐王是怎样除蔽的?

明确:三赏。

2、除蔽的结果如何?

明确:(1)三变。

     (2)战胜于朝廷。

五、齐读课文,谈谈学习本文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明确:作为一个受蒙蔽的人是不可能认识客观世界的,只有檫亮眼睛,不偏听偏信,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才能将错误减少到最低限度。

六、作业

1、课后第二题。

2、阅读《优孟哭马》谈谈优孟是如何说服楚庄王的。

附:板书设计

邹忌进谏           (善)         齐王纳谏

妻——私            类比          私——宫妇左右

妾——畏           (蔽)         畏——臣

客——求                          求——四境之内

   小             ————           大 

家事            ————          国事

                 

                  三赏

                  三变

               战胜于朝廷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邹忌讽齐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论语》要点评析(人教版选修教学论文)
下一篇: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结构点线(语文版九年级备课资料)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