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509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三单元(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三单元
语言的锤炼学案(6)
组 题 陈桂平 日 期 二月 22 日
学习目标
1、了解语言锤炼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2、掌握语言锤炼功能和意义。
3、学会长短句的相互转换。
学习重点
1、改写排比句。
2、句子的衔接和呼应。
3、会运用过度。
学习过程
导学、导思:
1.何为语言的锤炼。
2. 语言的锤炼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
3. 语言的锤炼有哪些类型?
导学一:关于“话题探究”
阅读课本P78马•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选段,说说 它们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运用排比句增强文章的气势。作者运用排比句列举了一桩桩事实,更好地说明了黑人悲惨处境,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更能使听众受到鼓舞。
2.和上下文衔接自然,语意连贯,文段本身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3.比喻修辞的运用增强文字的表现力。“枷”和“锁”是古时两种刑具,用来比喻黑人所受的压迫和束缚。
4.“炼字”效果突出。“萎缩”一词形象地表现了黑人悲惨地处境。
导学二:“知识导引”的解读与处理。
一、整齐与变化
(一)、修改与锤炼的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 ,
第一层次是 。
(二)、如何修改与锤炼语言
1.整齐与变化
整齐是指: ,在语言运用中表现为 和 。其中排比句的组成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 ,它有两种办法,一是 ,二是 。第二种情况是 ,它也有两种办法,一是 ,二是 。
2.变化,变化包括重复与变化。
a.重复是指 ,其作用是 。
b.变化是指 ,其作用是 。
课文示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三问三答,句式无一相同,充分表现出作者变换句式的艺术技艺。
原文:(邹忌问) (妻、妾、客答)
问妻: ,妻答: 。
问妾: ,妾答: 。
问客: ,客答: 。
3.整齐中求变化
展开全文阅读
课文通过三个例子,讲析句子整齐中求变化有三种情况,我们归纳为三点: a.替换词语。b.变换句式。c.巧妙排序。处理好整齐与变化的关系可以使文章增添一些文采。
导练一:排比句练习。
1、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话语组成排比句。
朋友是春天的雨,当你伤心时为你落泪;朋友是 ,当你 ;朋友是 ,当你 ;朋友是 ,当你 。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
2、仿造下面的格式写一组排比句。
树木深埋在地底,可以化为燃烧的煤;时光深埋在岁月里,可以化为沉甸甸的历史;仁爱深埋在心里,一定会化为容纳百川的大海。
, ; , ; , 。
3替换一些词语,使下面的句子增添一些变化。
弃( )小利,求( )大义;弃( )自我,求群体;弃血肉,求精神。大义、群体、精神是此时社会的价值取向,也是文学的艺术规范。
二、句子的松和紧
1.正确认识“长”“短”句
a.长句是所含词语多、结构复杂、形体较长的句子。长句的特 点: 。在运用上,长句一般适用 于 和 。
b.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形体较短的句子。短句的特点: 句中 , , ,常带有口语色彩,适用于文艺语体中的描写和抒情性的议论。
2.组织长句的要领
组织长句有两个步骤,两点注意事项。
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搭骨架”,这是组织长句的关键,即找到主、谓、 。第二步
在骨架上。
3.长句化短的方法
长句化短句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外移:即 。
二重写:即 。
导练二;
二、 长短句练习
1、把下面材料改写成“一句话新闻”(要求是一个长单句)。
a、济梁运河拓宽主体工程已全部竣工。
b、竣工河道长80.5公里。
c、工程承接单位是兖州、金乡两个县。
d、竣工是1979年3月29日。
e、竣工河道的地点是:始自梁山、经汶下直至济宁市郊区。
答; 。
2.把下面长句变短句。
在前线暂时平静的时候,就有一批胡须刮得很干净的、非常干练的、细心的、好像总是什么事都知道的少校军需官在城里安居下来。
答: ,
,
三、衔接与呼应
1.句子之间的衔接与呼应(连贯、活泼)。
a.重现就是 。
b.指称指的是在后面的句子里用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等词语去替代前句中所出现的词语。就是 ,避免字面的重复。
c.省略是 衔接,利用省略的方法可以让句子紧紧地粘合在一起。
展开余文
灵活地运用以上的方法(比如后面要介绍的办法),就容易让语气贯通、顺畅。
2.一篇之中的衔接与呼应。
段与段之间用语言衔接常用的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使用衔接性词语。第二类使用过渡句衔接。第三类使用过渡段。
导练三:衔接与呼应的练习。
1、下面一段话不够连贯,按照要求改写。
《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古典小说。曹雪芹是这部小说的作者。封建制度的腐朽与没落被这部小说充分揭露了。
① 用《红楼梦》开头: 。
② 用曹雪芹开头: 。
3.在两段之间添加一个过渡段,使上下文衔接。
在春天,田野里跑着无数的孩子,是为饥饿驱使,也为新的生机驱使。他们漫天漫野地跑着,寻找着,欢喜并打闹,追赶和竞争。
我的童年,虽然也常有兵荒马乱,究竟还没有遇到大饥荒,像我后来从历史书上知道的那样。……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高二选修《论语选读》第三单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案2(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
《弟子问仁》(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