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487  
标签:教学论文 高一教学论文
通感的妙用(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随着语言文化的不断丰富,通感已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感受之中,如人们常用"甜美"来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领略到它的美妙。

  钱钟书先生在《旧文四篇•通感》中分析道:"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他进一步举例说"响亮"一词,是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热闹"、"冷静"二词,把表示温度(触觉)的"热"与"冷"同表示听觉的"闹"与"静"结合起来,通同一气。这些例子都表明通感在现代语言文学中,既是提升文学审美表现力的重要方式,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通常体验。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知觉,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因文章而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跳跃。把“清香”比喻成“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

   郎士元的“凤吹声如隔彩霞”“疑有碧桃千树花”,将听觉感受化为视觉印象,声自彩霞之上来,不是摹状乐声,而是设想奏乐的环境,间接烘托出笙乐的明丽新鲜。可谓独具一格。

  杜甫的“晨钟云外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

  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的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诗人正是运用了通感,让人产生联想,梅寒冬开放,凛然生寒,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他的“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诗人把“雪花”与“春风”联系起来,把“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视觉通于嗅觉,写出了层次丰富,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

  李颀 的“枯桑老柏寒飕飕,九雏鸣凤乱啾啾”,用不同季节的不同景物,形容音乐曲调的变化,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音乐声有的如枯桑,有的如细叶长绿的老柏,可谓又是听觉诉诸视觉形象的范例。

  另外,“风来花底鸟声香”,则是把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通感往往和比喻相连结,一个“像”字就是一座桥,使听觉、视觉、嗅觉和梦境之间得以自然而自如的转化,转化的基础在我们的智力结构。爱伦•坡说,光谱中的橙色光线和蚊蚋的嘈嘈之声,给他的感觉几乎相同,只因我们的感官就是一个共鸣腔。由此可见,“通感”不仅是一种艺术手法,而且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最本然的规律,以至于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万能钥匙。

  通感,能化抽象为形象,能引发人无穷的想象,能让我们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的真切、深刻的艺术感受。

 
标签:教学论文 高一教学论文 通感的妙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离骚》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文言实词虚词用法(人教版高三必修说课)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